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天桥区桑梓店街道刘庙子村养鱼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颇具规模的鱼塘,波光粼粼的鱼塘泛起阵阵涟漪,偶尔跳出水面透气的鱼儿划破了平静。

“这近13万尾来自重庆的鱼,今年全部出塘后,将为村集体带来100万元的收入。”据刘庙子村党支部书记刘庚江介绍,近年来,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刘庙子村不断加速产村融合,以特色产业带动村居发展,用“南鱼北养”的新路径激活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大局面。

重庆专业养殖_重庆养殖致富_在重庆养殖什么最赚钱

从荒地到藕池再到鱼塘打通村居致富“破茧路”

“多年前,黄河筑堤从这里取土,挖完后遗留了大片荒地。”刘庚江说,为将荒地变废为宝,2011年,刘庙子村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即开展了对闲置荒地的整治。

2013年,通过挖塘抬田,刘庙子村的大片荒地和芦苇荡变为设施用地,直接为村集体带来了2000万元的收入。

集体收入丰盈了,村民收入也提高了。在村“两委”号召下,村民开始承包坑塘种植莲藕。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前后,因为连续5年重茬种植莲藕,刘庙子村的藕池发生大面积藕瘟(腐败病),无奈之下只能停种。为谋求新出路,经过多方学习和考察,村“两委”发现南方鱼在北方市场中处于风口期。今年初,刘庙子村选择了北方无人敢规模化养殖的鲈鱼和鳜鱼。

“鲈鱼和鳜鱼对温度要求非常高,16.5℃以上、30℃以下才能生存。为此,我们还建了室内高位池,在冬天保持恒温可养两季。”刘庚江介绍,除12个室外鱼塘,刘庙子村还修建了42个室内高位池。

从重庆到济南再到广州南鱼北养认证“第一号”

为形成差异化产业,刘庙子村选择了南方鱼;为实现南鱼北养,刘庙子村最终选择与重庆市永川区霖屹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合作。

“这场跨越1500多公里的合作,由对方提供技术,我们提供基础设施。”刘庚江告诉记者,因第一次养南方鱼没有经验,前前后后共用700多尾鱼苗做过3次试验,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最终掌握了南鱼北养的技术。

今年6月,刘庙子村开始规模化养殖,一次性投入近13万尾鱼苗。“山东人养南方鱼的规模都不大,我们的规模至少是别人的50倍,因此也拿下了山东养殖南方鱼的‘00001’号证书。”刘庙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庚荣称,这些鱼苗虽来自重庆,但其原产地却在广州。

“前段时间,我们的技术员去广州鱼苗原产地考察,又购进了4万多尾鳜鱼苗和7万多尾鲈鱼苗,一次性节省成本近10万元。”刘庚荣表示,除降低鱼苗成本外,在鱼饵上,刘庙子村也在尝试自产自销。“鳜鱼要吃活饵,南方活饵成本20元/斤,自己养的成本只需5元/斤,目前村里正在修建鱼饵池。”

从分散到集约再到联盟助力乡村振兴“品牌化”

在谈到养殖南方鱼未来前景时,刘庚江信心满满,“黄河自渗水养出来的鲈鱼和鳜鱼,体色呈金黄色,比南方养殖的卖相好,市场喜爱度也高。”鱼养好了,还得卖出去。为打开销售市场,在鲈鱼和鳜鱼出塘前夕,村“两委”开始跑市场、找客户,除与京东正式签约外,刘庙子村还与盒马鲜生达成口头产销合作协议,其中,2.6万尾鳜鱼几乎包销,同时每周包销500尾鲈鱼。

“过去,村里发展产业都是老百姓自己解决销路。”刘庚江称,为推动村居发展,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刘庙子村创新打造了“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集约发展模式。

未来,刘庙子村还将继续探索与线下经销商、电商平台等的深度合作,搭建产销联盟,以“原产地直采+自营”模式,推动村居渔业发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