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可持续营商环境研究报告》于2019年12月24日在成都发布,本报告对四川省营商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聚焦四川可持续竞争力发展,分析如何提升四川省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打造四川省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北川以《激发内生创新动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北川羌族自治县优化营商环境案例》为题,作为代表县级政府参加营商环境评价的唯一样本,为全省制定符合县级层面的措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创新北川:服务提升与环境优化的改革先行区

在全国“放管服”改革的热潮中,北川积极抓住东西部协作的契机,在学习和借鉴浙江省衢州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率先在省内县级层面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

下沉力量,明确责任。让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跑路,是北川“放管服”改革的目标,也是基于县域内自然灾害频发、交通受阻情形较多、百姓办事不便的现实必然选择。北川在全县23个乡镇全部建立运营规范化的便民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乡乡设置代办员,通过事权下放、代办代跑、快递送达等方式,使老百姓的事情得到及时的处理。

学习借鉴,找准措施。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在这一轮的东西部协作中,对口帮扶北川,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学习发达地区先进观念和理念的重要性。由县政府组织,在多次到结对帮扶地区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轮的专题研究和听证,出台了符合北川实际的1个工作方案和11个实施细则,为推进“最多跑一次”增添了措施,奠定了跑在前列的基础。1个工作方案即“最多跑一次”工作方案,11个实施细则分别为:一体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施细则、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施细则、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实施细则、“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施细则、行政审批事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实施细则、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实施细则、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实施细则、商事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施细则、推行商事登记“证照联办”实施细则、房屋交易与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施细则、全面推进施工图联合审查实施细则。

自我加压,提升速度。2018年4月中旬,北川《“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19年底,要让群众和企业对“最多跑一次”办成率、满意率双达90%以上。

效率担当,重在服务。改革的第一步,北川以“简流程、容缺陷、免费送”的方式服务群众。按照“合法合规的事项马上办、积极推行网上办、面向个人的事项就近办、复杂事项一次办”的要求,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标准化,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大幅压缩办事环节和办结时限,通过统一规范事项名称、设定依据、审批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办理流程、收费标准、结果文书等要素内容,精简申请材料,消除模糊语言,杜绝非法条款,编制直观易懂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仅2018年上半年,全县新增市场主体676户,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5756件,办结15730件,办结率99.8%,工作时限压缩70%。

改革创新,模式优化。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为宗旨,北川出台34条“红利”措施和服务企业“108条”硬性任务清单,首创的营商环境服务“13+63”模式,通过融合线上线下,聚焦关键环节,发力机制建设,致力打造360度服务无死角的优质营商环境,真正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一个专门的工作架构、三专加一号信息平台、六个环节的服务流程、补充三个特别推进机制,称为“13+63”服务模式。一个专门的工作架构,重在解决营商环境统筹推进、责任落实的问题,工作架构由常务副县长担任协调小组组长,县政府办、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成员包括县政府所有工作部门的负责人,由县政府办负责日常工作;三专加一号信息平台,通过设置专门窗口、专门网上栏目、专门服务热线加上与专栏同步的一个公众号,畅通企业反映问题和政府了解企业诉求的渠道,重在解决信息对称;六个环节,以问题的收集、交办、督办、反馈、落实和提升,形成一环扣一环的无缝对接;三个特别推进机制,即常态循环、承诺评价、服务专员,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各部门履职效能。

整合力量,融资便捷。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积极探索数字普惠金融,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痛点难点,打通县域经济的“毛细血管”,通过“金融普惠羌山”品牌,定期组织召开金融联席会议,将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将融资需求与供给进行无缝对接。以建设“四川省数字普惠金融最佳实践区”为契机,制定《数字普惠金融三年发展规划》,设立县级“乡村振兴”基金,首期资金数额达到3000万元,为市场主体提供源泉活水。通过政府增信,按月线上更新支持企业“白名单”,定量配置各金融机构基金使用额度,引导金融机构向政府支持产业进行信贷支持,破解融资抵押品不合格顽疾。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通过签订《北川数字普惠金融最佳实践区战略合作框架》,建立北川数字普惠金融教研基地,整合制度、智力和政策三方资源,并推出全国首个《县域数字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

务实北川:营商环境优化获实效

省力——让企业和群众“一次都不跑”。在事项梳理过程中,北川将全部事项进行了区分,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归为行政机关主动作为事项;公共服务、行政审批、行政确认等归为行政机关被动作为事项。北川公布的第一批县本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事项,3个部门12个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办事 “零跑腿”;11个部门81个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办事“最多跑一次”;2个部门12个行政权力事项实现办事“零跑腿”;20个部门145个行政权力事项实现办事 “最多跑一次”;第二批事项清单公布的“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事项共536项,占全部梳理事项的62%,第三批的公布事项,除了涉密外,县本级事项共863项,全部公布。

省时——为企业服务“时效高”。仅2019年上半年,政务服务接件30227件,办结30059件,办结率达99.44%,工作时限压缩70% 。“不动产综合受理窗口”申请业务办理时间压减到5个工作日。规范要素保障报装流程,供水报装时限均压减至4个工作日,供电报装时限均压减至1.93个工作日(10千伏高压业务平均为30.85个工作日),燃气报装时限均压减至15个工作日,增速达50%。推进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市场监管局、工信科技局业务系统成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群众在四川政务服务网申请的办件,可直接推送到业务部门“一网通办”,申报要件齐全能及时审批事项实现窗口前台当即审批,需后台办理事项根据具体事项情况基本实现7个工作日办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制定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施方案》,将原规定的5个工作日缩减至了2个工作日。细化到企业登记6个工作小时内,印章刻制6个工作小时内,初次申领发票1个工作日内,营业执照办结时间压缩至6个工作小时以内。

省忧——让企业融资“不再难”。截止2019年六月末,为全县授信金额63.58亿元,授信面87.56%。其中农户授信44641户,授信金额32.68亿元,授信面99.38%。在做好授信的基础上,线上信贷业务得到蓬勃发展,仅北川信用联社网络办理小额信贷款已达18.1万笔35.7亿元。由人行北川支行牵头对“绵荟融通”全面推广,开放企业和金融机构注册,推出“云税贷”等融资产品,利用“征信互认、银税互动、信息共享”为基础,盘活企业信用资产,今年上半年授信40户金额2103万,贷款余额1950万元。创新“薪金云贷”和“公积金信用贷”服务,借用企业完整的代发工资信息或公积金缴纳信息获得信用贷款,最高额度可达到200万元,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

省钱——让企业享受“实惠多”。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无纸化申报管理,使用经数字签名、证书签名后的正式申报电子数据,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截至上半年,已采集专项附加扣除人数,实际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人数2836人,专项附加扣除减税金额986647.80元。下调工伤保险缴费费率50%,累计为企业减负11.46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全年为252户参保企业减负1123万元,企业为职工参保应承担费用减少1519元/人。放宽市场准入,除27类行业外全部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通过材料复用、系统数据核验(信息比对)、直接减免等方式,精简企业注册材料1769份。

省心——让企业办事“不求人”。以企业和市场发展需求为导向,把“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作为工作目标,保留县级证明事项清单22项,取消内部信息共享或告知承诺9项,杜绝“奇葩证明”。积极落实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邮件服务等公证便民措施,简化企业办证流程,上半年预约上门办证38件。截至8月底,全县有各类市场主体9316户,其中私营企业1686户,内资企业(含国有企业、银行、企业分支机构等)257户,个体户682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51户。受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58宗,交易金额约7950万元。以“一次抽查、全面体检”为目标,优化“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检查结果记载企业名下,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时向社会公示,由市场监管局纳入常态化监管具体抽查范围灵活,风险针对性强,检查效率高对违法违规者形成了有效的威慑。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通过“先辅导再整改后执法”的执法流程,督促和指导县级行政执法部门完善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使具体行政执法工作中程序问题明显减少,办案质量逐步提升,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执法不文明、不规范行为,及时收集固定了行政执法证据,减少执法争议,维护当事人和执法人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促进了行政执法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2019年,北川坚决贯彻落实绵阳市“头号工程”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工作,营造新型政商关系。截至2019年8月16日,北川各类民营经济主体10551户,其中私营企业1984户,个体工商户856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86户;规上工业企业41户,其中民营企业38户。全年实现增加值35.06亿元,增长9.2%,增速比GDP快0.1个百分点,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2.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70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民营经济已成为北川县域经济的强力支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