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心得体会:
深感于自己在语文教学基本素养方面的欠缺,三月下旬至今十分细致地研读了美国教育专家杰基·阿克里·沃尔什博士和贝思·丹克特·撒特斯的优质问题和优质提问教学著作《优质提问教学法》。该书提出并开发了“通过提问和理解促进学习和思考”的专业发展模式,也就是“QUILT”框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过程。
通过有意识地反思,我发现自己课堂提问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
1、提问过多,正式授课过程中,每分钟大约提3个左右的问题,且所提问题中大多是有关事实、回忆或知识的,处于较低的认知水平上。
2、课堂上存在“目标学生”现象,倾向于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
3、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之前,学生回答之后,没有等待3-5秒给学生更多地思考和整理的时间。
4、自己经常在没有探究的情况下接受学生不正确的答案,且自己经常对课堂的问题进行解答。
5、学生几乎不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
细细想来,自身的教学问题实在太多了。多年来,打着应对应试教育的幌子,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低效的课堂重复,从未思考过要变革和创新。在课堂设计上,没有运用课堂规范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和提问的意识,没有运用“脚手架”来支持学生的新行为,更别说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责任的调整了。
以上一些问题深深困扰着我,也困扰着我的学生。《优质提问教学法》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一、优质问题的特征
优质问题能够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学习的欲望,具有四方特征: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关注重要的课程内容,能够促进在规定的认知水平上的思考,清晰地阐明所问的内容。
(一)优质问题的四个维度
1、教学目标:与一个或多个学习者相关联,激发学生观点并形成个人的认识。
2、关注内容:引导出与要学习的概念相关的知识,引导出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学习的知识。
3、认知水平: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教师具体设计的和示范的认知水平上;根据学生的准备,要求学生在最高的认知水平上处理知识;鼓励学生掌握关系和类型,展示理解程度、建立关联。
4、句法和词法:运用合适词汇,适合学生年龄、要学生的内容;精确不含糊;清晰地表达问题并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所期望的回答;简明。
(二)两个框架和布鲁姆分类法
1、维金斯框架和克里森伯里“问题环”
维金斯框架启示我们,当学生将个人经验和兴趣与课程内容和知识相联系的时候,这种知识最为持久。当选用的课程内容时应当考虑三点:(1)选择一个()值得讨论的“核心观点”,(2)保证该内容与学生所在州所要求和测试的标准相关联,(3)检测其是否和你所教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相吻合。克里森伯里“问题环”则将教师的问题分为三类:个体知识、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
布鲁姆分类法区分了认知过程的六个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以及知识的四个维度——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
对认知水平的区分,有助于我们清晰地了解我们希望学生运用的思维类型或过程,也有利于我们教师改善自己所提问题的认知水平。
二、使所有学生都参与问题的回答
想要使所有学生都参与问题的回答,我们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去做:
(一)信念和态度上的准备
1、优质问题能帮助学生学习,2、所有学生都能对所有的问题做出回答,3、所有学生的答案都值得尊重。
(二)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责任
教师的角色是辨别每个学生的潜在学习区域,找到同学们的“最近发展区”,提出吸引学生兴趣的符合“中心性”“可获得性”“丰富性”标准的问题,并给全体同学平等的回答机会。
(三)运用参与“替代性反应模式”
1、改善口头回答的反应模式:合唱队法(齐答)、手势语法、工作样本法。
2、助于互动的反应模式:数字头脑集合、二人思考小组。
3、助于课堂讨论的反应模式:自选位置,观点展示,集思广益法、四角提喻法,访谈设计法,鱼缸型讨论法,一词总结法。
三、激励学生进行思考的方法
(一)促进学生思考的三个准备
1、准备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2、选择调动所有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回答的反应模式,3、提供合适的激发策略。
(二)奇妙的暂停——等待时间1、2的意义
课堂上有意识地运用等待时间,于学生而言,能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提供证据,会进行猜测和假设,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更多人参与回答,更自信,在认知水平比较复杂的考试项目上进步。
于教师而言,回应将更周到,提出更少但认知水平更高的问题,对以往不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的期望增加。
(三)鼓励问题的回答的一些方式
我们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鼓励学生对问题的回答:
1、倾听失败;
2、理解失误;
3、找出答案,帮助那些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线索——运用符号、词语或者短语来帮助学生回忆;提示——运用提示语;探查——寻找一个不正确答案背后的原因,或者是当回答不正确时提出澄清性问题;改述——向不同的学生提出同一个问题;重定向——向不同的学生提出同一个问题;稍后负全责——在课后,重新检查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确保他知道了正确答案。
四、积极地反馈,帮助学生深入地思考和讨论
由于时代局限,20世纪的计算机等新科学的突破性进展在书中并没有得以体现。本书也忽略了中国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关注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根据部分学者的说法,本书在量子物理学等部分存有史料错误的问题,作者在书中还采取了辉格派的史学方法,比如对优生理论的过度宣扬,对柏拉图理论的打压等。
从整体来看,本书依旧是一本不错的科学史著作。当时科学史的研究著作相对较少,因此作者可以参考借鉴的范例不多,在文章的叙述表达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不足的地方也可以作为对当代科学技术史研究者们的警示。
在细节的部分,作者采用的不是科普式的说明语言,而是相对严谨的学术叙述,因此本书的许多内容都比较难以读懂,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由于笔者的理论知识有限,在阅读时采取了泛读的阅读方式,无法深入了解其精髓,在此仅表达自己粗浅的认识。
1.科学的基本模式:观察与思考
科学的基本模式应该是观察与思考。
观察是对自然界事物的挖掘、模仿与探索,这种方式源于人们探索世界的本能。人们从诞生时就在用双眼探索世界,并且将这些观察的结果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在《科学史》书中,医学往往是各个文明古国最早发展起来的学科。这一学科就源自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观察,所以早期的医学发展也脱离不开巫术。而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最开始的发展也来自于对身边事物的观察。
这种方式还受到人们的欲望驱使,人们希望能够直接改造世界,应用科学成果,所以早期的科学往往都是在人们所能够观察到的范围内进行。这种思维模式也影响了宗教与哲学,并且形成了相应的思维模式或者是行为模式,并且以这种模式“绑架”科学的发展。对于观察到的事物的思考就是另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通过宗教与哲学进行发展,产生了“逻辑”上的“演绎法”的思想,也就是设定好实验的前提,通过观察等方式,使得结论与自己的预设相符合。
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科学在18世纪开始进入新模式,阿基米德式的实验方式逐渐兴起。而这种实验方式也没有离开观察与思考这两个基础的模式,而是综合考虑、使用不同的指导思想进行。
此时科学家的观察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眼前所见,而是深入到粒子的角度,开始了新维度的探索。
2.科学与宗教、哲学的关系
在作者看来,宗教、哲学与科学之间是一种纠缠、难以分清的关系。
在古代,科学依附于宗教、哲学之间,从事科研工作的很多都是哲学家,科学研究按照不同流派的哲学思想指导进行,比如亚里士多德就通过观察等方式探索天文学、物理学等知识。因此早期的科学史是在哲学与宗教的庇护下开展工作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宗教、哲学的关系逐渐疏离,兴起的实验方法与自然规律的探索甚至导致了机械论的产生,并影响了哲学的发展。19世纪以来的科学与宗教、哲学之间又是相互交错的关系。
因此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具体的问题应该留给时间去解决。所以,作者对于科学与宗教、哲学抱着含糊的态度,以实用为直接目的对这些内容进行描述,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新实在论”的思维模式。
3.科学史的含义与意义
科学的含义很广泛,它既可以指文艺复兴以后与蒙昧隔绝的态度,也可以指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此外,科学也专指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读后感与古代相对立。本书作者采用的是对于自然的观察与思考的模式,这种定义下的科学避免不了与宗教、哲学产生纠葛,因此作者也特意用副标题点明它们在本书中的位置。这也表明了本书外史的书写方式,即考虑到科学与社会要素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本书的精彩之处。了解了科学在本书中的定义,笔者再来讨论一下科学史在本书中的定义。科学史是对科学史料的梳理与总结,从而起到帮助科学研究、摸索科学规律的作用。
科学史从字面上看,就是科学的历史,因此它要符合科学的基本要求,更离不开史学的基本要求。所有的历史都是对史料的重构,科学史也是。科学是难以用只言片语写好的,因此科学史一定会有所删减,不同人的删减结果表现了他们史观的不同,更表明每个人不同的用意。比如本书中被部分人提到的“辉格派”手法,就是因为作者在对科学进行删减时,存在过度个人化的倾向,并没有做到相对客观。
此外,科学史是对于科学的重构,科普也是对于科学的重构。科普的重构是要将科学与人文结合,使得科学的成果能够尽可能被人们所接受;科学史的重构是要从科学的历程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
就本书来说,我认为它虽然是一本流行且受到科学家好评的一本书,但是在对于科学规律的挖掘上仍然存在着不足。作者:谢鹏鑫
1、居里夫人传读后感600字作文
我读了《群文阅读》中的《居里夫人自传》节选后,合上书,居里夫人那高尚品质使我深有感触,久久不能平复激动的心情。
这个节选主要讲述了居里夫人在简陋、潮湿的工作室里研究科学物质的故事。这个故事完全颠覆了居里夫人以前留给我的印象。以前我对居里夫人颇有了解:她是一个科学家、物理家、化学家,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仅此而已。现在,居里夫人留给我的印象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居里夫人之所以能获得两次诺贝尔奖,是因为她拥有这些高尚的品质。
居里夫人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我没有做到!上车“小学生阅读之星”比赛有一个飞花令的项目。需要准备30个字的诗,大概一个人要背300首诗。才开始,我抱着好奇的心态去接触这些新事物,去背诵诗词。我本来还挺认真的,后来觉得越来越无聊,甚至有时还会向我的语文老师抱怨几句,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太多怨言了。还有一件事情我也没有坚持下来,就是甩绳的事情。
以前,我是觉得挺好玩的,所以才去甩绳。现在看着其他同学在大课间的时候跑步、踢足球、打篮球,心里就有些不爽,但是我又不会跳绳,所以每天大课间的时候,我只能甩绳,偶尔会去跑步。现在我从居里夫人身上知道了做事情要有恒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像居里夫人一样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就得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居里夫人正是因为在科学领域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居里夫人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善于思考、乐观幽默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2、居里夫人传读后感600字初一
我读了《居里夫人传》这本书以后,觉得居里夫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不懈,无私奉献。一个人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并要坚持不懈。一个人如果非常自私,一心想着自己,那么也是没有太大成就的。我们要向陶行知说的那样: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然而,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做的。
居里夫人小时候虽然生活贫穷,但她仍然坚持不懈的读书。当居里夫人来到巴黎索尔本大学求学时,穿着旧衣服,住着简陋小房,用茶水和面包充饥。读后感大学里的图书馆深深地吸引了她,一次,在图书馆里看书,居然忘了吃饭,结果昏倒在了图书馆里面,这是多么的认真刻苦啊!平常,我们在做作业,思考问题时总是怕苦怕累不愿意多想,可曾想过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多么好,可却还在偷懒;但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居里夫人居然还在认真刻苦的学习着,思考着,真是太佩服她了!
居里夫人视名利如浮云,她一生清贫,这并不是因为她与金钱无缘。当居里夫人发现“钋”和“镭”两种新元素时,就已经有人想用高薪来聘请她去任教,但居里夫人却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放着那么多的薪水不拿,而要拒绝呢?因为居里夫人热爱科学,她不想把研究科学的时间减少,她要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科学上。可见他多么热爱科学事业啊!居里夫人提炼出镭后,有人建议她申请专利,这样可以使她的生活过得富裕,可是她拒绝了。居里夫人从事科学事业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是为了造福全人类啊!多么伟大无私的奉献啊,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啊!
由于时代局限,20世纪的计算机等新科学的突破性进展在书中并没有得以体现。本书也忽略了中国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关注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根据部分学者的说法,本书在量子物理学等部分存有史料错误的问题,作者在书中还采取了辉格派的史学方法,比如对优生理论的过度宣扬,对柏拉图理论的打压等。
从整体来看,本书依旧是一本不错的科学史著作。当时科学史的研究著作相对较少,因此作者可以参考借鉴的范例不多,在文章的叙述表达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不足的地方也可以作为对当代科学技术史研究者们的警示。
在细节的部分,作者采用的不是科普式的说明语言,而是相对严谨的学术叙述,因此本书的许多内容都比较难以读懂,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由于笔者的理论知识有限,在阅读时采取了泛读的阅读方式,无法深入了解其精髓,在此仅表达自己粗浅的认识。
1.科学的基本模式:观察与思考
科学的基本模式应该是观察与思考。
观察是对自然界事物的挖掘、模仿与探索,这种方式源于人们探索世界的本能。人们从诞生时就在用双眼探索世界,并且将这些观察的结果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在《科学史》书中,医学往往是各个文明古国最早发展起来的学科。这一学科就源自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观察,所以早期的医学发展也脱离不开巫术。而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最开始的发展也来自于对身边事物的观察。
这种方式还受到人们的欲望驱使,人们希望能够直接改造世界,应用科学成果,所以早期的科学往往都是在人们所能够观察到的范围内进行。这种思维模式也影响了宗教与哲学,并且形成了相应的思维模式或者是行为模式,并且以这种模式“绑架”科学的发展。对于观察到的事物的思考就是另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通过宗教与哲学进行发展,产生了“逻辑”上的“演绎法”的思想,也就是设定好实验的前提,通过观察等方式,使得结论与自己的预设相符合。
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科学在18世纪开始进入新模式,阿基米德式的实验方式逐渐兴起。而这种实验方式也没有离开观察与思考这两个基础的模式,而是综合考虑、使用不同的指导思想进行。
此时科学家的观察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眼前所见,而是深入到粒子的角度,开始了新维度的探索。
2.科学与宗教、哲学的关系
在作者看来,宗教、哲学与科学之间是一种纠缠、难以分清的关系。
在古代,科学依附于宗教、哲学之间,从事科研工作的很多都是哲学家,科学研究按照不同流派的哲学思想指导进行,比如亚里士多德就通过观察等方式探索天文学、物理学等知识。因此早期的科学史是在哲学与宗教的庇护下开展工作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宗教、哲学的关系逐渐疏离,兴起的实验方法与自然规律的探索甚至导致了机械论的产生,并影响了哲学的发展。19世纪以来的科学与宗教、哲学之间又是相互交错的关系。
因此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具体的问题应该留给时间去解决。所以,作者对于科学与宗教、哲学抱着含糊的态度,以实用为直接目的对这些内容进行描述,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新实在论”的思维模式。
3.科学史的含义与意义
科学的含义很广泛,它既可以指文艺复兴以后与蒙昧隔绝的态度,也可以指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此外,科学也专指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读后感与古代相对立。本书作者采用的是对于自然的观察与思考的模式,这种定义下的科学避免不了与宗教、哲学产生纠葛,因此作者也特意用副标题点明它们在本书中的位置。这也表明了本书外史的书写方式,即考虑到科学与社会要素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本书的精彩之处。了解了科学在本书中的定义,笔者再来讨论一下科学史在本书中的定义。科学史是对科学史料的梳理与总结,从而起到帮助科学研究、摸索科学规律的作用。
科学史从字面上看,就是科学的历史,因此它要符合科学的基本要求,更离不开史学的基本要求。所有的历史都是对史料的重构,科学史也是。科学是难以用只言片语写好的,因此科学史一定会有所删减,不同人的删减结果表现了他们史观的不同,更表明每个人不同的用意。比如本书中被部分人提到的“辉格派”手法,就是因为作者在对科学进行删减时,存在过度个人化的倾向,并没有做到相对客观。
此外,科学史是对于科学的重构,科普也是对于科学的重构。科普的重构是要将科学与人文结合,使得科学的成果能够尽可能被人们所接受;科学史的重构是要从科学的历程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
就本书来说,我认为它虽然是一本流行且受到科学家好评的一本书,但是在对于科学规律的挖掘上仍然存在着不足。作者:谢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