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蜜爪的大棚种植技术

一、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合南方气候特点、病性强的哈密瓜品种。在本地区主推品种为:雪里红、仙果、98-18(绿皮和黄皮)等。

二、田块选择 哈密瓜栽培忌瓜茬和连作地块,应选择3年内未种过瓜类、地势高爽、排水良好的稻茬田块。有机质丰富、通透性好的沙质土壤为种植哈密瓜的首选。

三、整地、作畦、施肥定植前一个月,进行耕翻,耕翻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同时开好配套沟系(大明沟、操作沟和棚外围沟),并一次性全耕层施足基肥,一般亩用商品有机肥1000公斤左右,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L∶K=15∶15∶15)30公斤和过磷酸钙50公斤。 作畦时一定要高畦、高垄,畦面作成龟背形,弓背25~30厘米;畦面采用地膜全覆盖(春季透明地膜),有利保墒降湿防草。

四、育苗移栽

1、种子处理:可采用干燥处理,把干种子在60~69℃恒温干燥箱内烤3天左右,消毒杀菌效果良好。若无此条件可把种子在强日光下晒种2天。

2、播种:春季播种期一般掌握在1月上中旬。春季育苗强调保温防病,苗床采用多膜覆盖,地面铺设电加温线。苗床温度采用二高二低,出苗前,苗床温度控制在28~30℃促齐苗;第一片真叶展开前,幼苗最易徒长,降低温度,白天床温应保持在23~25℃之间,夜间18~20℃。随着幼苗生长和外界气温的上升,可适当加大通风口,通风时间也相应加长。定植前一周进行低温炼苗,使幼苗逐渐适应外界条件。苗期防病可采用阿米西达喷雾1~2次。春季苗龄30天左右,3叶一心期移栽。

3、定植:春季定植前半个月应抢搭棚,覆盖天膜和地膜增地温;定植时选择晴好天气,注意保温。移栽时应及时浇好活棵水,并可适量使用敌克松等防病药剂。

4、密度:哈密瓜因叶大茎粗,栽培密度可适当稀一些。地爬式栽培,双蔓整枝株距45厘米左右,每棚2畦;立架式栽培株距40厘米左右,每棚4~5畦。

五、田间管理

1、温湿度管理。

春季多膜覆盖保温时,应特别注意降湿防病。尽量创造一个高光照的环境,晴天在保温的条件下勤揭膜通风降湿,坐果前大棚白天保持28~30℃,夜间不低于10℃;当瓜蔓长至坐果节位时,适当降温促进坐果,果实膨大期加大昼夜温差,提高品质。

2、肥水管理。

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可在活棵后喷施植物营养液促发棵,植株长势较弱时,可用复合肥浸出液,增施伸蔓长粗肥。当植株生长到1米左右,用0.1%~0.2%硼砂叶面喷施一次,促进坐果。瓜果膨大期时进行1~2次追肥,可在离根部30厘米处穴施,亩用复合肥10~15公斤,也可进行磷酸二氢钾的叶面喷肥。采瓜前半个月果实成熟期,必须停浇肥水,以防裂果。

3、整枝、授粉、留果、疏果。

⑴整枝:哈密瓜植株长势旺盛,叶大蔓粗,应勤整枝,缩小伤口,减少病害发生。

⑵授粉: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上午7~9时进行,选择同品种异株上当天开放的雄花,掰去花瓣,将雄蕊在雌花柱头上均匀轻轻涂抹。

⑶留果、疏果:哈密瓜品种通常在12~14节留果(仙果可适当早些,9节开始留果),每蔓留一瓜。当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根据各果实的长势及发育情况综合判断选留其中一个端正、健壮的幼瓜,其余去除,通常28~30节位进行打顶。

六、病虫草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农业防治,结合化学防治,要勤观察,及时用药,清理杂草。控制棚内湿度、保持植株干燥是防病的最有效措施。

1、大棚哈密瓜主要病害有:蔓枯病、白粉病、霜霉病及病毒病等。

⑴蔓枯病:发病初期全面喷施50%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或用甲基托布津加杀毒矾、农用链霉素配成糊状药液涂抹病部。在整枝时,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或伤口过大不易干燥时,应及时用上述糊状药液涂抹伤口。

⑵白粉病:栽培上要防止徒长,加强通风,早期未发病时可用世高、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预防,并交替使用;出现病害时应用仙生、福星或硫磺悬浮液等农药交替使用防治效果好。 ⑶病毒病:蚜虫、蓟马、白粉虱等都是病毒的携带传播者,所以应首先以防虫为主。如果发现有病毒病植株,不要马上去接触病株,应等全部农事工作结束,准备离开大棚时,再去拔除病株带离大棚。可选用菌克毒克(8%宁南霉素水剂)、删毒等药剂预防。

2、大棚哈密瓜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瓜绢螟、夜蛾、红蜘蛛、潜叶蝇、蓟马等。采用针对性的杀虫剂如阿克泰、蚜虱净、吡虫啉、杀虫素、安打等喷雾杀虫或挂黄色粘板诱蚜。七、适时采收

应严格掌握好哈密瓜的成熟度进行适时采收,以下是鉴别哈密瓜成熟度的几种方法:

1、计算果实发育期,因不同品种特性而各异。一般早熟品种35天左右,中熟品种50天左右。

2、香气。有香气的品种,果实成熟时香气开始产生,成熟越充分香气越浓。

3、果实外表。成熟时果实表现出固有的颜色与花纹。

4、植株特征。坐果节卷须干枯,坐果节叶片叶肉失绿,叶片变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