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解决绝不是农民进城,提高城市化,消灭农村就解决了的。
三农这个提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应该是值得延续以及再思考的,因为这里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没有脱离“农”的问题,这个“农”很大程度上长期局限于大粮种植,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关键与方向应该是引入“非农”因素,即非传统的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等种植。
中国如此之多的自然村,各自拥有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发展的路径,必须首先承认的一点是,截至目前,如果没有在农业产业上有所实质性发展成果的自然村,可以预见的,在未来也很难有农业的巨大变革。这指向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即中国如此多自然村,是不可能全部通过农业就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致富以及长足发展的。
这里提到农村的发展,首先应当明确农村并不是因为其落后而叫做农村,而是因为主要从事农业活动而叫做农村,因此所谓农村的发展也绝不是向城镇化靠拢,
那么自然村无法凭借农业实现发展,那应该怎么做呢?
历史上是提出了一个路径的,即通过工业化的手段,但是工业化往往会导向城镇化,但是我并不希望所谓农村的发展就是最后成为城镇,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因为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很多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已经不亚于部分三四线的城市,尤其是现在交通线路的不断发达,以及农村居住房屋的不断改造,事实上已经实现一定意义上的城镇化,但是问题是现在各个农村均实现了这样一种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上的城镇化,但是村与村之间、农村之间是很少有交流与合作的,显然这是与我们发展的目标是不同的,因为我们设想出来的发展首先肯定不断交流,是存在着经济上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反复流通的,那么也就是说现在的农村城镇化依旧没有实现我们所需要的发展。
那么这条路径是不行吗?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事实许多长三角苏南地区以及珠三角的一些农村,通过简单的加工贸易实现了我们所希望的发展,在这种发展基础之上们也就是在拥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交流合同、资金政策、知识人才的基础之后,那么就可以实现各自多元化的,由当地细小的差异所引向的多样化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的是,这种模式并不是可以轻易复制的。
对于许多中西部的自然村而言,现在如果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资源或是类似的稀缺资源的禀赋的话,很难再走工业化的道路,因为他们所加工制成的工业品显然是不能够与工业化大生产相竞争的,即便是订单承接,也很难有实质性的竞争力,因为合作社牵头成立的加工厂,甚至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显然是效率不足值得。
那么对于这些农村地区,事实上也就是现在哦我们所指的需要实现长足发展的地区,他们应走什么样的道路。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四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既然春风没有吹到,那么就不应该坐等所谓产业承接,或者说是等到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就应该自己行动起来,应当心里明确,自己的发展是困难的,必须几条腿走路,也就是单一的农业发展,上千年都没有实现发展,更何况现在,至于工业,连订单加工都抢不到,和谈所谓的工业化,如果说真是顶着风险强行的发展的话,极有可能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土地作为最后的兜底保障都不复存在。这种几条腿走路也就意味这必须在一开始就要像那些已经发展过的农村一样开始多样化的发展,而之前提到了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有尚未实现,因此这些地区事实上就极为依赖教育与知识的作用,但是本身自己手上尚且没有资金,因此这种教育与知识只有依靠反向的资源流动,或者说是国家强制性的手段才能够实现。比如说,农民工返乡,以及扶贫干部下乡都能实现这种目标。
但是很明显,这种方式难以长久,所以必须要让短期的活动将知识扎进农村,就像当年的扫盲一样,干部下乡代来知识,干部离开的时候,应该是把知识留在农村的。
因此比如说现在的扶贫干部帮忙依赖国家资金建立的一些乡镇企业万一在未来的竞争中最后破产了,那么这些当地的农民就又再返贫吗,肯定是不行的。那么就需要他们借助之前已经留下来的知识,靠着自己的力量以及部分的资金支持,再度创业,正常来说,这种创业应该是长期的,即应当是通过反复破产才能够稳定下来,至于破产的结果,则应当由国家适度承担一下这个试错的成本,至于试错以后的收获其实最后化为了当地人的知识型收获。
并且,短期的扶贫干部下乡是不可能实现所谓的几条腿走路的,现阶段的目标任务就只在脱贫之上。因此本身也就需要广大当地的村民自己照猫画虎在其他领域广泛的试错,因为他们始终有一个点就是有土地最为自己的最后兜底,
但是必须防止的一个问题就是,一户两户人家实现增收以后,就将资金用作城里购房,然后整家在两代乃至一代人的时间里就搬离了农村,这回导致农村试错的成本没有最后让知识留在农村。
而所谓的多条腿走路,我倾向于以三至五人,40-80亩土地的家庭农场,进行多种经营,如蔬菜、水果,花卉,舍饲养殖,农家乐,以及一些城中服务业,使得家庭产业可以延续,不至于一定向城镇化靠近却依然可以实现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