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区打造高标准农田促进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摘要:为坚决扛牢粮食稳产保供重要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槐荫区大力实施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等农业生产设施建设提升工程,打造4000亩高标准农田,发展绿色水稻种植产业,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升亩产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全国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议观摩活动在槐荫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成功举办,农业农村部和省政府分管领导给予充分肯定。
2019年以来,槐荫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不动摇,瞄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目标,大力实施4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位于吴家堡街道水稻种植核心区,涉及7个行政村。2020年4月,利用上级拨付资金635.32万元,新修田间路3430米,农渠238米,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85座,清淤4867米,衬砌斗沟1613.7米。2020年底,区级自筹资金1500万元,实施提升工程,硬化5公里生产路和机耕路,新建630米一级灌渠,提升6.5公里二级灌渠生态护坡,助推5000亩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加速都市农业发展,直接受益农户3272户。
一、注重资金效益最大化,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吴家堡地区是我区重要水稻种植区,对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等设施要求高,立足长远、因地制宜,将建设工程点状分布,面对施工区域水量大、泉眼多、设备进出困难等问题,联合施工单位,积极研究新施工工艺,严把生态保护关、建设质量关,确保把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利民工程,得到周边群众的大力支持,自发清理场地,创造施工条件。疫情防控期间,采用就地用工,有效保证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农田水利、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为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创造条件。项目区内,赛石、五洲、兴沃、锦湘等农业企业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粮食全程“不落地”,在保证大米品质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五洲农业种植1300余亩水稻田,日常仅需10名员工。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模式,让育秧、插秧、收割碾米三个过程中,粮食减损率分别在50%、5%和3%以上,实现“颗粒归仓”。
二、注重水稻文化传承,打造绿色水稻品牌。槐荫地处泉城西北区域,国槐泽荫之乡,南依泰山山脉,北赖黄河滋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吴家堡人民敢于和自然做斗争,经过多次“稻改”,将盐碱低洼地变成适宜水稻种植的良田,“稻改精神”成为特有的农耕精神,一直在吴家堡地区赓续相传,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第三次稻改”正在这里火热进行。种粮大户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社会化服务。2018年起,先后引进九大绿色防控技术,建成绿色防控示范区,大幅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大米农残量远低于规定标准,2021年首年实现生产全过程“零农药”,绿色品质再次升级,“吴家堡黄河大米”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吴家堡大米”被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绿色水稻品质和知名度越来越高,大米平均单价由每斤2.7元提高到5元,水稻单产由40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为项目区内农民群众增加年纯收入1400余万元。
三、注重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增收致富多元化。农田设施的“高标准”带来农业发展的“高质量”,在吴家堡地区,项目建设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效益日渐凸显。槐荫区充分利用毗邻黄河、小清河发源地的生态优势,依托济南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在保证产量提升的同时,推动品质价值同步提升。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积极发展绿色农产品种植、康养花卉、精品渔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成功引进赛石玫瑰园、喜盈门采摘园、七里铺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企业。每村投资1000万元,将周边6个村庄建设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打造油菜花海、四季玫瑰园、莲藕生态园、向日葵园、稻香花海等特色农业景点。现在槐荫区吴家堡水稻生态区四季有花、处处有景,成功举办油菜花推介会、插秧节、丰收节等大型庆典活动,网络关注度超过70万人次,成功走上“农业+文旅”融合之路。2021年,在春夏秋三季多次掀起农业旅游高峰,累计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为农产品展销、周边群众发展“三产”提供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