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共赴一场春天的“花食”。新“食货记”第四季来了。

冬在脚尖,春在眉睫,风中还带着料峭的寒意,柳梢却透露着春的讯息。

春,是新一年的开始,寓意着万物复苏。

在这早春时节,我们追随春的脚步,寻找舌尖上的生命与活力,讲述乡村振兴、创富共富的宁波故事,与派粉一起,共赴华枝春满,花火绚烂。

小时候番茄的“原味”你还记得吗?自带一股子清香,咬上一口,满满的沙瓤,口味酸甜、鲜爽,直润到人心里。

在镇海区澥浦镇岚湾家庭农场的水果番茄大棚里,就种植着这些“以前的味道”。

农场主张友文是个湖北青年。从大棚里出来的他,身着喜庆的大红色棉服,黑色运动裤干练地扎进靴子里,袖口、裤脚还沾了星星点点的泥土,却难掩眼里的喜悦。“带你们去看看已经有熟果的大棚吧。”张友文带路,进到了大棚里,看到了郁郁葱葱的番茄林。

户外春寒料峭,棚内温暖干爽。青翠欲滴的绿色枝杆,挂着成串的番茄,有红有绿,颗颗圆润饱满,格外诱人。

“这里有一种叫‘碧玺’的水果番茄,第一批已经可以上市了。”张友文边说边小心翼翼翻拨起一串串挂满青色小番茄的果枝,从中选摘出略带黄色的熟果,放进嘴里。

就听一声脆响,竟咬出了爆浆的感觉。“很脆,香甜。” 张友文十分满意果子的口感,“特别受年轻人欢迎,都是上门来选购,可以卖到20元一斤。”他说。

张友文跟着姐姐从老家湖北来到宁波,两年前,他还是一名普通的工厂车间五金工人。

一次偶然的乡村游,勾起了他对精品农业的兴趣:“我从小就在地里干农活,对农业很有兴趣。看到种水果番茄卖得这么好,我就想做农民了。”

于是,他果断辞去工作,在澥浦镇承包了30亩土地,从工人跨界转型成为一名“新农人”。

“转型”之路的第一步,就让张友文犯了难:那么多的品种,该选种哪一款呢?

让张友文倍感欣慰的是,镇海区供销社、农合联、农业科技推广协会组织农技专家随即主动送服务上门,从种苗提供、化肥使用、科学栽培以及营销推广等各方面给予帮扶,让他在第一年就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我种的水果番茄有十余种,从2月份开始产出,一直可以出产到6月份,这一年的收入可比在工厂要强多了。”张友文乐呵呵直言,自己是越干越有兴趣。

他还分享了去年过年带浙樱粉小番茄回家的经历:“家人从没见过这样的小番茄,直夸好吃,有小时候的味道。不过最让他们惊奇的是这款小番茄的售价。我告诉他们,这叫都市精品农业,我还有更贵的水果番茄呢。”于是,张友文收获了一众“老农民”满满的“敬意”。

同样是番茄,镇海的番茄咋就卖得这么好?

传统种植优势加上引种优质品种、因地制宜技术攻关,以及政府部门科学引导,奠定了镇海区番茄产业从普通蔬菜变身为高档水果的基石。由于引入水果番茄较早,保暖、抗病毒等栽培关键技术点攻克经验丰富,镇海区全省率先实现水果番茄规模化精品化种植。

镇海区还将申请注册的“镇蜜”区域公用品牌赋牌水果番茄,连续五年举办“镇蜜”水果番茄节,扩大其影响力。

随着水果番茄品质的提高,其价格也开始不断攀升。以桃星为代表的大果型番茄10元/斤左右,以浙樱粉为代表的小番茄20元/斤左右,优质酸甜果能卖到40-50元/斤。

“现在的市场需求量大,也不愁销路,批发商和散客都会找上门来,基本是供不应求。”

镇海区供销社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镇海全区有精品水果番茄1000余亩,收入一般都能超过5万元/亩,超10万元/亩的也不在少数,是全省唯一的优势产业区,真正的富民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