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 [lǐ](Channa argus),又叫乌鱼、俗称黑鱼,蛇头鱼,财鱼,孝鱼。英文名Northern Snakehead,广东人则习惯叫它“生鱼”,作为中国最常见的食用鱼之一。

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

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

1,头似蟒蛇,身披迷彩

乌鳢属鳢科鳢属,原产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半岛。成年乌鳢体长一般在40~80厘米之间,身体呈圆筒形雄性大于雌性,不过有些大型乌鳢的体长长达80厘米以上,目前为止发现最大的乌鳢有接近1.5米之长,重达7公斤左右;体色多为黑灰色、棕黄色,背部和头顶颜色较深,腹部为淡白色,身体两侧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两侧各有两行黑色斑纹;背鳍很长,几乎与尾鳍相连,尾鳍呈圆扇形;头尖而扁,口宽大,和蟒蛇有几分相似,因此唤作蛇头鱼。全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并且有大量人工养殖。雄性大于雌性。

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

乌鳢

我国长江以南水系还分布着一种与乌鳢同属不同种的斑鳢(Channa maculata),俗称豺鱼。两者外形相似,所以经常混淆。主要区别有:乌鳢体形更修长,体色较暗,斑块大且轮廓清晰;而斑鳢体形较短,斑块小而杂乱。但最大的区别在头部,乌鳢的头顶有七星状斑块,而斑鳢的头顶为汉字“一八八”形条纹,并且尾鳍有两道弧形斑纹。

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

2,水中霸王,打不死的小强

乌鳢栖息于湖泊、河流及沟渠中以及常潜伏在水草茂盛处,喜好生存于底部为泥土、有水生植物与水流缓慢平静的湖泊、河川、池塘、水库以及运河等水域。乌鳢是肉食性动物,并且食量非常大,食物种类有蜻蜓幼虫、蟑螂、甲虫、小龙虾(螯虾)、蛙类、鲂、鲤鱼以及其他淡水鱼等等。可吃下体型一半的鱼。 尤其喜欢在水面捕食。

乌鳢对水质、水温和水溶氧量的适应力极强。它们不仅可以在0~35℃水温下存活,而且与大多数鱼类不同的是,乌鳢的鳃具有小囊(腮上器),起着类似肺的作用。乌鳢能游到水面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下时吸收小囊空气中的氧。这种空气囊使乌鳢能够在氧含量很低的水体中存活,而体表覆盖着一层粘液,只要保持湿润,自带“氧气瓶”的乌鳢甚至能离开水在空气中存活长达4天。

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

乌鳢凭借超强的生命力成为了北美著名的入侵物种。图片:USGS

乌鳢曾在美国的纽约、休士顿、奥兰多、圣路易等城市有大量贩卖,但因有部分乌鳢逃跑,在野外大量繁衍,成为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2007年7月29日,美国当局禁止了乌鳢的进口。

3,古称孝鱼,实则护仔

乌鳢又俗称孝鱼,因为坊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黑鱼产卵后便会失明,无法自己觅食,幼鱼则会成群结队争相游进雌鱼嘴里,以身饲母,所以把黑鱼又称为孝鱼”。事实恰恰相反,其实这是鳢科鱼特有的护幼行为。

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

每当繁殖季节,乌鳢和斑鳢将产卵地点选择在水草丛中的浅滩或岸边。亲鱼共同衔取水草和植物碎片构筑环状鱼巢。产卵后,一对亲鱼或仅雄鱼潜伏于鱼巢附近守护鱼卵,不让其它生物靠近。刚孵出的仔鱼,卵黄囊仍有残留,通常浮于水面,亲鱼则守护在仔鱼下方。随着卵黄囊消退,仔鱼争相游向亲鱼寻求庇护,所以“以身饲母”只是一种错觉,而且乌鳢没有口孵的习性。

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

乌鳢的护幼行为会十分猛烈,在野外遇见可别轻易招惹它们。孵出的仔鱼会在亲鱼的庇护下生长,直至长到4~5厘米,体色由黄绿转成墨绿,各鳍出现鳍条,有较强游泳能力后,才开始分散、独立生活。

乌鱼是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掠食者。主要捕食各种小鱼小虾,个体足够大的黑鱼甚至捕食青蛙、幼鸟和小型哺乳动物。主要栖息于水草丰茂、软泥底质的静水中,活动范围固定。常常潜伏在水底的隐蔽处,等待鱼虾经过,伺机捕食(迅速出击,并不追赶)。

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

小乌鱼苗抓到了一条鳑鲏

在各大水系中均有分布。之前有人曾目击到大乌鱼捕食水面的小绿头鸭。

乌鱼身体特征明显,很容易与其它大鱼相区分。体型细长呈圆筒形,水中成年乌鱼那长长的背鳍十分醒目。乌鱼整体呈棕色,点缀黑色花斑。头部扁平,口大内有许多细小锋利的牙齿。因其样子很像蟒蛇,有些地方也称其为“蛇头鱼”。

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

尖锐的牙齿 来源:dnr.maryland.gov/fisheries/Pages/snakehead.aspx

在英文中,更是把鳢属的种类统称为“Snakehead”。而我们今天聊的这种,英文名称为 “Northern nakehead”。

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

混迹于草鱼群中 摄于未名湖

春夏季阳光明媚的时候,它们喜欢浮到水面上晒太阳。

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生鱼的养殖技术

乌鱼:看到我了吗?

生命力顽强的水中霸王

相比于其它鱼类,乌鱼有着超强的生命力。它们对不良水质和低氧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当水中缺氧时,可将头伸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而一般鱼类只能吸进溶解在水中的氧。因此它们离开水后还能存活很久。

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

当天旱无雨、池塘即将干涸时,它们能像某些动物冬眠一样,呈现麻木的蛰伏状态,这就是乌鱼的“旱眠”。非常类似天旱时泥鳅的行为,它们会尾部朝下把身体坐进泥洞里,只留嘴巴露在泥面以上, 俗称 "坐橛"或"坐遁"。只要不是彻底干涸,凭借少许的水,它们能存活数周。一旦重新来水,又恢复正常的生活。

它们有很强的跳跃能力,在闷热潮湿、下大雨或者所在的水域资源缺乏时,乌鱼常常跃出池塘,在陆地上做短暂的爬行,进行池塘之间的迁移。转移时其身体似蛇形,缓缓向前移动。

如果鱼塘窜进几条乌鱼,鱼塘里放养的小鱼苗肯定会遭殃,可谓鱼塘一害。

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

摄于未名湖

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

一只草鱼正在吞吃植物的根

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

在空荡荡的湖面上,它们会利用任何漂浮物来倚靠。乌鱼寻找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寻找水面的漂浮物。

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生鱼的养殖技术

躲在漂浮的树叶下 摄于红湖

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

纸上还有一只很zuo的豆娘 摄于红湖

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生鱼的养殖技术

躲在水面零星的荷叶下 摄于朗润湖

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

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生鱼的养殖技术

乌鱼顶花;这是枝自由漂浮的睡莲,水下的茎被咬断了。

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

朗润园 摄于2015年7月

但是对于水草丰沛的荷花池和荷叶茂盛的镜春园水系,就要难找一些了,这里的乌鱼过的非常惬意,偶尔能看到乌鱼们在荷叶间快乐的游泳。

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生鱼的养殖技术

摄于镜春园水塘

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

小鸳鸯们无意中惊扰到了正在晒太阳的大乌鱼, 掀起了巨大的水花。 摄于朗润湖

小乌鱼

在北方地区,每年5-7月份是乌鱼的繁殖期。成年乌鱼夫妇会共同衔取水草或植物碎片,筑成圆形的鱼巢,漂浮于水面。

雌鱼将卵产于巢中后,亲鱼潜伏于巢底,雌雄轮流看护。鱼卵黄色,直径约2mm,孵化期大约是2-3天(还没有看到过鱼巢和鱼卵,有时间可以去仔细寻找一下)。

卵化成幼鱼后,则由父母共同带领离开鱼巢,四处觅食。遇到来犯者,便拼死抵抗,此时成鱼异常的凶猛。感觉这种爱子如命的行为要远强于绿头鸭。

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

带领孩子们四处游荡的乌鱼父母 摄于荷花池

幼鱼身体黄色,一对大眼睛,完全没有成鱼的凶悍。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

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

幼鱼们快快努力成长吧,长的足够大后,你们都是吃鸭好手儿!

当小乌鱼苗长大到5-6厘米以上时,亲鱼不再护幼,它们离开父母,开始独自生活。此时它们的体色和身上的花纹变的和父母一样。

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生鱼的养殖技术

小乌鱼苗独自趴在岸边 摄于朗润湖。

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

离开父母这么久,肯定会想念吧!摄于朗润湖。

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

晚上约20厘米长的小乌鱼游到了岸边, 既不怕人又不怕光。 摄于朗润湖

养殖生鱼技术视频_生鱼的养殖技术_养殖生鱼要注意事项

这条已经长的不小,可以独当一面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