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猪(Tongchengpig)因其主产区在湖北省通城县而得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通城猪中心产区在通城县。主要分布于湖北省的崇阳、赤壁(原蒲圻)、通山、咸宁,湖南省的临湘、岳阳以及江西省的修水等地。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通城县位于北纬29o02’~29o24’,东经113o36’~114o04’,地处湖北东南边陲,幕阜山区北麓。属低山丘陵农区。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间为丘陵起伏的盆地,平均海拔102.8m。年平均气温16.8℃,无霜期255天;年降水量1458mm,相对湿度70%~80%。境内有港、溪135条,交织成网。多红壤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甘薯、小麦、黄豆、油菜和玉米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通城猪形成历史悠久。据《通城县志》记载:明万历二十六年(1596)即有“猪行税银四钱五分”的记载,表明早在16世纪的明代,通城县的养猪业就很兴旺。据《湖北通志》记载,“通城人不轻去其乡”,说明本县历来生产条件稳定,人民守土耕作,饲养畜禽。通城猪是在交通闭塞条件下,利用丰富的野草加糠麸、杂粮,采用熟食圈养的方式,经长期自繁、自养、自选而培育成的具有独特的特征特性的品种。

(二)群体数量

2006年中心产区通域县存栏通城猪母猪5300余头,公猪30头(15个血统)。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

1.外貌特征 通城猪总的特点是“两头黑,中间白”,即头、颈、臀、尾黑色,体躯、四肢为白色。额心有一小撮白毛(白星),俗称“黑头黑尾一朵花”,有的额心白毛延伸至鼻端,称“破额”。极少数猪的背腰部有1~2块大小不等的黑斑,称为“腰花”,尾尖一般着生黑毛,个别着生白毛。颈、臀黑白交界处有2~4cm宽的黑皮白毛灰色带,称为“晕”。头型有两种:“一字头”(头大小适中,面平直,额上皱纹少而浅,并有一条较粗深近似“一”字的横纹)与“万字头”(头较短,面微凹,额上皱纹多而深,形似篆体“万”字)[]。据1980年对137头母猪观察,两种头型分别占85.4%和14.6%。鼻吻多为肉红色(俗称肉嘴),也有黑色的(俗称铁嘴)。耳中等大、下垂(俗称麻叶耳)。肋骨数一般14对。背腰凹或平直,腹大下垂、不拖地,臀部较倾斜。乳头一般7对。前肢直立,后肢多卧系。近20年来,由于不断进行选择和饲养管理条件改善,凹背、垂腹与斜臀等缺点有明显改进。

2.体重和体尺 通城猪成年猪的体重和体尺见表1,比较不同年代的数据可见,其体尺和体重均有增加。

1

1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 通城猪性成熟早。公猪30~40日龄就有“性戏”活动,3~4月龄、体重30~40kg可配种,6~8月龄、体重50kg初配。母猪90日龄左右初次发情,6~8月龄、体重60kg初配,发期周期18~22天,发情持续期3~4天。公猪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利用年限公猪3~4年,母猪5~8年。

1

通城猪经产母猪窝产仔数11.5~12.0头,见表2和表3,20多年来经产母猪的窝产仔数与泌乳力有所提高。

2.育肥性能1980年通城县畜牧局进行了通城猪育肥试验,结果表明,通城猪在不同饲养水平条件下,日增重差异较大。2003年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分子生物学与育种实验室与通城县畜牧局合作进行了通城猪育肥试验,(208.1±6.2)日龄达75kg体重,群饲料重比5.05,结果见表4。

历年来对通城猪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见表5。2007年测定6头猪,瘦肉率40.6%±0.5%,脂率39.0%±0.7%,皮率11.4%±0.4%,骨率9.0%±0.2%。

2003年和2007年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分子生物学与育种实验室和通城县畜牧局对通城猪的肉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6。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护区和保种场保护。1974年建成的通城县种畜场一直承担通城猪的保种任务,为第一批国家级华中两头乌猪(通城猪)保种场。2005年饲养通城猪能繁母猪与后备母猪共108头,通城种公猪8个血统共8头。县中心人工授精站与5个人工授精站,饲养通城猪种公猪7个血统共7头。通城县人民政府划定五里镇、马港镇、四庄乡、大坪乡为通城猪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共建立52个通城猪保种基地村。按《通城猪良种登记标准》实行良种登记和种公猪的评比,每年登记优良种公、母猪800~1000头,并给予多种形式的鼓励,如对良种登记母猪实行免费配种、免费防疫、优先推销种猪、优惠提供后备猪,对良种登记种公猪实行饲养补贴。保护区内实行指导性纯繁,有计划地开展二元杂交和对外供种,不进行三元杂交,不准擅自引进其他公猪或精液,不养杂种母猪。通城猪作为华中两头乌猪的一个类群,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2000年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湖北省1997年发布了《通城猪》地方标准(DB/142—1997),2002年发布了修订的《通城猪》地方标准(DB42/142—2002)。1998年实施以来,通过建立场、站、户相结合的良种繁育体系,推广种猪标准化生产,指导杂交利用,确保了通城猪的保存、选育、利用工作有序开展。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产区以通城猪为母本开展猪的杂种优势利用,当时引入中约克夏猪作父本进行二元杂交;80年代后引进大白猪和长白猪作父本开展二元或三元杂交。目前,产区除保护区和保种场(户)外,普遍开展杂交利用。

为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果,从1984年开始在全县推广猪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授精,全县通城猪和外种公猪的宏观管理权完全由县畜牧局掌握。全县有6个猪人工授精站,饲养长白猪公猪8~10头,大白猪公猪13~16头,通城猪公猪7~8头。母猪人工授精覆盖面85%以上。

2001—2003年通城县畜牧局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分子生物学与育种实验室通力合作,开展了以通城猪为母本的三元杂交组合试验,对两种不同的三元杂种(长×大×通、大×长×通)与它们的杂交亲本——三种纯种猪(瑞典长白猪、英国大白猪、通城猪)共254头猪进行了生长性能、胴体性状与肉质测定。通过试验筛选出较好的杂交模式——瑞典长白猪×(英国大白猪×通城猪),在全县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五、品种评价

通城猪具有瘦肉细嫩多汁、鲜香味浓,性成熟早、产仔多、发情明显、配种容易、母性好,抗逆性强,遗传性能稳定,杂交配合力好等优良特性,但存在肥肉偏多等缺点。今后保种工作应立足保种场,兼顾保护区;加强县保种场建设,适当扩大通城猪母猪规模,保证公猪血统数开发具有通城猪肉特色的产品,通过杂交利用与产品开发等促进保种工作持续发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