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缠身 致富经_男子怪病缠身脑袋竟有把刀_致富缠身怪病小说

怪病缠身 致富经_致富缠身怪病小说_男子怪病缠身脑袋竟有把刀

致富缠身怪病小说_怪病缠身 致富经_男子怪病缠身脑袋竟有把刀

→汉斯·米勒的妻子中村京子(左)、儿子米德华。 南都记者 宫纳 摄

男子怪病缠身脑袋竟有把刀_致富缠身怪病小说_怪病缠身 致富经

汉斯·米勒医生在查房。(资料图)

“永远不要离开中国。”这是“洋八路”汉斯·米勒(Hans Miller)医生1994年去世前反复叮嘱妻子的话。27年过去了,他的日本妻子中村京子和儿子米德华一家始终遵循他的心愿,一直居住在北京一处小四合院里。

1939年,在瑞士医学博士毕业的德国青年汉斯·米勒经介绍,由香港辗转到达延安参加八路军,长期从事医疗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米勒加入中国国籍,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值得一提的是,他为中国的肝炎预防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1989年被中国授予“杰出的国际主义白衣战士”称号。

近日,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在北京见到了已年过九旬的米勒妻子中村京子与其子米德华。米德华深情讲述了父亲与中国共产党结缘的故事。“我的父亲很早就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真正为民的政党,这是他一生坚定追随中国共产党的原因。”

面对面

“父亲一直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

南都:1939年是什么原因促使你的父亲来到中国?

米德华:我的父亲来自德国,有着犹太人的血统。二战中,我的爷爷为了保护他不受到纳粹的迫害,把他送往瑞士学医,但他心里一直希望为反法西斯斗争作贡献。在学习过程中,我的父亲认识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通过这名党员,他了解到中国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主战场,因此毅然决定到中国去。

1939年,他由香港经重庆辗转前往延安,途中参与护送了国外援助中国抗战的药品,后来还主动要求到前线去救死扶伤。在战争环境下,医药紧缺,一般对难治而没有生命危险的伤员会采取截肢手术,可我的父亲没有这样做。他常以门板当手术台,跪着为士兵清理碎骨,一跪就是半天。他说,年轻的战士为中国人民打天下,他不能让他们成为残疾人,这是中国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虽然他当时还不是党员,但他一直就是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南都:你的父亲曾多次打报告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以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米德华:我的父亲到达延安后,亲眼目睹中国共产党员甘愿冒死保护人民。他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真正能领导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走,这个国家才有希望。所以他决心一生追随中国共产党,为此打了多次申请报告,但因为他外国人的身份,也因为是在战争时期,当时未能如愿。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1951年加入了中国国籍,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我记得,他那张加入中国籍的证明,被他小心地折叠成卡片大小,始终放在裤兜里,无论到哪里都不忘记带上。我知道,他是从内心对加入中国籍和成为中国共产党员,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没有中国共产党办不到的事情”

南都:你父亲对中国的感情是否也影响着你?

米德华:我出生于1953年的沈阳,那时候战争年代已经过去了。我的父亲在沈阳的医院工作,他总是很忙,我常常见不到他,但我理解他。他对我们说得最多的是,作为共产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到最困难最有需要的地方去。

遗憾的是,因为我怕血的缘故,没有继承他救死扶伤的事业。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时,我决定从事中外贸易。当时,我的父亲便对我提了三点要求:一是卖东西就一定得卖真正好的东西给中国;二是不单要帮忙把东西买进来,还要把技术带进来;三是那时中国并不富裕,一定不能卖高价赚太多中国人的钱。

我一直谨记他的要求,到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任职,成为中国的首席代表,我既帮助中国进口产品,也帮助中国的产品出口,我还协助把外国的企业家拉到中国来,和中国的企业合资办公司。这些工作一直做到了2000年。我的父亲了解到我对中国经济发展作了一些贡献,他比较满意。我很高兴没有让他失望。

南都:你一直生活在中国,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展?

米德华:1994年,我父亲临终时,反复叮嘱我妈妈的一句话是:“有事情找组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我去世后,你也不要离开中国。永远不要离开中国。”我母亲已经91岁了,我也已经67岁了,除了往返中英工作的几年,我大半辈子都在中国生活。

我亲眼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发展壮大。我一直以来的感受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办的事情一定能办到,因为有着9000万党员,无论有什么问题,党员们都会冲锋在前。江山就是人民,当把人民服务好了,江山就在这儿,人民喜欢党,这个国家就会勇往直前。

“希望各国继续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南都:这些年中国哪些发展成就让你印象深刻?

米德华:中国的发展成就太多了,感觉说一晚上也说不完。

除了基建,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切实的改善。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为了做生意经常到全国各地去跑,那时候交通不便,我通常赶到招待所时都很晚了,但招待所只在固定的时间有热水,如果过了饭点,也很难再找到食物。现在,这种事情不再发生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四通八达的高铁让人们的出行变得非常方便,想吃的东西24小时都能吃到。

农村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我上学时曾到农村参与劳动,当时农民的日子太苦了,基本赚不了几个钱,吃的食物也是自留地种的。现在国家大力扶贫,通过电商等各种渠道销售特产,变着法子让农民致富。

南都:你认为你父亲的故事可以带给后人什么启示?

米德华:近年来世界并不平静,尤其中美关系一定程度上陷入低谷。回想中国还处于贫穷年代时,从未受到过这么多关于所谓“人权”的指责,现在中国富强了,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一些西方人士反而看不惯中国走在前面,看不惯中国老百姓过上好生活,打着所谓“人权”的幌子来抹黑中国。

如果老一辈国际友人能带来什么启示的话,我希望是各国人士都能继续发扬国际主义的精神。我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做得很好。当中国还处于战争年代时,许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见证、参与中国的发展。当中国变得强大后,也传承着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到世界有需要的地方,帮助贫困的国家和人民。希望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在世界各国都能传承下去。

“寻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友人后代”系列报道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钩沉

汉斯·米勒出生在德国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1939年,24岁的米勒取得瑞士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但由于纳粹迫害犹太人,他不能回德国。同年,米勒与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取得联系,经廖承志等人介绍,他由香港经重庆辗转前往延安。

他先后在延安的国际和平医院、太行山的抗日前线和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治病救人,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帮助中国人民抵抗法西斯侵略者。在前沿阵地,米勒必须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开展手术,饥饿与死亡如影随形。

前线的残酷环境加上过度劳累,严重影响了米勒的健康。因长期劳累,体力下降,疾病缠身,党中央为了米勒的健康和安全,决定让他离开抗日前线重返延安。经短暂休养,米勒作为国际和平医院内科主治大夫一直工作到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米勒放弃了回国机会,担任冀察热辽军区野战总医院院长。在解放战争中,米勒和来自日本的八路军女战士中村京子相识相爱,结为夫妻。 (史料来源:新华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