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荆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2月,以白萝卜种植、收购、清洗、冷藏、加工、运输、销售及科技服务为主,兼营甘蓝、豇豆、雪菜等特色蔬菜,现有社员1360户、注册资本5566万元。合作社拥有22000亩蔬菜种植核心基地、15000平方米蔬菜交易市场、27座冷库、26条萝卜清洗生产线、4条蔬菜加工生产线、1个冷链物流中心,生产的白萝卜入选2018年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大品牌,畅销全国23个省市69个大中城市,联结农户3万多户,辐射面积达25万余亩,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3亿元,跻身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湖北省十强蔬菜专业合作社行列。近四年来,合作社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脱贫攻坚的号召,发挥蔬菜产业优势,多途径帮助贫困户兴业就业、脱贫致富,带动所在旧口镇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提前出列、358户贫困户成功脱贫,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力量。
一、具体做法
(一)建好三个园区,助推创业致富。为解决贫困户无心、无技、无力创业的问题,合作社建设了三个园区,使之成为扶志、扶技、扶力的载体。一是建设萝卜产业绿色示范园。本地土壤、气候条件适宜种萝卜,但一些农户因受传统种植、粗放经营影响,生产的产品品质差、销路窄、收益低,导致致贫风险大、种植信心不足。从2016年开始,合作社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集中连片耕地2000亩,创办萝卜绿色种植示范基地。依托省农科院设立博士工作站,引进并改良萝卜新品种9个,逐步实现萝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和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全覆盖,生产的白萝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绿色食品双认证,每公斤白萝卜价格比普通农户产品平均提高0.2元左右,每亩收益由过去的4500元增加到5500元。农户从萝卜绿色种植中看到了致富希望,纷纷学习效仿,绿色种植面积四年间增加了6万亩,103户贫困户加入到创业行列中来。二是建设豇豆产业技术孵化园。豇豆是合作社就地种植、就地腌制、固定销售的当家产品之一,虽然周期短、收益高,但很多贫困户因为缺少技术望而却步。2018年,合作社从自身蔬菜种植基地中拿出56亩,自行投资创办技术孵化园,平均分给临近4个村29个贫困户作为实践基地,让他们就地学习选种、整地、播种、扎架、施肥、用药、采收等系列技术,并将农产品销售的收入付给贫困户,作为种田报酬。贫困户不仅免费学到技术,还实现了户均创收5600多元。2019年,新增36户贫困户参加学习培训,实现户均创收6200多元。三是建设豇豆扶贫产业园。采取社村联建的办法,由村“两委”负责流转土地,合作社负责免费提供种子、竹竿等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按每户1亩的规模分配给有意愿的贫困户种植,产品由合作社按每公斤1.5元保底价统一收购。2019年,在向岭村、罗岭村两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成产业园48亩,惠及贫困户56户,户均收入4800元。2020年产业园扩大到52个村416亩,带动408户贫困户,基本实现了全镇有劳动能力而未脱贫的贫困户全覆盖。
(二)施行三个优先,开展产业帮扶。种植雪里蕻投资少、技术简单、收效较高,适合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一是优先优厚落实贫困户种植订单。针对种植雪里蕻的贫困户,合作社采取能签约尽签约、不限种、不拒收的办法鼓励贫困户种植。贫困户除享受普通订单户技术指导、保底价收购的优惠以外,还享受免费获取种子的特殊待遇。四年间,合作社共向29个村166户贫困户免费提供价值11万元的雪里蕻种子。二是优先优厚提供生产服务。合作社在向雪里蕻订单户提供机耕、技术、运销、信息等服务时,优先安排贫困户,涉及有偿服务的事项,一律减半征收。仅2019年,合作社就向55户贫困户优惠耕整土地193亩、运销产品720吨,免费向贫困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1200多次。三是优先优厚采摘收购产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春后合作社面临4893亩冬菜滞留在田,600万元产品可能损失的困境。全市冬菜采收工作启动后,考虑到用工限制,合作社主动将用工指标让给50户贫困户,待200亩雪里蕻抢收完毕后才开始采收。同时,合作社利用产品就地腌制加工的优势,面向贫困村收购雪里蕻600吨,化解了因疫返贫的风险。
(三)用活三个岗位,提供就业平台。合作社用工根据其特点,共分三类:种植环节临时用工,产品加工季节用工和管理服务常年用工。每年临时性用工1100人次左右,季节性用工1400人次,常年性用工26人。为尽可能多的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增收机会,合作社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双向选择。合作社对临请或聘用的贫困户员工,采取自愿报名、自报特长、试用考察、协商定岗的办法,保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旧口镇联兴村四组贫困户喻德明,年近七十,老伴身患糖尿病20多年,生活非常困难。合作社根据他意愿和身体状况,破例安排进厂做保洁服务,月收入2600元,老俩口从此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二是分类培训。对登记管理的员工重点进行工作纪律、作风和操作要领培训,帮助克服懒散习气,提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重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从农民向职业工人转化;对有发展潜力的聘用员工,选送到职业院校深造。连续四年,合作社纪律作风培训实现全覆盖,职业技能培训在2轮以上,累计选送5名员工外出培训。三是待遇从优。对临时性用工实行登记管理,对季节性用工实行一年一聘,对常年性用工三年一聘,属贫困户劳动力的,正常完成工作任务的给予每天20元报酬奖励,特别优秀的,优先请工或续聘。2019年,合作社共录用贫困户劳力245人,其中临时工103人、季节工133人、常年工9人,共发放各类员工工资2160万元,其中贫困户人员工资211万元。
二、发展成效
经过几年的探索,合作社扶贫已经成为一种事业,其成效显著。一是扶贫领域不断拓宽。初期扶贫主要集中在白萝卜产业,2017年以后,白萝卜市场行情低迷,增收困难,扶贫难以为继,合作社调整思路,将市场前景好的豇豆、雪里蕻作为优势产业发展,并与扶贫对接,打通了扶贫路上的肠梗阻。针对部分贫困户无资金、难创业的情况,合作社有计划地吸纳贫困户劳力就地就业,保障了收入来源。到目前为止,合作社扶持脱贫的358户贫困户中,31.8%来自白萝卜种植,25.4%来自雪里蕻种植,20.5%来自豇豆种植,22.3%来自就近打工。二是扶贫机制不断完善。初期扶贫以“送”为主,容易助长等靠要行为。合作社加强制度设计,通过发展优势产业与促进脱贫致富对接,既保证了贫困户增收,又保证了合作社收购来源,实现了互利共赢;通过社村联建扶贫产业园,调动了合作社、村“两委”和贫困户三方积极性;通过订单和就业激励,彰显了贫困户脱贫攻坚主体地位。三是扶贫绩效不断提升。从合作社帮助的贫困户脱贫时间分布来看,2016年脱贫50户,2017年脱贫65户,2018年脱贫103户,2019年脱贫140户。贫困户从扶贫产业中获得的收入由年均3000元增加到5600元增长了1.9倍。
三、经验启示
荆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的成功实施,给人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一是扶贫有责任才有动能。合作社产业扶贫是在湖北省人大代表、产业联合党委书记、理事长熊绪兴的带领下进行的,强烈的报党恩、报国志、济困心,为凝聚全社意志、实施扶贫举措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不竭动力。二是扶贫有产业才有支撑。扶贫很多行,做强方成王。合作社成立十年来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白萝卜等传统蔬菜做成了摇钱树、聚宝盆,为扶贫积聚了必不可少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三是扶贫有联动才有保证。合作社产业扶贫之所以有效,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上下运转协调,各类主体分工明确。从运行来看,市镇负责总体设计和政策安排,村“两委”在提供贫困户甄别、家庭状况等基础资料的同时,承担起宣传、动员和组织贫困户开展土地流转、订单签约、技术培训等职责,合作社负责提供贫困户创业就业条件,贫困户负责按要求实施,形成了扶贫脱贫的良性循环,这不是任何单打独斗方式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