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喻珺

冬日清晨,伴随着第一缕阳光照入广东湛江的鲜食玉米地,产业上各环节的工人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摘下绿色的苞米棒,包装、装车,送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湛江从1998年就开始规模化种植甜玉米,目前全市鲜食玉米年种植面积为70万亩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列全省第一。

冬种是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充分发挥农业冬种资源优势,抓住冬种鲜食玉米“产业牌”,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

抓牢产业芯

筛选优质冬种品种

广东是全国鲜食玉米主产区之一,年种植面积达200万亩以上。在冬季,鲜食玉米已经成为广东最重要的北运农产品之一,广泛销往北京、上海、湖北、四川、湖南、浙江等省市。湛江、惠州两市的甜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0%。

广东杨兴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光胜介绍,徐闻县当前种植的品种有粤甜、广良甜、新美甜等系列,良种覆盖率达到95%,主要以鲜苞作为果蔬销售全国各大中市场。

为推动冬种鲜食玉米区品种更新换代和转型升级,2022广东冬种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国家玉米新品种展示评价活动(以下简称“活动”),从全国征集了137个优秀品种在湛江市集中展示。经过7名评选团成员严格筛选,“广东冬种鲜食玉米十大优秀品种”名单出炉。

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评选团团长)李高科表示,此次参展的品种整体表现不错,其中不乏一些现很亮眼、品质可以和国外品种相媲美,适应性更胜一筹的国产品种。

10个品种在品质、产量、抗性等方面都有突出综合表现,这为种植户寻找优良的品种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基础。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罗国武指出,从137个参展品种中挑选出高产、广适、优质的鲜食玉米品种,把更多创新性的农业科技成果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有利于我省冬种鲜食玉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抓好产业链

注重栽培保证品质

良种还要搭配良法,才能种得好、卖得好,保障粮食供应。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胡建广介绍,甜玉米种子皱缩干瘪贮藏养分较少,种苗长势弱幼苗生长不整齐,因此更需要注重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控,以保证鲜食玉米的产品品质。

据预计,到2030年我国玉米需求将超过3亿吨,国内产需缺口将达到2500万吨以上,总耕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弥补缺口?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广东省农业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农业人工智能重点试验室副主任周志艳认为,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单产和生产效益是关键。需要率先从玉米机械化施肥、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收获等方面进行突破。

广东冬种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大,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但加工及深加工领域仍是短板。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雁表示,甜玉米水分和可溶性糖含量高,因此贮藏过程中易消耗变质,尚缺乏商品化处理和贮藏保鲜技术,多数商品都以原始状态投放市场,导致损耗率增加,商品性降低。而相较于比较成熟的普通玉米加工,甜玉米的加工产品还比较少,加工环节薄弱,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品种到种植再到加工,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专家们共同出谋划策,推动实现冬种鲜食玉米产业链协同、高质量发展。

抓起产业牌

做强粤西产区优势

“湛江地处雷州半岛,生态条件优越,土壤肥沃,冬季光温资源丰富,发展冬种玉米得天独厚。甜玉米种植已发展成为我市冬种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活动开幕式上,湛江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龙锦贤向大家介绍湛江的鲜食玉米冬种优势。

今年4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建设冬种马铃薯、鲜食玉米等特色旱粮产业带,并开展鲜食玉米高产创建和技术增产示范行动,实施品种替代改良工程,充分利用南部、西南部冬暖气候条件和冬闲田资源,扩大冬种鲜食玉米面积。

广东如何做优做强冬种鲜食玉米产区优势?罗国武认为,粤西要形成以品种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为支撑,以基地为依托的产业格局,积极开发利用冬闲耕地,多措并举谋划好鲜食玉米冬种产业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和广东省“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平台作用,及时生产调度,满足市场需求,确保粮食安全和冬季鲜食玉米产品的有效供给。

正在建设的徐闻县玉米产业园将发挥重要作用。何光胜介绍,产业园的规划范围是玉米产业聚集的5个乡镇,通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工程、产业发展融合先导工程、现代农业科技引领工程、创业创新孵化工程、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以及乡村振兴与联农带农示范工程等6项工程和20个子项目,带动全县玉米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此次活动也是广东抓起冬种鲜食玉米“产业牌”的重要行动之一。活动依托广东种业科技成果推广大平台和农技服务轻骑兵队伍,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指导,为全产业链互利合作提供便利渠道,将推动优质鲜食玉米走进千家万户,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

品种评选专家在地里观察玉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