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池村地处抚河中游,隶属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腾桥镇,位于腾桥镇西南方向,距离腾桥镇约5千米。
该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春季多阴雨低温,盛夏高温炎热,伏秋晴多易旱,冬季寒冷干燥。群山环抱,山明水秀。
《李氏五修宗谱》记载,南宋祥兴年间,李氏从南丰县迁徙至此。
初名天池,因村前有天池而得名,后建石街寺,村名改称石池。
石池村还有十景,分别是:狮子岭、象嘴头、凌仙峰、天堂山、望科楼、挂榜山、绣球墩、秀水塘、章王庙、石池口。
石池村先人落户于此,经历史发展形成了较深的文化底蕴,其因商而兴的家族聚落在此繁衍发展,因其近古代抚州到南城的官道必经之地--腾桥,得益于交通便利,使得这里商业兴盛,也为后来村落的发展奠定了较为深厚的历史、地理和经济基础。
村落的周边环境是当地理想的“五马攒槽”风水格局,四面群山环绕,似五匹骏马向槽而立。在小格局上,前有锦溪穿绕,后有青山倚靠,风水极佳。
因隐而安、因商而兴的村落生成。村落选址在此乃因开基祖真卿公心恋天池山水,在村落后来的发展中,得益于抚州到南城的官道,交通便利,商业促进了村落的建设。
村中的下官厅又名小盘谷,门楣题字“小盘谷”既是彰显姓氏荣耀,又表达了对先人隐逸生活的向往。
石池村的主要以李氏、郭氏聚族分布,全村人口有900多人,常住人口有500多人。石池村属于传统农业种植村,村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水稻种植、西瓜种植以及灯心草种植。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一、历史沿革
据《天池李氏宗谱》记载,宋末元初,李念二公,率领成九公之子,真卿、和卿,由抚州南丰以放鸭迁到腾桥石池,“真卿公心恋天池山水,遂定居”。
石池原名天池,先有曾,杨二姓,后有郭,洪,李,黄四姓。现在石池主要有郭,李,黄三姓。天池李氏是唐滕王李元婴的后裔,族谱中还有明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近溪先生的罗汝芳作的李氏宗谱跋。
明代大儒近溪先生罗汝芳如此描述:“天城石池李氏土沃户繁,朴耕而秀学,入其境,群峰耸翠,四水环襟”。
二、传统建筑
石池村分南北两大组团,并形成两横两纵的街巷肌理。北组团以端二公祠为轴线,南组团以上官厅。两组团之间错开45°角,形成独特的村落结构。村中主要建筑上、下官厅,围绕着村前的锦溪并排展开。村中建筑基本上都是明清时所建,大部分保存完好。
村落内历史民居建筑众多,为双坡屋顶的院落式民居,因地制宜,建筑材料都选择当地特有的材质,普通人家的院落可达一至两重,较为富有的人家院落可多达三四重。
上官厅
上官厅为李氏旧宅,建筑坐北朝南,相传为李亦山、李元山兄弟所建。上官厅是并排的三栋大宅,当地居民的说法是“双龙出水”。从外观上看去十分朴素,内部也没有繁复的雕梁画栋。
李氏兄弟相传是经商致富,但是建筑没有商宅的特征,却又是官厅的型制。大门为五滴水门头,颇有气势。整体格局为三进三天井带偏房,堂屋地面为方砖铺地,天井内条石铺砌,天井内部青苔墁地。
上官厅从空中俯瞰,形状有些类似于船形,其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主次分明,格局完整,室内空间构造设计复杂,精雕细刻,非常精美。
石池村规模不大,却保留着四座官厅。问及房屋的主人过去当过什么官,无人能够回答。并说,没听说过村里历史上有什么人当过官。只是村里至今有这么一个传说:官厅皆是兄弟俩李元山,李亦山所建。
下官厅
下官厅为李氏旧宅,建筑坐北朝南,形制与上官厅相似,相传也为李亦山、李元山兄弟所建。东侧院门上嵌“渌水丹崖”石刻,渌水,指清澈的水,丹崖,指绚丽的岩壁。
渌水丹崖描述的是一种溪河清流和丹霞地貌相互辉映的山水景观,其素来为古今文人墨客所称赞,《兰亭集》第九首王彬之四言诗:丹崖竦立,葩藻映林。渌水扬波,载浮载沉。这首诗中所描述的曲水流觞当时周边环境就是渌水丹崖的山水景观。
砖、木、石结构,青砖外墙,夯土地面,原南边院门嵌有“小盘谷”石刻匾(现已倒塌),东侧院门上嵌“渌水丹崖”石刻横匾。屋内三厅二井两侧厢房,人字架穿斗式建造,门窗雕刻保存较好,窗扇上雕有文字。深34.5米,宽27米,高6.5米。保存较好。
花萼流辉
宅门额题字“花萼流辉”,寓意兄弟如花萼般连心,必能兴家旺业,此宅同上官厅、下官厅一样,为李氏兄弟合建。
建筑坐北朝南,三滴水门头,三进两天井带前院。前院已荒芜,建筑内尚有人居住。在建筑材料和色彩运用上,青砖黑瓦白檐,组合丰富,是当地传统建筑的典型做法。
瑞锦遗香
此宅门额题字“瑞锦遗香”,寓意后世也能福泽深厚,富贵绵长。建筑坐北朝南,三滴水门头,两进两天井带侧院,建筑内尚有人居住。青砖黑瓦白檐,组合丰富。
“瑞锦”,唐代根据窦师纶绘图而织造的一种色彩绮丽的锦,以其绣有龙凤等瑞物,故名“瑞锦”,也叫陵阳公样。
我国有许多描写锦的诗文,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唐朝下》:“﹝陵阳公窦师纶﹞凡创瑞锦宫绫,章彩奇丽,蜀人至今谓之陵阳公样。”
唐·杜甫《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花罗封蛱蝶,瑞锦送麒麟。”,宋·陆游《月上海棠》词:“伤心处,独展团窠瑞锦。”
远岫含辉
此宅门额题字“远岫含辉”,“岫”指山峦,本义是指远处的山峦云雾缭绕,散发着隐隐的辉光,其寓意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总先要内在的修行到位。
建筑带前院,主房前后三进,格局完整,梁架结构保存较好,石雕精美,大门上有一吞口。
该建筑门头有一石雕吞口。一般门头挂饰物与屋主讲求风水有关,而挂一虎头则表明主人寄希望于辟邪、纳福。
端二公祠
端二公祠是村中的支祠,建筑坐北朝南,一进一天井带厢房。建筑外观方正,三滴水门头,造型端庄。但破损严重,院内长满杂草。是村落为纪念李元山、李亦山两兄弟修建的家族祠堂(支祠)。
郭学海公祠
该建筑青砖黑瓦红石墙裙,坐北朝东南,三进三开间,穿斗式建筑,建筑面积382平方米。
郭学海公祠破损极为严重,内部已经倒塌,外部墙体还是依稀可判断公祠昔日的形制与规模。这是为纪念村人郭学海而建的家族祠堂(支祠)。
古戏台
戏台为万年台样式,前台后室,前台为单檐歇山顶,木结构。后室为悬山屋面,砖木结构。
戏台原位于该村子南面的一个山坳里,由于村落选址的变化,村民到戏台听戏距离远,又不好管理,遂将戏台移至村落中靠北面平坦的地带。
耕馀别墅
耕馀别墅原为一座书院,也是供李氏家族后生读书的家塾。
三、村落环境
古塘
古树
一棵樟树位于村北古道旁边,树龄为500年左右;一棵樟树位于村南竹林里,树龄为150年,一棵位于郭学海公祠旁竹林里。
古井
村内的两口古井,一口位于上官厅前,一口位于瑞锦遗香旁,其中一口井的井身部位有清代道光年间所刻的字样。
古巷道
主要集中在老宅两侧,青石板铺地,年代久远,保存情况良好。
四、历史名人
李文密
石池村人,清代乾隆年间人,字顾岩,号凤园,力学不倦,性孝友,辛酉乡试得副车(清代称乡试的副榜贡生),甲子乡试得正榜,乙丑会试又中,恩钦赐国子监学正。
李亦山和李元山兄弟
石池村至今仍流传着亦山、元山俩兄弟的传奇故事,他们经商发家之后,大兴土木,在石池建起了上下官厅,大小房屋两百余间,又专建“尚志斋”书院一所,开办私学。现除“尚志斋”和小部分舍间倒塌以外,其余的房屋成为石池保存最好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
五、民俗文化
灯芯草手工技艺
在石池村,村民闲时在家中加工灯芯草:先要把干硬的草喷水,让其变软,再晾晒一两个小时才可挑出灯芯。加工工艺简单,简易的工具可以是两根小木棍,也有专门的铁质工具--草挑。熟练的村民,几乎可以一秒抽出一根70多厘米长的灯芯。
灯芯草又名秧草、龙须草、水葱等,夏末至秋季割取茎,其全茎可做草席,茎皮可做榻榻米和蓑衣,灯芯可做枕头芯、蜡烛芯等。
渔鼓道情
渔鼓道情——俗称“崩崩腔”,演唱者多为盲人,用手拍打竹筒蒙膜的一端,有说有唱,曲调哀怨低沉。唱本有《毛洪记》、《攀弓带》、《卖花女》、《梁祝姻缘》等,唱词口语化,通俗风趣,颇受群众欢迎。腾桥风俗在建国前,每到举办喜事的茶余酒后,往往请来这种曲艺人唱上半天或一日。因为这些唱“崩崩腔”的艺人地位低下,被人蔑视为“下九流”,故后继乏人,致以失传。
龙灯
龙灯——主要是软龙灯,龙灯为篾扎、外蒙砂布,形状似龙。据传有一年连降暴雨,洪涝严重,乡民扎纸为灯,祭祀龙王,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岁熟年丰。
龙灯长约13米,杏黄色的龙身披满深绿色的鳞片,灯队13—15人,头系蝴蝶状黄毛巾,腰系大红腰带,脚穿白套袜,罗布鞋。
表演时依次完成龙点头、龙伸腰、龙翻身、钻龙门、龙钻肚、龙盘拉等动作,在欢快的鼓点声中起舞,多彩多姿,令人赏心悦目。
狮子灯
狮子灯属民间传统武术灯彩文娱活动。狮子头用木制布裹。双目如电,巨口如盆,长发纷披,缀以长布作狮身,由两人表演,一人撑头,一人扮尾,动作协调,配合默契。
表演动作有奔跑跳跃、前后翻、扒痒舔毛、引水洗面、跳方凳、上高台、打马肩、竖楼排等。
六、特色美食
临川虎奶菇
临川虎奶菇,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特产。临川区是中国最早人工培育虎奶菇的地区,其产品口感脆、耐煮,富含蛋白质、多糖等活性物质和钾、钙、镁等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也是出口创汇的优势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1年列入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临川虎奶菇鲜菇颜色为浅黄到浅白色,菌盖6~18厘米,菌柄长6~10厘米,菇厚而肉实,耐煮,富弹性,外形饱满丰润,食之脆嫩鲜香。
干品浅黑至黄灰色,汤料琥珀色,食之满口留香,奇香无比,适于红烧及煲制各种汤料,入口富弹性,嚼后不留残渣。
临川西瓜
临川西瓜是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的特产。临川区是“中国西瓜之乡”,也是江西省首屈一指的商品西瓜生产基地,西瓜种植规模一度达20余万亩。临川西瓜在广州、深圳、武汉、上海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临川西瓜在历史上久享盛誉,远在宋代,临川西瓜就闻名遐迩,此瓜因瓜瓤脆、沙、爽口、汁甜、纤维少,高产耐贮,并具有消烦止渴、解暑清热、疗喉痹、治血痢等独特药用保健价值,故宋代就有“冷似霜雪甘如蜜,一次加口沉疴痊”这样赞美临川西瓜的诗句。
村志族谱
七、村民生活场景
岁月如尘
时光如歌
让我们在夕阳的剪影里
记住这个美丽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