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螺一直是市场上畅销的优质贝类,是为大众所熟知的“贵族螺”,被水产专家们认为是最有开发前景的海产养殖良种之一。近年来,东风螺养殖带动养殖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广东海洋大学水产专家预测,东风螺正在成为湛江继对虾、金鲳鱼、生蚝之后的水产“新贵”,应大力发展培育这个新产业,将其打造成湛江水产产业新增长极。
养殖东风螺收益高
贫困村变成富裕村
在徐闻前山镇六花沟村,东风螺养殖成了村民“致富宝贝”。玮源水产负责人许合龙就是其中一员。他每天穿梭于徐闻前山镇、下洋镇等地,关注各个养殖基地里的东风螺生长情况。他告诉记者:“东风螺养殖风险不算很大,养殖工序多,可带动许多人就业,前景很好。”许合龙介绍,近日来每斤规格在50-60颗之间的东风螺,塘头收购价为67元,主要售往珠三角地区。东风螺个头越大,价格越贵,最贵的能达到每斤近200元。
在许合龙的带动下,现在村子有十几户都在从事东风螺养殖。该村从原来的贫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据村干部黄明佩介绍,村里共有40户人家,东风螺养殖业为大家带来了就业的机会。
记者现场看到,六花沟村所在的附近滩涂海域上分布着整齐划一的养殖池,村庄里美丽的小洋房林立,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令人欣喜。
除了个体养殖户,越来越多大企业也看好这个东风螺市场前景,发展大规模工厂化养殖。例如,2019年广东恒兴集团湛江南部海岸渔业有限公司在徐闻进行东风螺养殖,公司共有570个养殖池,一年养殖一造,产量在20万斤左右。湛江市明珠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也进入这一领域,总经理游华表示:“由于东风螺耐缺氧能力很强,可离水运输12-24小时,适宜长途运输销往全国各地。”这些企业的入驻,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据广东海洋大学吕文刚博士介绍,湛江全市东风螺养殖分布在徐闻、廉江、遂溪、雷州、吴川等地。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与价格的持续走高,该产业第一产业产值还会继续扩大,并且将会大大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吕文刚在仔细观察东风螺
种苗品质良莠不齐
风险困扰着养殖户
虽然养东风螺致富了,但记者从养殖户口中得知他们有时还是会亏本,“主要原因是种苗品质不稳定。目前养殖东风螺最大的困扰就是种苗问题。”
日前,吕文刚博士带领记者来到位于东海岛的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研究基地,他指导学生对东风螺进行喂养。目前,东风螺的遗传、育种、养殖等方面是广东海洋大学贝类遗传育种团队的重点研究领域。
在广东,东风螺又被称为“花螺”“海猪螺”“南风螺”。其中方斑东风螺、泥东风螺、台湾东风螺及南洋象牙凤螺适合养殖。湛江海域宽广,一直以来都有东风螺出产,但只有硇洲岛一带分布着东风螺野生资源。
吕文刚说:“但目前在湛江、福建和海南,都没有标准化的东风螺育苗工厂。现在东风螺苗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易造成养殖风险。东风螺行业要继续发展,首先要对种苗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培育。”
养殖户在清洁螺池
新品种在多地推广
目前总体效果良好
传统东风螺品种适应盐度相对较高的环境,由于广东地区有许多入河口、入海口盐度波动较大,传统东风螺难以适应。目前,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研究基地引进了方斑东风螺新品种“海泰1号”,这是由厦门大学和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联合培育的新品种。“和当地的普通种对比,‘海泰1号’的生长速度快。经过这几年的推广,‘海泰1号’已在徐闻、雷州、遂溪、吴川、经开区等地进行推广,总体养殖效果较好。”吕文刚说。
东风螺生长周期短,从一粒种苗到一颗商品螺,东风螺需7个月的成长时间,在水产养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比生蚝一些养殖周期长、需要两三年甚至四年才能达到商品规格,优势很明显。此外东风螺可以进行工厂化养殖,人工培育的东风螺生长到一定规格后,还可进行增殖放流。
对于广东海洋大学的研究,养殖户们都拭目以待,期待湛江尽快有规范化、标准化的东风螺育苗,提供品质优秀,产量稳定的种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