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完成小论文、硕士论文的过程都比较顺利(管理学类的),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少,就总结了一些个人的经验,给学弟学妹们一个参考。文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如何确定研究方向/选题?
怎么做文献综述?
怎样获取研究数据?
怎么掌握研究方法/软件?
投稿期刊选择?
关于学术会议?
如何提高执行力,按时完成小目标?
一、如何确定研究方向/选题?
1. 选择与导师研究方向一致的题目,一方面比较容易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空白点,形成自身论文的特色,另一方面导师在该领域经验丰富,可以提供较多的学术指导和投稿建议;
2. 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下的子课题,能够获得一手数据,对研究课题也有较深的理解,可以为自己的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3. 选择自己专业或拟从事行业的相关问题,本身就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积累,对专业前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有一定了解,上手会比较快,比如就可以从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延伸出去展开研究。
二、怎么做文献综述?
大量阅读文献,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尽量形成文献综述,这是展开学术研究、形成论文的基本功。大量阅读文献后,可以对研究领域目前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分支有一个整体认识,也便于进一步细化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把握自身的研究对该领域的实际贡献,另一方面阅读过程中可以总结出各类文章的撰写技巧、行文逻辑、常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之后再开始撰写论文就不会无从下笔了。
对于刚开始做科研的比较困扰的是找哪些文章看?为提高效率,建议选择跟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三类文章:
一是高被引硕博士论文及其引用的相关度较高的参考文献,便于快速掌握这一研究方向下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哪几类,中外研究成果和差异等等;
二是研究综述类文章(review)及其引用的文章,一般是期刊类的,了解这一研究领域目前的趋势和空白点,也是机会点;
三是方向性很强的高质量期刊文章(期刊等级高或文章引用量高),经典是有原因的,可以直接搜索选择高等级期刊、高度相关、高被引文章及其引用文献,或者是高等级期刊近1-2年发表的文章,总结这类文章思路、方法特点,建立自己文章的特色。
在此基础上要系统性地阅读文献,并在阅读过程中及时分类、提炼精华,总结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建议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展开
(1)读摘要给文章分类(约500篇):阅读摘要,根据文章内容、和研究方向相关度以及自己的逻辑等将文章分类
(2)浏览全文并标记关键句(约100篇):在分类目录下,浏览高度相关的文献全文,标记文章中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关键句
(3)研究重点参考部分(约20篇):梳理标记出关键句的文章,按可参考或引用的部分再次分类,如按论文结构、观点支撑、研究方法、注意事项分类等,并研读吸收。
(4)精读提炼(1-3篇):选择几篇质量特别好的(可以 mo fang de)精读,研究文章是从背景怎么切入研究点?文章行文结构?论证逻(tao)辑(lu)?如何从结果揭示结论?
(ps:数字只是为了让大家有个更直观的感受,不做参考)
另外一个让大家又爱又恨的就是英文文献,读英文文献是做学术研究避不开的,一点经验是建议集中一段时间专攻英文文献并进行分类、标记、摘录等,大部分文章不用逐字逐句读,重点读Highlights、Abstract、Introduction、 Conclusions等部分。
阅读过程可以借助文献管理软件,给文章进行分类,也便于后期一键插入参考文献,个人用Noteexpress比较多,Endnote也还可以。
三、如何获取研究数据
对于没有试验的人文社科类科研狗来说,获取数据通常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实地调研/检索整理、问卷调查等获得一手数据。二是充分挖掘已有资源获取二手数据,如利用Python、八爪鱼等爬取网上数据、公开资料如统计年鉴等、课题组/学校购买的资源库、免费第三方数据库(如金融类:中经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等;政策类:白鹿智库等)。
四、如何掌握研究方法/软件?
以人文社科类的研究为例,常用的方法有单指标评价、多指标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DEA、成本效益分析、LCA)、各种回归模型(logit regression、tobit、DID、PSM-DID、SEM、断点回归等)。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学习:
首先,可以在图书馆借到系统介绍该软件使用方法和原理的图书,网上也可以搜到整套的学习资料;另外可以阅读一些论文,即专门介绍你论文要使用的方法及软件实现的文章;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借助经管之家、CSDN、知乎等平台,上面有很多的帖子,一般你遇到问题别人也早就遇到过了。
推荐一些比较通用的软件,数据分析方面,SPSS功能较多,用途较广;涉及空间分析的,可以学习一下ArcGIS,功能很强大,很多软件的功能现在用Python也可以实现,感兴趣的可以学习一下。
五、投稿经验
在投稿期刊选择方面,一般来说文献综述形成后,你会发现你所研究方向的高水平文章大部分都出自于那么几家期刊,那么这些期刊应该是你的首选,投稿之前查询该期刊近1-2年收录文章的类型,去判断你的文章是否契合期刊目前的偏好;可以多询问导师的建议,尤其是与导师研究方向一致的,导师对期刊会更加熟悉。
关于投稿反馈,投稿前在期刊官网查询刊印周期,双月刊的见刊时间相对较晚,回复周期3个月到半年很正常,编辑的意见要仔细思考,被拒不一定是文章不好,可能只是不符合期刊现在的偏好。
六、关于学术会议
1. 为什么我建议你去参加学术会议?
首先是能够开拓视野,可以看到全球各地有很多优秀的前辈和同学在认真做学术,科研也是很有趣的;聆听其他学者的报告和交流过程中,对自己的论文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也可以锻炼了自己的英语能力,主动沟通交流能力等。
2. 想参加学术会议需要做哪些准备?
对于想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同学,可以提前强化自身英语的听说能力,以便主动把握难得的表达和交流机会。其次就是摆正心态,参加学术会议要有目的性的去听一些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报告,别人的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对自身的论文也许会有一些启发;有志于走学术道路的同学,可以把握住这次交流机会,参加同一个会议的学者们大家的研究方向差不多,可以多和前辈们交流,会上来不及讨论的可以要个联系方式私下请教;另外就是一定要提前把参加自己会议的论文或报告准备好,在参会期间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和交流而不是纠结自己的论文。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提高执行力,按时完成小目标的个人经验吧~
首先,是把重要的或复杂的事情拆解成小目标,并给细化小目标分配合理的时间。比如要举办一次学生活动,可以拆解成完成策划方案、完成前期宣传、活动执行、活动回顾与后期宣传这么几个关键节点,设置相应的deadline并按期推进,学术任务也同理,完成小论文可以拆解成确定论文方向、文献综述、数据获取、方法和软件学习、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节点。
其次是提前制定工作计划,分清轻重缓急。明确自己当天、本周、本月、本学期要完成哪些事,把deadline都列出来,很多没有deadline的事情需要主动立一个截止时间,比如学术方面的任务可以主动和导师承诺一个时间,这样为了不被打脸也会坚持把任务完成~时间节点都列出来以后对轻重缓急也有基本判断了
最后,一次只做一件事,在完成前两步之后,当天需要完成的事已经一目了然,就按照计划一件一件去完成。做事时不容易被打断的一个小方法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使用手机,比如说上午11点半-12点专门用于沟通对接等。工作后也同样适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