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信

心得经验怎么写_点钞经验心得_心得经验分享

1966年便参加信用社工作的郜润壁,今年已经80岁了。在郜老工作的35年时间里,一路从最基层的出纳到联社的主任,可以说他将自已的一生都交给了农信社,自身的理想和家庭幸福也与农信社紧紧粘连在一起。

不翼而飞的抹布

“六七十年代信用社的营业场所,条件非常艰苦,大部分都是借住村委的房子和村委一起办公。有的借用农户院,稍好一点的单独盖几间土坯房,冬天一身煤,夏天一身汗,环境卫生是一大难题。”郜老回忆道。

当时的紫岩信用社一共5个人,办公是一个单独小院,大家都齐心协力、争先恐后地抢活干,一有空闲,就抓紧动手扫地、擦柜台、桌子,虽然是土坯房,但总是打扫的一尘不染。顾客来了既欢喜又敬佩。有那么几回大家发现,擦桌子的抹布总是不翼而飞,四处寻找时,才发现它要么在擦柜台的水盆中,要么就刚给桌子留下了水珠子……后来,大家也心照不宣,总是将一块抹布藏来藏去的,抹布虽然总丢,可是桌子、柜台越来越亮了。从此,丢抹布的事情就在全系统传开了,这件事虽小,反映出的却是大家积极向上、不计工作得失、勇于奉献、爱社如家的精神品质。

人人坚持的努力

说起老一辈农信人,大家最大的认同就是老一辈农信人爱学习、爱钻研、求上进的那股劲,太让人折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文化基础差、学历低,大家都把学习当成一份事业来追求,向领导学习,向师傅学习,向书本学习,学习的氛围特别的浓。每天早晨上班前,在信用社大院总会听到辟哩啪拉的算盘声,大家都早早伏在办公桌前暗自练功,都要打到手心出汗才肯住手。为了能有机会让师傅手把手地教学点钞、珠算、会计业务,大家都抢着值班,甚至有的专门买上一盒香烟去“孝敬”师傅,求着师傅教。要是能在全系统比武大赛上拿了奖,那可是无上的荣耀了,别人都会高看你几分。

郜老感叹道:“你们是幸运的,宽敞明亮的营业厅代替了当年那低矮的土坯、砖瓦房,电算一体化代替了密密麻麻的手工账本,走家串户也有小汽车代步了,营业规模也比当年翻了好几十倍,环境变了,业绩也变了。”

背包精神的接力

如今,郜老的子女都纷纷接过“接力棒”,进入农信社,成为了农信人。郜老常常告诫他们,对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避免让其侵蚀。要爱社如家、爱岗敬业,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将老一辈人背包精神不断的传承下去。

在问及郜老关于背包精神的感悟时,他语重心长的说:“在我看来背包精神的‘基因’已经植入了山西农信的发展血脉之中,与山西农信改革发展的脉搏紧密相连。年轻一代的农信人正沿着老一辈农信人的脚步,踏实而坚定地迈步在村村落落、家家户户,普惠宣传,上门办公,志愿帮扶,信贷调研,每一条羊肠小道都有他们的足迹,每一个山村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春去秋来,酷暑严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践行着“山西农信百姓银行”的光荣使命,新时代背包精神温暖着老百姓的心灵,给予了农信前行的力量和源泉,赋予了农信人一个又一个新的征程和希望!”

回眸历史发展,“背包精神”成就了山西农信,为各个时期农信社的开拓前进按下了加速键。如今,我们仍然需要不断丰富延伸“背包精神”,来驱动山西农信转型提质的车轮。时间将证明,以实干诠释“背包精神”,以奉献凝聚前行力量,是我们传承“背包精神”、做好“百姓银行”的最好方式。

山西省联社党委宣传部

点钞经验心得_心得经验怎么写_心得经验分享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