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言城语
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仁和在哪里?在近90年后,这个地名的出现,是一段时光的记忆,但它的后缀从县变成了镇,这一字之差,却天差地别,早在979年,钱江县更名为仁和县,这是仁和县最早的得名。而1912年,仁和县从我国地图上消失。
直到2001年8月,仁和又再次出现在浙江省地名册上,由杭州市余杭区原东塘镇、獐山镇、云会乡三乡镇合并而成仁和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无论是仁和县还是仁和镇,这个都是硬道理,三白潭的村民自有他们生活的传统,一年十二个月都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劳作,而在农历十二月,是他们下湖捕鱼,也是村子里在年味渐浓的时候最盛大的一个节日,但时间改变着人们的致富方式。
到了鲁子法等人这里,科学致富成为一种风尚,这正是时代的进步。
(李郁葱)
仁和的潭与山(上)
王开阳 / 文
浙江省仁和县的消失与仁和镇的出现,其间足足相隔了89年。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钱江县更名为仁和县,这是仁和县最早的得名。元世祖至元二十二(1285年),江浙行省成立,此后,杭州为省治,杭州路治钱塘、仁和县,辖钱塘、仁和、余杭、富阳、临安等8县和海宁州。到了明朝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杭州府隶浙江布政司杭严道,杭州府治钱塘、仁和,辖钱塘、仁和、余杭、富阳、临安等9县。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元年(1912年)2月,杭州府被废,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直属浙江省,并为省会所在地。有了并置后的杭县,钱塘、仁和县随即一起从我国地图上消失。
2001年8月,仁和又再次出现在浙江省地名册上,不过,此仁和非彼仁和,它的名称叫仁和镇,由杭州市余杭区原东塘镇、獐山镇、云会乡三乡镇合并而成。
01
金鹤与白龙的传说
仁和镇博人眼球的地方是三白潭。三白潭分为头白潭、二白潭、三白潭,它们似三颗串联在一起的硕大无比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湖荡缘何叫三白潭,似乎不用再作七绕八弯、引经据典的考证,不过,当地口耳相传的三白潭得名的传说,倒是不乏生动有趣,不妨听听。
传说,南海的金鹤有喜了。金鹤一身金黄的羽毛,穿戴得漂亮、得体,她身怀宝宝却还在北迁的途中,在蔚蓝的天空一路飞翔,受累不说,还得往下一处处地仔细瞧看,希望找个好地方让小宝贝出生。但宝宝们似乎等不及地想要早点从母胎里出来,看看这个大千世界,因此,金鹤开始肚痛难忍,感觉快要临盆生产了,她俯瞰着辽阔的大地,糟糕的是还没找到一处中意的地方,于是她一面仔细寻找,一面缓缓地往地面方向降落。忽然,一眼发现了一处草木葱茏、芦花竞放、浅滩如毯的地方,心里一阵开心,毫不犹豫地选择在这里一连生下了三个鹤蛋,这三个鹤蛋又一下变成了三个宽阔的湖荡,因此就有了今天的三白潭。
第二个传说说的是古时候有一年,江南这方土地上闹旱灾,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玉皇大帝却迟迟不下降雨的旨令。这下可急坏了东海的白龙:再不降雨,这一带的人就得颗粒无收,忍饥挨饿,日子也难以为继!于是,他背着玉皇大帝偷偷地在这块土地的上空降了场瓢泼大雨。玉皇大帝发现后,龙颜震怒,下令将擅自降雨的白龙就地斩为三截,并将尸体抛向凡间。不久,一具庞大的龙尸便从天而降,正好落在这块土地上,龙头变成了第一个白潭,头白深;龙身化为第二个白潭,二白狭;龙尾在落地时狠命一搅,搅成最宽阔的第三个白潭,并将三个白潭联结在一起,形成好大一个湖荡,这湖荡就叫三白潭。
两个传说,折射出古代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景。
02
三白潭湿地
仁和镇位于杭州市北翼,紧依京杭大运河。老底子,这里的农民难得去一趟杭州,大多会选择水路:起个大早,一个个挑担提篮地沿着一条塘路走上五六里,翻过一爿高耸的单孔石拱桥五福桥,拐上另一座模样相仿,建造更为精致的武林高桥,便见武林头轮船码头,在码头上,稀稀落落的候船人没等多久,只见一艘轮船从塘栖方向乘风破浪地驶来,待停靠定当,一个个相继登船,途经三家村、义桥,抵达杭州拱宸桥码头还不到十点,当天打个来回,时间绰绰有余。
东塘、獐山、云会,以东塘面积最大。境内河汊纵横,水塘星罗棋布,湖依湖,塘套塘,一派水乡湿地风光,曾获得过余杭县(市)生态村、文明村,塘栖区文化村、卫生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东塘境内的三白潭村,由原来的施家墩、金家墩合并而成,不少地方能隐隐听到京杭大运河上客轮、货轮“哒、哒、哒”的轮机马达声和汽笛鸣叫声,早先,邻近以出产青石闻名的獐山石矿,还会时不时地传来隆隆的采矿炮声。全村近千户农家,拥有杭县(余杭)最大的一个淡水湖泊——三白潭。
三白潭西接苕溪,东连大运河,水源丰富、充沛,总面积有1800多亩,湖面水波浩渺,波光闪闪。清晨,白茫茫的薄雾还没有消散,湖面上便见一条条狭长的小船开始往来穿梭,忽听得“哗啦”一声,一条大鱼猛地跃出水面,激起一片涟漪,随即又重归寂静。大白天,一群群白鹭在蓝天白云下来来回回地飞舞,水鸟也贴着水面飞来飞去地四处觅食。湖岸边,芦苇丛生,荷田一片连着一片,不远处,是一方方碧绿的桑树林,以及桃、李、梅、橘、柿等果树林,有的花开满枝,有的枝头挂满了红、黄或青色的果子,景色秀丽而恬静。
三白潭村民世代枕湖而居,开门见水,水边生,湖边长,划船、游水,几乎人人都可以露一手。旧时,船是他们的腿脚,有船就能在大湖和四通八达的河港里自由往来,没船则寸步难行,因此,村民即使家里再穷,咬咬牙也要打造一条赤膊小船。这里的赤膊船船体狭长,船头尖,村民下船往船尾一坐,船头立马上翘,用力划起桨来,小船就像箭一样地向湖中心飞驰而去。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河汊绿地和湿地旅游的功效逐渐显现,湿地也跟着为人们所熟知和重视,不过,对于杭州城里人来说,处于近郊乡野的余杭三白潭湿地知道的人并不多。而其实,在附近的乡镇中,东塘境内有个三白潭,几乎无人不晓。
2017年3月,浙江省公布了第二批重要湿地名录,杭州的萧山湘湖湿地、余杭三白潭湿地,以及淳安的千亩田山地沼泽湿地榜上有名。至今,连同2014年入选首批省重要湿地名录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富春江咕噜咕噜岛省级湿地公园(在现富阳市境内),杭州地区已有五个省级重要湿地,而杭州市区就占了其中的三个,成为我国城市湿地聚集最多的省会城市之一。
三白潭村民听说自己的家门口也进入了浙江省重要湿地名录,自然高兴得不得了。现今,他们盼望的是有朝一日,杭州能将深藏数百上千年的三白潭湿地像西溪湿地那样推出,让更多的市民和旅游人好好观赏这里独特的美景和多彩的乡间民俗。
03
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劳作
三白潭村民用一串短句,津津乐道一年十二个月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劳作:二月赏梅,三月掘笋,四月收茧,六月品桃,七月掘藕,八月摘梨,九月柿黄,十月橘红,十一月拔甘蔗,十二月宰猪杀羊网鱼打年糕,日子不要过得太惬意。
在一年四季里,村民除了采桑养蚕收茧、挖笋掘藕拔甘蔗,在果园里养护、收摘各种果子,旧历十二月,是他们下湖捕鱼,也是村子里在年味渐浓的时候最盛大的一个节日。
三白潭村的巨网捕鱼,场面有些壮观。只见潭岸边,百来个捕鱼人聚集在一起,用双手紧紧拉住一张巨大的渔网,跟停驻在湖面各个点位的十来艘渔船一起,围合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形,一切布置定当之后,有人一声号令,岸边、船上的捕鱼人随着“嘿呦、嘿呦”的捕鱼号子声,便开始一齐收网,没过多时,渔网逐渐收笼,缓缓地被拉上岸来。此刻,捕鱼人个个用足力气,在寒风中干得汗流浃背,岸边的村民则是指指点点,看得津津有味,还有闻讯划着小船赶来,等着买几条鲜活乱跳的青鱼回去的十里八乡村民。那场面,那气势,比不过千岛湖捕鱼,也要比西溪村民在池塘里“干塘捕鱼”强得多。
更令人亢奋的是紧接着的捞鱼和分拣鱼类的场面:一艘艘渔船已经围住缩小了的巨网,渔民拿起一只只大网兜开始从网里捞鱼,捞上来的青鱼、鲢鱼、鳙鱼、鲫鱼,还有野生的鳜鱼、白条等,被他们利落地一条条分拣出来,扔进网箱不同的格子里。约莫两斤以下的青鱼、鲢鱼之类,是一定要挑出来放归湖里的,这是长久以来村子里的一条不成文规定,等这些鱼长到八九斤重之后才能捕捞。这一没有变成文字的乡规民约,有效地保护了三白潭水域的水质和自然生态环境,也保证了村民 “年年有鱼(余)”的好光景。
04
鲁子法的青鱼干梦
每年入冬之后,三白潭里以喜食螺蛳而得名的野生“螺蛳青”(青鱼),正是长得最肥硕的时候,这时,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将捕捞上来的螺狮青剖杀、腌晒成青鱼干,似乎早已成为这里的一种民风习俗。青鱼干的做法每家每户都很讲究:为了使鱼肉黄里透红,保持鱼的鲜味,没人会将刚剖杀的青鱼立马用水洗净 ,而是将带着血水的鱼身浸泡到盐水里去腌渍三天。冬日的早晨,暖暖的阳光开始笼罩着村庄,村民们就将家里的青鱼干一条条地挂到门口用竹竿搭成的架子上去晾晒。近年来,村子里有人办起了青鱼加工厂,那厂子边一排排长竹竿一直向远方伸展,云开日出的日子,上面挂满了黄里透红的青鱼干。这满眼的青鱼干迎着太阳,像列队般地整齐划一,晾晒人往来其间,仿佛将军检阅士兵。
村子里有个叫鲁子法的,便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父亲替他取名“子法”,意思是希望他像种子那样发芽成长。不过,他家人口多,家境并不宽裕,在兄弟姐妹中又排行老大,自然要帮父亲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所以,他16岁就去了附近的一家砖瓦厂做工,从早到晚累死累活,一个月下来也只挣七八十块钱,如此整整干了十年,早已成为一名制砖熟练工。1998年,他辞掉了这份又苦又累,却已经习惯了的工作,做起了贩卖鱼虾,有时也卖水果的小本生意,却也没赚到多少钱。
正在他彷徨犹豫的时候,一位朋友过来跟他说:你贩鱼干吗呀,你们村子里不是人人都有一手做青鱼干的绝活吗?现在饭馆里点青鱼干吃的人是木佬佬噢,你还不如去做青鱼干。鲁子法一听,有那么好的事怎么不干?于是,从市场上以每斤7块钱的价格买来了25条青鱼,做成了青鱼干,朋友果然很快帮他卖完,这一来一去就净赚了1000多块,他有生以来还没挣过那么多钱呢。第二年,鲁子法从湖州买来了200条青鱼干,又交给朋友去卖,不久又销售一空,这次足足赚了一万多块,不过,中间环节付出的钱没有算在里面。
鲁子法尝到了甜头,又打起了新主意:不是有“产供销一条龙”的说法吗?何不省去中间环节,自己养殖青鱼、做成青鱼干、又自己去销售呢?他开始尝试着承包村子里的鱼塘,包括垃圾场一共30多亩,做起了养殖专业户,这在当时,村子里还真没人敢干这承包养鱼的活。
不过,养殖青鱼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他一个土生土长、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缺乏的是养殖知识和经验,以及科学养殖技术和管理,结果,开头几年做得并不是很顺手。由于池塘深度不够,没设增氧泵,又不知及时替青鱼防病治病,常常眼睁睁地看着一条条浮在水面的白肚皮青鱼,而且这尴尬、痛心的场面还不时地出现,损失不少。
他请来养殖专家,专家指点他要改进养殖方法,加强鱼塘管理。到了年底,终于迎来了捕鱼季节,却不料因为四月份没有及时给鱼防病治病,只捕捞了100多条十来斤重的青鱼。他将这些鱼腌渍、晾晒成青鱼干,并以自己的头像做商标,注册了三白谭青鱼干品牌,包装袋也做得有模有样。但1000来斤青鱼干往哪里去销?到市场、去饭店推销,要花掉多少时间和精力?这事又让他犯了难,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想到了政府——有难事,找政府嘛。于是他壮了壮胆,拎着几袋青鱼干径直走进了仁和镇镇政府的大门,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答应将青鱼干作为本地的特色产品对外推销,剩下的一小部分,他自己很快便销售一空。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失败乃成功之母,几番挫折和损失,使他积累了知识和经验,也学会了科学养殖技术和管理,之后,他便胸有成竹地开始扩大鱼塘承包,追求规模效应。2003年,为防止阴雨天青鱼干发霉变质,他一口气投资了近二十万块钱,买来了烘干机、冷库等设备。到了2014年冬季,他的加工厂已经有加工两万条传统青鱼干的能力,还建立了食品检验室,并在杭州和余杭开设了10多个销售平台,成为三白潭村里名副其实的青鱼养殖和加工大户,而且还是不折不扣的全村第一人。
05
受益于科技创新的姚建光
姚建光的养殖故事,还得从杭州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培育杂交鳢(音lǐ)“杭鳢1号”说起。
2010年9月,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杭州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培育的杂交鳢“杭鳢1号”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不久,农业部又认定“杭鳢1号”为适宜推广的杂交品种。据称,该品种的杂交鳢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生长速度较钱塘江水系的乌鳢快20%以上,养殖一年后即可上市,而且,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不久,浙江大学也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成功“芦苇稻”,它的准确叫法是“芦苇型渔稻”,特别适合湿涝地环境,稻株高可达180厘米,种植在湖泊、河道和鱼塘里,不仅能吸收水中营养,净化水质,而且还不用施农药,是一种另类的水稻良种。如果将芦苇稻与鱼虾共养,鱼虾的残余饲料和粪便还能作为芦苇稻生长的养料,无疑减少了成本,增加了收益。
姚建光的仁和建光黑鱼专业合作社,既接受了杂交鳢“杭鳢1号”的苗种繁育技术,又掌握了在鱼塘里种“芦苇稻”的种植技术,他们在三白潭畔建立的黑鱼种鱼养殖基地,就是要将上述两种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将其转化为实践成果。
那一年,在余杭区渔业渔政管理总站和仁和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姚建光从市农科院一下引进了18万尾“杭鳢一号”鱼苗,在芦苇稻田里用心繁育。夏天,烈日炎炎,气温高达35.6摄氏度,他们发动了几十台增氧机来搅动水体,通过水循环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改善和稳定水质,此外,又利用附近的农用灌溉机埠使外塘和内塘的水不停地流动,保持内外水的畅通,又进一步降低了水温。芦苇稻成熟后,姚建光他们就划着船去收割,割稻的位置也在水下。现今,三白潭村建光黑鱼专业合作社的“杭鳢一号”苗种早已名声在外,各地都有稳定的客户。
2004年,为引进“流水养鱼”(学名叫“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新技术,姚建光专程去了趟美国,回来后采用新方法养殖青鱼、黑鱼。新技术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使鱼的肉质更为紧致,加工生产出来的鱼干口感更好。到了年脚边,前来加工厂购买鱼干的车辆和顾客络绎不绝,加上外地的大订单,产销量是越来越大。
用姚建光名字命名的建光黑鱼专业合作社是杭州市黑鱼种鱼基地、全国渔技科技示范基地,面积有20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