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浙1号”缢蛏良种

实现高效繁育养殖

经过10多年培育推广,由上海海洋大学、三门县东航水产育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培育的缢蛏“申浙1号”新品种实现了高效繁育养殖。

10月21日,“申浙1号”缢蛏良种高效繁育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三门通过相关专家验收。

图片

“申浙1号”

个头大、身体重

上海海洋大学项目课题组成员检测“申浙1号”新品种缢蛏“壳长72.5毫米,壳高22.1毫米,壳宽18.3毫米,体重22.18克。”

图片

图片

■ ■ ■ ■ ■

在三门县东航水产育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课题组成员对“申浙1号”新品种缢蛏进行个体性状检测。和普通的缢蛏相比,这种缢蛏普遍具有个头大、身体重的特点。

项目课题组成员上海海洋大学博士 陈义华:我们这个新品种“申浙1号”它首先壳长比我们的普通品种要长2~3厘米,然后壳高1厘米左右,体重是普通品种两倍左右。

采用群体选育技术

形成稳定遗传

据介绍,缢蛏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多年的人工育苗,导致缢蛏遗传多样性降低,引起缢蛏种质资源的退化。

2008年开始,三门县东航水产育苗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从乐清湾海域野生群体中收集挑选的1200枚缢蛏个体作为基础群体,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连续5代选育而成缢蛏“申浙1号”新品种。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抗逆性强、口感好等优点,生长性状可以稳定遗传。

图片

项目课题组组长、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 牛东红:我们的新品种都经过5代的繁育,在通常说的DNA水平上进行了改良,所以无论你养在什么地方,它都在稳定的遗传上。

多地推广新品种

提高产量效益

2018年,缢蛏“申浙1号”通过了新品种审定,并在三门当地、浙江其它地区和辽宁丹东等地得到推广。根据测算,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缢蛏“申浙1号”的壳长、鲜重与成活率比普通缢蛏分别提高至少17%、38%和9.7%,可在我国浙江、福建、江苏和广东等沿海滩涂和海水池塘养殖。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技术研究室研究员 来琦芳:如果这个新品种养殖的话,会提高池塘蛏子养殖的产量,效益也会显著提升。我觉得新品种可以显示出它的新效益、新前程,市场前景非常好。

开展深入研究

三门缢蛏提质增效

作为浙江海水养殖第一大县,三门现有养殖面积6万亩,年产量约13万吨,年产值约26亿元。下一步,项目课题组将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推广,建立缢蛏良种育、繁、推一体化体系,推动三门缢蛏养殖产业提质增效。

项目课题组组长、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 牛东红:我们要改良它的养殖模式,细化它的繁育过程,未来我们希望形成一个工厂化的、标准化的育苗和养殖模式,再经过我们进一步提升,提升我们三门缢蛏的品牌。

- 关注台州府吧,知台州大小事 -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