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王超明 冯志强) “周光旭,给我准备20公斤鲜花菇。”“没有那么多货了,只能答应你10公斤。”1月30日,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洋房村花菇种植大户周光旭接到客户的订购电话后,耐心细致地向客户解释,周光旭说,“由于订单客户多,花菇不够卖,只能每个客户分点。”
花菇
1月30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洋房村花菇种植基地,一排排大棚鳞次栉比,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升柄展伞的花菇散发出阵阵清香。花菇种植大户周光旭将湖北京山县老家的花菇产业引入洋房村,带领全村村民共同致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名人”。
科班出身 技术过硬
今年43岁的周光旭在湖北京山县农村长大,在他生活的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花菇种植,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产品远销欧美等发达国家。
1990年,初中毕业的周光旭走进金山职业技术学校,系统学习“果树和实用菌栽培与管理技术”,1993年毕业之后,周光旭将学到的技术用到家里的香菇种植之中,香菇的数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周光旭认为,年轻人应该出去闯闯。
1994年,周光旭来到厦门打工,经亲友介绍到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做了“上门女婿”,随后,周光旭与妻子一起前往昆明城郊农村租地从事露天花菇种植,年纯收入10余万元。
返乡试种 收获成功
2017年,为了照顾家中年事已高的父母,周光旭和妻子放弃了在昆明的花菇产业回到纳溪区护国镇,经调研菌类市场调查发现,虽然很多群众种菌菇,但花菇种植还是空白,周光旭夫妇决定利用当地农村青冈和阔叶林木树众多这一优势,发展花菇产业增收致富。
2017年11月,周光旭买回制作花菇棒原料机器,从山上砍回青冈树碾成颗粒,从湖北省金山市引来花菇菌种开始培育花菇菌棒,建立体菌棚,为了先打探市场对花菇的接受程度,周光旭采取试种方式,只培育了5000根菌棒。
经过大半年的精心培育后,2018年10月,周光旭试种在立体菌棚的花菇上市后,立即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和亲睐。周光旭说,“他的花菇在纳溪市场独有,加之花菇品质上乘,每天收获的50余公斤鲜花菇,均被餐厅老板和周边群众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订购一空,每天进帐近千元。
“花菇收益高,种植要求也高,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出不得一点差错。”周光旭说,从配料、消毒、发酵、装包、接种到蒸锅、安棚、上架等20余道工序,都必须要耐心细致的管理才行。
“从备料开始,我就把种植花菇的图片和视频分享到朋友圈,一传十、十传百,客户纷纷来电话咨询订购。”周光旭说,他栽培的花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肥料和任何激素,不受任何污染,可达到有机食品标准。其肉厚、细嫩、鲜美,食之有爽口感,以丰富的营养和防病、健身、延缓衰老等作用深受群众欢迎。
扩大规模 共同致富
花菇市场打开之后,根本不愁销售。2019年,周光旭计划培育1万余根花菇菌棒,同时,村民看到他试种的花菇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村里有6户村民也给他预订了2万余根花菇菌棒,加入他的花菇种植致富路。
“针对有种植需求的村民,我都会组织他们到花菇基地参观学习,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从配料、装菌到采摘,每个环节都免费向村民传授技艺,提升他们的种植技能,消除他们的种植顾虑。”周光旭说。
目前,“泸州护国花菇种植专合社”正在办理之中,等专合社成立之后,就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由专合社统一管理,统一价格销售。谈起未来花菇的发展方向,周光旭说,“随着花菇种植规模的扩大,专合社还要新建冷库、烘干厂,并依托村里的电商服务站,采取‘线上+线下’的经销模式,扩大护国花菇的影响力,带领村民通过种植花菇共同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