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过去的食物主要是指粮食,而粮食又容易被片面理解为“稻子、小麦”等主粮。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现在老百姓每天吃的东西已经不局限于主粮,还包括“肉、奶、水产品、果蔬类”等。也就是说,从食物结构来讲,如今正面临“从主粮向大食物”的转变。
提到大食物观,还要从福建说起。上世纪80年代,福建食物总量匮乏、品种单一,每年需从外省大量调入粮食和蔬菜。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率先提出并探索、实践大食物观,此后他又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福建践行大食物观 30年“从缺到富”
30多年来,福建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向海洋要食物,向森林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下面,我们就透过镜头去看看这些成绩单。
福州连江:智能化“海上粮仓”加速崛起
在福州市连江县,广袤的海上,“定海湾1号”和“定海湾2号”两座深远海养殖平台静静守护着“蓝色粮仓”。单个养殖平台总长60.9米,宽32米,深17米,主要养殖自主培育的“岱衢族”大黄鱼。目前,两个平台共有大黄鱼20多万条,总年产量500吨左右。
福建鑫茂渔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统锋:平台可以自动旋转,因为我们这边靠沿海,藻类比较多,特别是夏天的时候,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清理掉,网衣就会堵掉,鱼就会缺氧,就会死掉。第二,像我们这个平台可以抗台风可以达到15级以上。比我们之前传统养殖的网箱,人工会省很多钱。
连江县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是全国水产大县。2023年,全县水产产值306.85亿元、水产品总量128.52万吨。近年来,连江县积极探索深远海养殖模式,目前已投放11个桁架类深远海养殖平台,年产优质鱼类近2000吨,推动了海水养殖的转型升级。
宁德:“游”回餐桌的这条鱼不简单
大黄鱼,体色金黄、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水鱼品种之一。其中,福建省大黄鱼产量占全国80%以上,还“游”向了世界。闽东宁德就是“中国大黄鱼之乡”。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的大黄鱼资源曾经濒临枯竭。
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原站长 刘家富:由于1973年开始,我们就是大量、过度捕捞大黄鱼的越冬群体,造成资源的枯竭。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00年,终于在我们宁德市率先实现了大黄鱼养殖产业化。接着我们后面又进行了以实验场为基地,我们进行了大黄鱼支撑体系的建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宁德大黄鱼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建成,并不断完善。目前,宁德拥有大黄鱼全国现代种业示范场2家,市级以上原良种场5家,年育苗超过30亿尾。
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 柯巧珍:整个技术也在进步,所以我们就能够通过更多的技术去测定表型,除了测定表型之外,还能测定基因型。
三明:沙县小吃带旺林下经济
药膳炖罐作为沙县小吃的四大品类之一,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三明市沙县区的马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采用林下立体集约种植技术,种植了多花黄精、牛奶根、穿山龙等作为沙县小吃炖罐配料的中药材。马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由青山绿水家庭林场建设。2020年底,林农魏发松租下了这里的300亩林地,林下种植穿山龙、牛奶根、多花黄精、草珊瑚4种中药材。
青山绿水家庭林场负责人 魏发松一亩剩五六十棵的杉木,底下它就套种这些林下经济作物,牛奶根、穿山龙、黄精这三种用在小吃的炖罐是比较多的。刚刚种了两年,可能还要两三年才有收成。
之所以种植这些品种,魏发松经过了深思熟虑。通常来说,杉木成熟需要20多年,而林下作物成熟时间短,3至5年时间就可以收获。这种套种模式,不仅能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增加产值,而且可以减少抚育成本,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可以说,马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是全省林下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23年,福建全省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超3000万亩,产值超800亿元。
厦门践行大食物观 “一村一品”提升附加值
再把镜头转到厦门,多年来,厦门通过大力发展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农业、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等方式,不断提高食物加工水平、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托起市民“舌尖上的幸福”。
村企合作 提高食物加工水平
同安西北部的莲花镇尾林村,山峦环绕,海拔近千米。最近一段时间,这里种植的两千多亩茶叶迎来采收期,茶农们穿梭在田垄间,熟练地采撷茶树的新芽。不过,这些采摘下来的茶叶并不是制成商品茶,而是运往工厂,和麦子等原材料一起酿造成野茶啤酒,这也是尾林村的“一村一品”。去年, 尾林村与企业合作,打造本土品牌“尾林轩”。 野茶啤酒 一上市,就有不错的销量。
同安区莲花镇尾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铭树:从去年9月份试生产,在去年年底已经为村民分红5万元。新质生产力促进乡村振兴,一方面是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也丰富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选择。
尾林村种植的茶叶品种主要是毛蟹、本山,不算高端茶,因此价格并不高,通过村企合作,茶叶的产业链得到延长,产品的附加值也提高了。未来,尾林村还将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争取把特产发展成产业。
哈时代农业科技(厦门)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杨稳勇:接下去茶点、茶酒、茶汽水等一系列都是以茶作为原材料,去做产品研发。打造了“一村一品”的展示、体验、消费的综合体,除了野茶啤还涵盖了域内其他村庄的“一村一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为绿色、安全、健康的产品。
优化种植结构 做大做强“土特产”
除了茶山,我市还有不少“土特产”正在果园中酝酿。在集美区后溪镇许庄的这片沃柑园里,农户刘水渊正在查看沃柑的生长情况。拇指大小的沃柑挂满梢头,即将进入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为了确保丰收,提高沃柑质量,此时的田间管理格外重要。
果农 刘水渊:除草、还有下肥、抹梢,营养比较集中不会掉果。施肥我们主要是以有机肥为主,管理出高品质沃柑,口感要好,个头要大一点,高品质沃柑亩产差不多5000斤。
许庄沃柑是集美区后溪镇三兴社区的“一村一品”,也是主导产业,在当地种植大户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果农加入到种植沃柑的行列中,目前三兴社区沃柑种植面积约500亩,年产值约400万元。
集美区后溪镇三兴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谢晓青: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接下来我们也不单单是打造许庄沃柑这个品牌,我们以这个品牌为依托,媛小春、红美人、脐橙、蜜柚等水果进行更好的种植,为更多老百姓提供水果的选择,希望我们好山好水出的好果子能够走进千家万户。
深化优质特色农业品牌培育
找准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我市 大力发展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 “一村一品”, 精心培育示范村。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 截至目前,我市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25个,其中,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6个,省级12个。大宅村的火龙果、乌山村的青葱、顶村村的茭白、古宅村的大蒜、田头村的仙景芋……在广袤的乡野间产出的特色农产品、特色水果、特色食品、特色种苗等,让大食物观变得丰富而具体。此外,我市还持续深化农业品牌培育,拥有凤梨穗龙眼、褒美进士芋、古宅大蒜等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家企业的产品获评福建省名牌农产品;2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个产品入选“福农优品”百品榜。 去年,厦门都市现代产业农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241亿元,同比增长6.1%。
新闻观察:“一村一品”示范引领 进而形成区域产业格局
下面是新闻观察环节,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高曦老师。高老师,我们知道您长期在厦门三农领域的一线调研研究。关于厦门的“一村一品”工程,这些年来有哪些成就和做法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何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一村一品”或许是那一步“好棋”,也就是让每个村都拥有一个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拳头”产品或产业,打好“优势牌”,念好“特色经”,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的发展优势。以东寮豆干为例,我们来算一笔账。一斤黄豆大约可制作出17块豆干,东寮社区一天要消耗黄豆约6000斤,制作出豆干约10万块,一块豆干批发价0.6-0.7元,一年产值超2000万元。一块小豆干成了撬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杠杆。再看翔安区大宅社区,种植1400多亩火龙果,产值达4000多万元。社区深入挖掘研发果酒、果茶、果脯等系列火龙果衍生品,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游,举办“火龙果文化旅游节”,带动当地农民再就业30人,带动当地农民全体年增收约200万元,打造了一条现代都市农业金色产业链条。厦门人均耕地面积少,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可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进而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产业发展格局。
高老师,您觉得厦门市今后在践行“大食物观”理念这块,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
先说食物的一个重要根基——种子。一粒好的种子,不能只长在试验田里,更要走向田间地头,走上老百姓的餐桌。然而,和国外先进育种技术比较,我市还停留在常规育种水平,科技含量较高的生物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没起步。此外,商业化育种水平不高,种子生产标准化水平不高,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等问题也制约着种子种苗产业的发展。这些都是需要提升的环节。
践行大食物观,我们要积极打造食物体系新链条。在现代农业视角下,食物不仅仅是食物。当遇到现代加工工艺,它将有更多形态和更多口味变化;当遇到现代生物技术,它可能变身保健产品,甚至生物医药制品;当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研学等新业态结合,它将有更大的产业想象空间。
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培养高素质农民,打造一批经济实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从而推动农产品由“量”向“质”的转变。
大食物观概念的普及,还需要在全社会树立食物消费新观念,推动居民膳食结构优化与升级。尤其是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让广大群众树立起合理、平衡、适量的食物消费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