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个周末的桂林市、柳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运动会终于告一段落。在这期间,我有幸担任了桂林市赛与广西区赛落体缓降组的裁判。赛中,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和谐、高效地完成了全部工作;同伴们利落专业的身影令我佩服,也使我受益良多。
当然,作为一项竞技性比赛,担任裁判工作是需要专业素养,同时也是压力巨大的。裁判的一言一行代表了赛方的专业素养,展现了赛方的公平精神,也承受着参赛选手、带队教师的关注、期待和评判。作为落体缓降组的裁判,我和组员们认真学习比赛规则和相关注意事项,力求事无巨细掌握整个比赛流程,完美完成裁判工作;奈何事与愿违,作为一场覆盖面广、专业性强、流程复杂的赛事,必然有我们赛前无法预料的变化与不能穷尽的细节。以下对我在赛前准备、赛中观察、经历的事情进行浅显的反思,还望能对下次比赛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
合理布置场地
落体缓降比赛需要参赛选手自行携带制作时需要的板材,并且一组参赛选手有3人。因此,制作区需要预留足够的空位以便材料的铺开、参赛选手现场加工。受制于主办方场地的限制,有时候需要根据每半场比赛最大参赛队伍数量及时调整加工桌数量,给当场参赛选手也最大的施展空间。调整加工桌数量同时也可以保证装置制作时的公平性。某半场比赛中我们后场有几条空桌,本以为无关紧要,同时可以放放杂物,没想到比赛制作时,后几组有的选手非常机智的去了空桌上加工,相比其他组只能在自己的加工桌或者地上加工,“拥有”两条加工桌无疑是不公平的。幸好小伙伴及时发现,叫停这一行为,维护了比赛的公平性。
比赛时每组的边缘都拉了警戒线,以防非参赛人员进入场内。区赛中我们组的警戒线是围绕主办方提供的小木桌拉开的,因为小木桌非常的矮,导致正是比赛中好奇而激动的观赛者无意识地挤压警戒线,逐渐靠近正式比赛桌,最后不得不请志愿者同学坐在中间和人群“搏斗”。这应该就是警戒线过低导致的,反观对过反冲小车组在小木桌上又架了一张凳子,警戒线大致拉开在观展人员的胸口位置,就能很好起到提示和隔绝场地的作用。不得不感叹他们的机智,默默记下了,向他们学习!
检查现场材料
落体缓降比赛要求利用规定材料制作装置,包括板材、粘合材料等都需要在参赛选手入场时进行仔细地检查。由于第一次参赛、年龄较小或者抱有侥幸心理等种种因素,总会有选手携带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这几次比赛中我们采用的是几名裁判同时行动,每入场一组就去检查的方法。这样操作非常便捷灵活,不过缺点在于当参赛选手集中入场阶段就会略有一丝杂乱,常常分辨不清哪几组检查了哪几组还没有检查。听小伙伴私下提醒,有的参赛选手甚至会在裁判询问是否检查材料时耍“小聪明”,明明没被检查也自称“查过了”。同时,在收走违规材料、赛后归还时也出现了一些混乱。我觉得可以通过制作《材料审查表》解决这样的问题:每检查一组材料,登记是否有违规材料,有哪些、收走了哪些,甚至可以选手、裁判签字,并且将收走的违规材料统一保存,赛后按照表格登记的归还,也许可以缓解一些收发违规材料时的混乱。
精确规则文字
落体缓降比赛中最容易有争议的其实不是材料是否违规,而是最终成品装置的大小。在这几次比赛中,我们就曾因为装置大小问题和一位带队教师发生过争议。问题在于参赛规则中关于装置大小的描述,原文如下:
“装置尺寸长、宽、高都限制在50cm以内。”
在我们和大部分参赛选手的认知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参赛装置尺寸必须限制在长、宽、高50cm的正方体以内,实际上其他选手的装置也的确是按照此要求来制作的。我们组的学姐很有经验,也考虑得很细致,已经提前和组内两位小伙伴制作了一个内径符合要求的亚克力正方体,只要参赛装置能放入我们的模具,就是符合要求的。然而这位老师和他辅导的参赛队伍的装置却是“别出心裁”:他们制作了一个正视图是平行四边形的立方体。这个装置每条棱的确都是50cm,一分不大、一分不小。这当然没法放进我们的模具啦,这位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们据“理”力争,颇有今天不说清楚就不走了的架势。最后请示裁判长,又经过激烈的讨论,还是让他们参加了比赛。
这个插曲给我的感触很深。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科技运动会的项目是如何深切地牵动了老师和学生的心。作为赛方,我们更需要以专业和虔诚的心对待比赛的每个细节。对于参赛者会仔细研读的《比赛规则》,或许下次我们可以再做修改,精确规则文字,如“装置尺寸限制在长、宽、高50cm的正方体范围内。”,并注明我们会提供准备模具核对装置大小,不符要求则不能参赛。
同时,在比赛中我们发现各组会自己携带小钢球进行调试。不同厂家的小钢球存在重量和尺寸上的细微差别,对于精度如此之高的比赛,在时间上会存在一定的影响。实际装置制作时间内,我们是提供每组一个统一的钢球用作调试的,这样就面临了收走各组自己钢球的任务,也存在弄混钢球的麻烦。当时,我清楚地记得规则中有注明统一钢球,非常奇怪为何这么多组都又自己带了呢?今天细看,问题可能还是出在字面略有漏洞上。规则原文:
“组委会每组统一提供空心钢球1颗用于制作期间测试及比赛测试,选手不得使用自带钢球进行比赛。”
这里的“进行比赛”到底是指正式比赛还是包括装置制作的比赛全程呢?前半句又是“用于制作期间测试及比赛测试”,会不会给研读规则的选手一种“制作时可以用自己的球,正式比赛再用裁判的球就行”的错觉?或许改为“组委会每组统一提供空心钢球1颗用于制作期间测试及比赛测试,选手不得自带钢球进入比赛场地。”更为准确。
适应身份转变
其实我们比赛全程非常和谐,前面的都是在挑刺(惭愧),这里说说我自己的问题。在赛场上,看到学生、老师们如此专注着迷,看到选手们为小球不断徘徊屏息,为小球失误停留哭泣,为超出预料的高时长欢呼,我不由得也被这气氛影响了,对每组都充满了期待,为他们开心、随他们惋惜。某次比赛正式开始时,负责放球的孩子非常紧张,手一抖,小球没有进入轨道直接从装置缝隙中落地了。那一瞬间我从他的脸上看到了错愕、不安和绝望。带着恻隐之心,我几乎是下意识地说了一句“再放一次吧”。话一说出口我就感觉不对,但木已成舟,只能继续。赛后,裁判长李玉华老师和我说:故意也好,失误也罢,放错球都是学生自己的行为;作为裁判,我需要做的是公平对待每一次测试,准确记录钢球脱手到落地之间的时间。是呀!我的身份已然转变,现在的我不是一个路过的观赛教师,而是这场比赛的裁判,对这组的同情隐含了对他组的不公平。以后我也会经历多种身份的转变,想必只有更快适应、更早进入状态,才能更好地处理方方面面。
以上是我对这几次裁判工作的一点反思。瑕不掩瑜,能举办如此高规模的比赛,彰显了兴华的高水平,同时也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息息相关。在落体缓降组内,感谢裁判长李老师的悉心教导:作为负责人,李老师扛起大梁,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发挥空间,也给了我们绝佳的安全感;感谢两位师姐在赛前、赛中、赛后的辛勤工作:她们总是最先到场、最迟离开,为我们承担了最繁杂的的工作;感谢师弟师妹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帮助:作为刚入学的萌新,我一开始参与裁判工作是手足无措的,全靠同伴们的帮扶,赛前准备没能帮上忙,十分惭愧。这种氛围也是我最喜欢兴华的一点:在这里,即便我是新加入的、即便我虚长大家几岁,也完全感受不到隔阂(再次惭愧,我来的时候还挺担心这个)。这里真的就像大家庭一样,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每一个人都无私又热情,都在为了做好一件事、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在这样的团队里,不会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不会有永远达不到的目标。
11月18日夜 于灯下
(本想偷懒随便记记要点,没想到一写起来就刹不住车,又是非常唠叨地写了一堆。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多多交流呀 :))
相关博文:
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