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位于伊滨区的洛阳国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看到,红薯育苗大棚内生机勃勃。该园区采用生物组培技术培育的头茬红薯苗进入出苗期,工人们正在忙着出苗并进行捆绑作业。
近日,记者在位于伊滨区的洛阳国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看到,红薯育苗大棚内生机勃勃。该园区采用生物组培技术培育的头茬红薯苗进入出苗期,工人们正在忙着出苗并进行捆绑作业。
“出苗、捆绑、装箱这些活儿俺都能干,一天能挣70元,还不耽误中午回去给孙子做饭。”正在大棚里干活儿的王老太太是寇店镇杨裴屯社区居民,她一边忙着捆绑红薯苗,一边乐呵呵地介绍自己的情况。
“这类品种的红薯口感软糯、无筋无丝、糖分高,很受市场欢迎。”该园区负责人介绍,他们从去年开始发展红薯育苗产业,主要进行脱毒红薯苗培育,目前已培育1个大棚3.5亩红薯苗。今年,该园区将常规育苗与组培室育苗相结合进行红薯苗培育,效果不错。
什么是组培室育苗?该负责人介绍,就是把无病毒的红薯苗植株进行一叶一柄切段,先在生物科技组培室里的培养瓶内进行脱毒快繁,然后移植到炼苗棚中开展一体化炼苗、育苗,使植株适应组培室外的生长环境,最后再将植株移入常规大棚中进行繁育。
“采用组培室育苗技术培育出来的脱毒红薯苗与传统红薯苗相比,几乎不带病毒,成活率高,植株长势旺,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该负责人说,经过三四十天的培育,今年该园区头茬20多万株红薯苗已基本销售完,大部分销售给洛阳市内的红薯种植大户,还有一部分销往山西、山东等地,总收入约5万元。此后每周出苗一次,一直持续到6月。
据介绍,组培室和炼苗棚里的红薯苗由技术人员每天专门管护。整地、灌溉、栽植、施肥、出苗、捆绑、装箱等环节需要较多工人。在头茬苗出苗期,每天有二三十名工人在大棚里工作。“苗好五成收,秧好一半功”,采用科技手段培育优质红薯苗,不仅能为红薯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也能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会继续发展现代农业先进技术,不断壮大红薯产业。”上述负责人说,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条红薯育苗、红薯种植、红薯深加工的全产业链,走好科技富民之路。(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赵硕 通讯员 任费伊 朱海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