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在冬前和冬季出现旺长需要具备的条件是:秋冬季较高的气温,或较高的秋冬季有效积温;而冬小麦拔节所需要的条件是:除了要有一定的“高温”或积温外,还要有一定的低温春化过程和较长的日照过程,当低温春化和较长日照条件没有完全满足而只剩下较高的气温和积温时,冬小麦只能表现旺长,旺长过分就是疯长,不会拔节。
暖冬容易使本该处在越冬休眠期的小麦继续生长,特别是遇到较为明显的暖冬时,小麦在冬季的生长则更会加剧,甚至还会给人有旺长到疯长的感觉,譬如今年这个冬天的小麦就是如此。
在2019年秋季气温就较常年偏高的基础上,2019~2020年的这个冬季偏高的气温更是明显,在这种秋季暖和冬天不冷的气候“关照”下,我们不时能听到或看到小麦在冬季旺长和疯长的消息,甚至有些直接就怀疑此时的小麦拔节了……
在较高的秋冬季气温下,没有进入冬季休眠的小麦在适宜的气温下就会生长继续。气温持续的偏“高”,小麦就一个劲的长,由此某些小麦品种或类型的旺长和疯长也就在所难免了,这些现象我认为还都属于是正常。
但一说到拔节,这就会让很人感觉不安了。因为,如果此时的小麦拔节了,它就与冬季小麦受冻和因受冻而造成的明显减产相关联了(就像是图2的那种)。
小麦一旦拔节,就说明幼穗就进入了快速分化期,此时小麦的抗寒性开始明显降低,这也是我们把拔节看成是小麦抗寒性降低“分水岭”的缘故。幼穗抵御低温的能力要远远低于茎秆和叶片,这样即使是有不太明显的冷空气活动,茎秆和叶片没有受到伤害,幼穗的受伤就很容易了。就像图片2中的幼穗一样,冻坏了,幼穗变干瘪了,如果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小麦出现明显的减产将是肯定的了。
小麦冬前或冬季旺长并不表明就拔节了
从我们获得此时小麦拔节各种消息看,“有图有真相”的也只是田间小麦旺长或疯长的表现,没有将将小麦假茎剥开让我们看到节间在伸长的证据,哪怕是一点点的伸长!
那么,什么才叫小麦的拔节呢?
小麦拔节指的是小麦基部第一节间从折叠在一起的一堆节间中伸长,且伸长长度应该达到1.5厘米时才叫做拔节。没有见到有节间伸长,此时小麦分蘖节的各节间还都叠加在一起,就是没有拔节的表现。此时小麦生长再高,表现再直立都没用,这也只能说明小麦的叶鞘(假茎)的过长、直立等,与拔节无关。这样的表现,不会让小麦发生明显的冻害, 即使是假茎和叶片冻坏冻伤了,但分蘖节没事儿。
冬小麦拔节是需要有特定条件的
小麦与很多作物不同,小麦不因为光有温度就可以让生命进程前行,小麦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生理生化发育阶段,这就是: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
也就是说,小麦、特别是冬小麦在进入(生殖生长的)幼穗分化和拔节前,必须要经过一个低温过程,我, 管它叫做“春化”。没有这个低温或春化过程,小麦不可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即光照阶段。我们都知道,小麦是长日照作物,长日照指的就是较长的日照时间,没有经历这一个较长光照阶段,小麦就不会拔节、幼穗分化也很难继续。
那么,小麦对日照长度的具体要求是多少呢?
不同品种或类型,对日照长度的具体要求有不同,相对来说,纬度越高或地理位置越靠北,或冬性越强的类型要求的光照时间(每天日照时数+总日数)就越长;相反,纬度越低,地理位置越靠南,或冬性越弱极部分春性品种或类型,它们要求的光照时间较短。
如图片1中,同样都是3月初在北京播种,周麦18疯长了,但到了5月中旬还没有拔节,还在继续的分化叶片和长叶片,其原因是春化时间太短了没有通过春化阶段。同期播种的强冬性品种-农大189就不然了——虽然它是强冬性小麦品种,但由于其对春化要求不严格,这样它将在较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春化(通过了春化阶段),这样马上就开始了光照阶段……最终,甭看是春季播种,也能够正常的抽穗开花和灌浆结实。两个品种,这样的表现,可能改变我们很多人的“认为”。所以,小麦就是这样高级——当前边一个条件没有满足其要求时,即使是后边的条件(光照条件)满足了,它也不会越级生长和发育;而小麦生长发育一旦已经进入了某一个时期,即使所处的条件又回到了上一个时期,其生长发育也不可倒退回原来的时期。
当我们了解了上述这些规律后,我们就会发现,小麦自进入冬季以来,光照时数是越来越短的,冬至节气时是最短——不足十小时,而此时小麦拔节根本不可能,除非种植的品种是春麦(就像是图2的那种)或是对光照极不敏感、对稳定极其敏感的类型。
小麦的很多习性和表现都是通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下形成的,有些习性甚至“难易”。在种植过程中,小麦难免遇到一些较异常的气候,但即使是这样,我想小麦也不可能瞎来,不可能违背它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除非是在我们人的协助或胁迫下。
图1、3月初不同小麦品种在北京播种的表现
图2、2015~2016年度春季在曲周的一个春麦(在冬前拔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