链接二维码(进入后需刷新页面):
醉心杏坛 痴心为教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 王淑茂
王淑茂,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教师,男, 47岁,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98年7月烟台师范学院数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1998年--2001年在沂水一中工作,2001年调入沂水四中担任数学教研组长、高三班主任、学科带头人,2010年作为青岛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调入青岛五十八中工作至今。
参加工作以来,王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坚持既教书又育人,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他曾担任过十四年班主任工作,送走十八届高三毕业生,在此过程中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他曾先后获得市优秀教研组长、优秀班主任、市教学能手、市“十佳”师德标兵、山东省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青岛名师等荣誉称号。
回望这二十多年走过的职业道路,王老师一直默默践行着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职业标准,怀着对教育的热爱与忠诚,全力奔赴着。
1998年7月大学毕业,与王淑茂相处四年的大学同学各奔东西,不少人选择去往发展前景更好的大城市发展。而他毅然回到了家乡,因为他知道自己来自哪里,那里还很落后,王淑茂一直记得上大学的时候,背后父老乡亲们那滚烫的目光,他暗暗下决心要干出一番成绩来报答生他养他的故乡,为沂蒙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了这样的想法,工作中,王淑茂从不惧怕挑战。他主动要求担任高二20班班主任。这个班优生最少,学困生最多,尤其是班风不正,学习气氛不浓,对初为人师的他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他反而觉得越是艰难,才越能体现他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一、作为一名班主任,坚持“浇树需要浇根,育人需要育心”的工作理念,打造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照亮学生的前程。
班里有一批“调皮大王”,经常在宿舍打扑克,外出上网,动辄打架斗殴,严重影响班级纪律。硬碰硬的结果只能是让他们这些青春期的孩子更叛逆,王老师就经常找他们谈心,从农村家庭的艰难到青年学生的理想追求,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良苦用心最终感动了他们。韩同刚同学曾惭愧地说:“老师,我们做了那么多错事,您都不嫌弃;再不学好,真对不起您。”从此,他们潜心学习,抢着做班级工作,考上大学后还不忘写信向王老师汇报思想和学习情况。
班级风气日渐好转,但部分同学的进取意识仍然不强,有几位同学依然在恋爱的轨道上滑行。一天中午,王老师因发高烧在学校医务室正打着点滴,突然同学来报,一位同学出走。原来,她与某同学恋爱已久,因小事闹意见,愤然离校。这可急坏了王老师,于是他拔下针管就出了医务室。赶紧一面与家长联系,一面亲自租车寻找,在县城大街小巷找到晚上11点,才在一电话亭边找到了她。看到她失魂落魄的可怜样子,王老师是又心疼又生气,真想给她两巴掌,劝其回家算了。可转念又想,她还是个单纯的孩子啊,只是有时把握不住自己,不拉她一把怎能行?家长把孩子交给咱,咱就得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于是王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她终于回到了学校。艰苦细致的工作,换来二人的回心转意。最后,二人都已考入重点本科大学,家长喜出望外,来到学校致谢:“要不是王老师,孩子出息不了。”
作为班主任,王老师积极探索育人规律,形成了一套民主、科学、高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进取、创新、团结蔚然成风。对待学生王老师尽量做到,学习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尤其注意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激励他们探“真”,追“善”,求“美”。
每学期,王老师都要和班中每位同学面谈两次以上。一个大雨过后的中午,王老师查午休时碰到姜乃亮同学在假山旁徘徊。望着池塘边被风吹乱的野草,姜乃亮说:“老师,我能考上大学吗?”说实话,任课老师都认为他没有考学希望,可王老师知道此时鼓励是多么重要,往往老师的三言两语便可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看到人生的希望。于是说:“我看你就像这眼前的垂柳,看似无力,实则坚韧。放心吧,付出总有回报,你一定能考上!”高考时,该生刚好过本科线。事后见面,姜乃亮感激地说:“打初中起,没人说我有出息。您那句鼓励的话,让我看到了希望。”在王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当年那个班级有多位学困生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以百分之二百多的超指标率完成了学校交给的高考任务。
不少人说,这简直就是奇迹!只有他和他的学生们知道,在这奇迹的背后,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由此,王老师也真正品尝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意义和价值。
二、作为一名任课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精准高效”为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发展。
王老师深知,作为一名教师,仅仅管理好班级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功底,才能能更好得助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王老师认真钻研教材,研究考纲,常常在简陋的教工宿舍里备课到深夜。如今还有学生经常说,忘不了深夜王老师宿舍里的灯光,忘不了王老师因经常熬夜而发红的眼睛。
这样日复一日的辛苦付出,也让王老师的业务能力越来越强。王老师不仅很快吃透了教材,还在教学中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策略为导向,打造“精准简约、高效愉悦”的数学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四驱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导学案”为抓手,积极实施“学案导学,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同时,王老师还积极开展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引导鼓励每一位同学大胆创新。张成等同学数学基础很差,王老师就经常让他们上讲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另外精选一套习题让他们做,课外还专门给他们开小灶,深入浅出,不厌其烦。用学生的话说,看到老师那么卖力,他们都不好意思不学好数学了。
在备课、上课、检查批改作业等看似寻常的环节上,王老师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他就必须按时批改完;每次考试,王老师都是在当天晚上把两个班的试卷全部批完,并在试卷上写一些点评或鼓励的话,第二天上课就进行讲评,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试卷上老师给写的话语,他们都非常感动,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老师工作到深夜才完成的。
教学之余,王老师主动将教育教学的实践转化为教育科研成果,先后有十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5项课题结题。近5年来,先后有3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其中有2篇论文《以问题串引领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尝试》、《刍议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3项省市级、国家级课题顺利结题并通过鉴定,其中“雁阵项目”课题《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被专家组鉴定为优秀等级,课题《高中数学“教学案”导学的研究》经“十三五”规划课题领导小组专家鉴定等级一等奖,课题《如何加强数学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经“十三五”规划课题领导小组专家评定,荣获课题研究优秀一等奖,目前还有一项“十三五”规划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培养策略》正在进行中。这些研究成果又反过来指导着他的教学实践,效果显著。
就这样,在教书育人这一平凡的岗位上,王淑茂老师一干就是二十四年,送过18届高三毕业班,每年的高考成绩均居全校前列。其中17年、18年有19名学生取得了高考数学满分的优异成绩,青岛晚报也大篇幅报导《学霸揭秘满分是怎么炼成的》,学生田竞爽夺得全省文科魁首,被北京大学录取。2020年高考中,青岛市区690分以上的学生共8人,我校占据6人,其中王老师所教班级就有3人,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
王老师多次受邀在青岛市的各种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举行公开示范课、青岛市名师开放课堂等分享他的做法,也多次受邀到多所学校去作经验介绍。青岛日报、早报、晚报、半岛都市报、青岛广播电台、青岛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对他进行专访,指导全市高三学生的备考。王老师多次被聘为青岛市高中数学“9+1”研究小组成员、青岛市高中数学兼职教研员,指导全市的高中数学教学。2018年4月,王老师被聘任为青岛市教育学会学科专家。
三、作为一名教育人,坚持用爱与责任关爱学生、培养后备人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王老师深知,做好班级管理和专业成长的大前提是爱与责任。王老师总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学习成绩不好、家庭条件差、性格孤僻等特殊情况的学生身上,因为他们最需要关爱。家访、谈心、交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王老师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王老师班曾经有一个学生,利用五一节放假,回家拿高考报名费,将近一周了还没有返校,王老师意识到她好像有什么事,就骑车三十多里赶到她家。原来是这个学生家庭非常困难,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父亲身体也不好,需要常年用药,家徒四壁。家长看到孩子的老师来了,挣扎着从病床上坐起来,握着王老师的手说:“我对不起闺女,是我拖累了这个孩子。”王老师的心里沉甸甸地,从口袋里掏出265元钱,说:“我身上只带了这些钱,你好好养病。学生的事,你就放心吧!”回到学校,王老师又为该同学垫交了200元的高考报名费和资料费,帮这位同学解决了后顾之忧。
还有一个学生,王老师经常见他上课没精神,脸色也蜡黄,了解后得知,这个学生患哮喘病,夜晚常常被憋醒,有时他就独自跑到学校操场上张口大喘。王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常陪他一坐就是半晚上。后来王老师又多次联系舍管,为他单独找了一间空气流通较好的宿舍,让该生感动不已。毕业多年后还多方打听,联系上王老师,就为了报告一下自己的现状,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
在备战高考的日子里,王老师为学生挑来了绿豆茶水;住在五楼宿舍里的学生常常因自来水上不到五楼而得不到洗刷,王老师就让学生提前把脸盆放到宿舍门外,每晚放学前亲自一盆一盆地给灌满,让学生洗去一天来的紧张和疲劳。
多年来,王老师一直奉行着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相信马卡连柯说的:“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
作为一名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王老师更深刻地认识到肩上担子的意义。多年来,王老师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率先在自己的班级做试验,在取得显著成效后,再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其他老师,手把手地教给青年教师课堂操作的每一个细节。跟他们研究重点、难点,手把手地修改问题设计,督促他们写课后反思,带领他们做课题。近几年来,王老师指导了吕世勇等十几位老师成功举行了市级公开课,许多年轻教师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骨干,担任各年级的备课组长。
王淑茂老师个人也没有为自己取得的点滴成绩而满足,没有停止下成长的步伐,在2020年青岛市优质课比赛中,层层闯关,荣获一等奖,同年获评第四期青岛名师。
醉心杏坛,痴心为教。奉献着,就快乐着。每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天天进步,学有所成,王老师感到由衷的幸福;看到自己的学校正在逐步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名校,他感到无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