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追求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的营商环境作为保障。可以说,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地区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能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吸引要素集聚的关键,哪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企业投资就往哪里走,民营经济的发展就会更有活力。
近年来,我区立足海岛特色,从群众、企业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着手,把优化营商环境当做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全区掀起了一场探索和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势在必行
上个月,舟山市润达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邢杰来到区审交办市场监管窗口,仅花费半天时间就办理完企业开办手续。这得益于我区依托数字化转型,探索建立的“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日办结”常态化企业开办服务模式,即全面实现工商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发票领取4个环节在一个工作日(8小时)内完成。
这是我区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回顾改革开放历程,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革除各方面体制弊端,才能营造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就我区来看,近年来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截至去年底共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1301个,涉及32个部门,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100%全覆盖。公开承诺当场或当天办结的即办事项比例达30.13%,可快递送达结果事项比例达95.15%,可快递受理申请事项比例达76.43%。去年,各窗口共办结各类行政审批事项118.84万件,日均办件4754件。
去年,我区还创新推出区长坐堂、局长、镇(街道)书记坐班“最多跑一次”活动,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50余个。在此基础上,今年区长坐堂“最多跑一次”活动增设了企业约见通道,开放企业服务窗口等平台,并设立区长坐堂日、进企日和约见日,每周开展一次区长坐堂活动,随时随地开展进企活动和专题协调活动,进一步畅通服务企业渠道,真正实现企业问题区长受理办、上门办和帮忙办,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优化我区投资服务环境。
此外,我区严格落实减负降本政策,出口退税办结时间由原先的1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2018年,全区共办理退税5.81亿元,同比增长33.8%;全区共有2501家企业享受增值税改革优惠政策,共减免税款8799万元、退还税款2273万元。同时,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招商引资、牵线搭桥等举措,加快企业重组合作。中集集团与长宏国际、中谷石化与天禄集团、招商局集团与中长航成功重组,物产中大集团与良海粮油开展战略合作,促成原太平洋百货与永辉超市合作,长宏国际等龙头企业逐渐渡过“休眠期”,进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过去抓发展,主要靠拼资源、拼政策,现在更多的是拼服务、拼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归根到底要解决思想观念滞后、体制机制束缚问题,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只有解放思想,变监管为服务,才会有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方法和措施;只有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搅动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只有真抓实干,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在当前形势下,优化营商环境,不进则退、慢进也退,海岛地区更要“快马加鞭”,在高质量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
查找症结剖析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区共有民营企业8022家,占企业总数的97.4%,其中私营企业7617家,占民营企业总数的95%。民营企业在促进就业、提升居民收入、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贡献了全区近65%的GDP、69%的税收、79%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6%的劳动就业。
然而,我区民营企业总体规模偏小。2018年,全区8022家民营企业平均主营收入991万元,远低于全区国有、港澳台外资控股企业1.37亿元水平。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一亿的民营企业仅133家,占总数的1.7%;百万元及以下的民营企业5135家,占总数的63.2%。全区民营企业年人均工资5.9万元,也远低于全区国有、港澳台外资控股企业约9万元水平。
同时,我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全区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充裕、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不足等问题,大多数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高层次管理人才、高精尖技术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全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让我区在大力培育数字经济、生物技术等新兴行业时缺少“掌舵人”和“领航员”。我区民营经济还存在产业发展层次较低的问题,多数企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
从2018年抽样调查数据看,人工成本、税费负担、融资困难仍是制约民营企业经营发展排在前三位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融资难问题,尽管多数小微企业在现有贷款政策下,能手续方便快捷地得到30至50万元的有效融资,但仍有许多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利润低、国内需求不足、行业产能过剩和缺乏创新能力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困扰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包括水产、船舶、机械等制造业及旅游、餐饮等服务业,面临的“用工荒”问题给企业带来较大影响。
今年以来,我区把“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引向深入,广泛开展“三服务”活动,认真梳理落实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直面问题、自我革命是落实“三服务”活动的方向之一。特别是聚焦关键和瓶颈问题,把“群众办事方便、企业投资便利、政务服务改进”作为检验标准,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改进工作方式,优化办事流程,强化制度供给,推出一系列利企便民举措,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取得实质性突破。
推动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新时代新征程,在要素红利让位于创新红利,政策红利让位于制度红利的当下,营商环境的重要价值更加凸显,深化改革的宝贵机遇弥足珍贵。
今年以来,我区积极推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定海海洋农商银行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出“无还本续贷”产品“续贷通”2.0,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扩大金融产品的覆盖面,让更多中小微企业享受银行续贷服务,降低企业融资压力和转贷成本。此项有益尝试旨在引导我区各金融机构推陈出新,积极研发广泛针对民营经济的新产品、新服务,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生态环境。今后,我区还将联合各方全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质效,加强对民营小微企业定向支持,维护金融稳定,打通民营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健康良性的民企高质量发展环境。
同时,我区积极助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和创新企业,加快建设定海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和金塘塑机螺杆产业、干览远洋渔业产业创新综合体,支持建设企业研究院,以及与原来的工业企业有深度融合的工业设计企业。我区还将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企业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全过程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快促进军民融合发展,争创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提高产业发展层次。
此外,我区还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特别是在用电、用气、用水等方面进一步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加大引进人才奖励力度,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专家团队,在住房、教育、医疗保健、创业创新等方面为人才提供更多便利,营造引才聚才用才的优质环境;推动政府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作风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好的作风才能带来好的营商环境。通过多一些主动上门、“绣花功夫”、群众评判,以改作风、转作风、正作风来实现真服务、深服务、大服务,推动“三服务”活动落到实处。同时,用好考核督查指挥棒,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乱作为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坚决查处。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发展或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活动,以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我区将持续发扬定海铁军精神,坚决打赢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推动全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