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庄是做一产、做二产还是做三产?
很遗憾,事实证明,做过的村庄规划中,资源基底特别丰富的,不多。有条件做二产的,不多,有机会做三产的,也不多。
那回到现实问题,产业的主要方向,怎么做?
平原地区的村庄,一览无遗的土地,做一产?那不用规划都是一产,种地的,种的是小麦、花生和玉米,走一个村是这,走下个村还是这。再对对土规图,基本农田红线图,很好,一个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耕地,都是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不能动的。做高标准农田?做绿色农业?做有机农业?做高效农业?路子在哪儿?也有跟农科院的朋友聊过天。因为毕竟做规划,含着产业规划的内容,但是没有这么专业,还是要咨询专业人士,共商共规划。高标准农田,是好事情,是趋势,但目前推着还是有难度。首先一条,灌溉跟不上。三调中,有灌溉条件的,地头有井的,有灌溉设施,有灌溉管网的,是水浇地,但是,旱地不少。没有灌溉设施,靠天浇地,靠从自己家拉管子浇地。就算是水浇地,也有井水不够用的时候。为啥用水量画强条,是因为水太重要了。如果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需要科研投入,品牌效应,产出的农产品贵了,种地的农民受益了,但可能老百姓又吃不起了。
我无数次的看到说河南是产粮大省,大调子给我们都定好了。
再说说二产,做过的很多很多村子,有些村子里有企业,企业以建材类为主,水泥,砖,材料这些。城市里对这种企业限制条件太多,村里土地便宜,就跑到村子里去了。有企业的村子,也多是城乡融合部,交通便利的村子。碰到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村庄,交通也没那么便利,离市区、县城、乡镇远点的村庄,村里就算是乐意被污染,还没厂子愿意去。一个村子有厂子,那村集体就有收入,每年都有土地租金呢,还能给村里人提供一些就业岗位。你跟人家说不可持续发展,你滚蛋吧你,你一个来做规划,待不了几天的人,瞎逼逼,钱,拿到手里才是钱,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
三产,其实最近几年,有没有条件的,都想搞乡村旅游,近郊游,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真正自然环境好到无敌的村,老早都被景区化了。剩下的这些,不排除有少数酒香巷子深,外人不知道的,大多数,都是平淡无奇的小村庄。从豫北走到豫南,从北京走到广州,好神奇,大头房子,一模一样。搞旅游,这建筑是丑的不能看了,有钱的,咱改造,没钱的,咱不看房子,看别的。咱在非基本农田上,搞点别的。看看花,摘摘果,吃吃农家饭,钓钓鱼,好像也行。走的时候再带点土特产,小麦啊,玉米啊啥的。这套路咋样?有段时间提一村一品,夸张的很,做景观的那帮人,搞得都是啥,桃花村、梨花村、杏花村、梅花村,嗯,幸亏花多,要不然要脑汁枯竭。一村一品是个好提法,但压力全给到做规划做景观的,编的挺厉害,没后续了,同样是不可持续发展。
想做产业,必须是规模化,同时是产业链。桃花村,多少亩桃花?用地如何保障?桃花是否开发衍生产品?桃花酒?桃花宴?鲜桃子?桃圃?桃文创?村内的房屋,路标是否以桃花作为符号,进行氛围营造?是否吸引画家?艺术家?摄影爱好者?汉服爱好者固定驻村?等等一系列,光做规划就完了呀?规划打头阵,后续跟不上,那不就真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啥都不是。
2、村庄的产业,谁来做?
村庄的产业,谁来做?谁来挑大梁,是规划中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在访谈时问村民,村民最理想的状态,是政府或企业,带着项目,带着钱来,用村里的地,用村里的工,给村民补偿。
这是村民最理想的一种模式,很普遍,但也体现了一种惯性地思维方式,就是坐等靠。我就坐在村里,我等着你们来帮扶,来投资我。
政策,来了又走,帮扶的人,来了也终究要走,企业,来了,留下了各种污染。
在一轮一轮的规划中,地方政府错误地以为自己是主体,大包大揽,反而把村庄的主人,农民,养懒了。
不管外界政策有多好,乡村振兴战略有多好,有多少的惠农政策,有多少的农业金融创业政策,都是外因。
而内因,强有力的村委班子,村集体,乡贤,能人,乃至每一户村民都动起来,才是内因,才能从村庄内部,推动村庄的产业更新乃至换代。
乡村振兴政策提出多少年了,但是你去村里调研,你问问,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是啥?看看有几个村民,有几个村干部,能给你完整地说出来的。
我们在做规划,但规划的普及工作,村庄的大政方针,也是需要向村庄,村民去普及的。
只做规划,不开民智,不充分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能行么?
为啥这轮叫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啥要驻村调研?为啥要走访?为啥每一轮方案都要开村民大会讲解?
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增加村民的参与感,规划的认同感,村民才是规划的主人,而我们,只是技术辅助而已,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主意,想办法,我们是要走的,当家做主的还是村民本身。
实际上,最理想的状态,是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团队与农科院、社科院等涉农产业单位建立长期战略合作,由他们牵头做农村的产业这块,毕竟做规划的人,搞农业规划,不擅长,也不专业。但现实是,这只是个愿景。以目前村庄规划的设计费而言,收个几w,根本负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