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围绕“六个精准”要求,开足马力、精准发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为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固本强基实施“精准”扶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缺少。共同脱贫致富路上,一个不能掉队。锡林浩特市始终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小康社会的长效举措,突出“精准”二字,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将政策精准引流到每一个贫困户的“家门口”。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锡林浩特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制定了《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指导文件,成立由市级领导为组长的教育、产业、健康等18个“精准”脱贫工作组,开展了摸底调查研究、产业技术指导、开发扶贫项目、脱贫攻坚大排查大起底等一揽子工作,市级领导、包联部门、第一书记、社会力量千余人下沉到扶贫一线,组建了由136名专业技术人才为核心的产业指导团队,投入扶贫资金3848万元,实施建设房屋棚圈、用水用电扶贫项目70多个,脱贫攻坚十项“清零达标”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壮大“集体经济”喜尝致富甜头

26岁的额尔敦陶格涛从部队退役回乡后,从基层嘎查助理到嘎查长、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13年。“作为领头羊,要对全嘎查112户牧民负责,一定要让大家生活有奔头”,额尔敦陶格涛坚定的说。

13年前的阿尔善宝力格镇白音高勒嘎查地瘠民贫,牧民以养放牧维持生计,由于经营方式粗放,牧民收益甚微,贫困户一度占到了嘎查总户数的30%以上。面对如此状况,额尔敦陶格涛想办法、找出路,依靠优势的自然条件,带领牧民群众走出了一条“党组织+产业+合作社+土地流转”的收益型脱贫致富之路,如今的嘎查集体牲畜发展到60头牛、700只羊,成为了全镇赫赫有名的“牧业大户”。

去年经过申请,由中央到地方配套的125万元专项资金,为嘎查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额尔敦陶格涛带领“两委班子”成员探索“土地流转”“草场租赁”推动脱贫攻坚,去年一年就有50万元的土地流转费转入集体账户,有需要草场的贫困户还可以以低于市场租赁的价格优先获得承包权,带动了嘎查、牧民和贫困户收入的提升。

在嘎查“两委班子”的帮助下,党员呼格吉乐图等6户成立了白音高勒嘎查护旗德合作社,去年合作社无偿为嘎查10户贫困户赠送了373只“扶贫羊”,实现了由“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的根本转变,将扶贫“扶”出了高质量。现如今,嘎查没了贫困户,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100余万元,资金全部用来壮大产业发展、解决牧民生产生活等问题,牧民和贫困户真正从集体经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像额尔敦陶格这样党的脱贫带头人不胜枚举,他们眷恋草原,带着脱贫的使命热情,带领牧民群众走出了一条条致富新路。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把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坚实保障,制定出台《实施意见》,成立市级领导小组,发挥市直部门、第一书记、嘎查“两委”示范帮扶作用,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政策支持、基础保障、技术服务等方式,推动嘎查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22个嘎查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到29万余元,嘎查集体综合实力、牧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第一书记”做扶贫路上的“引路人”

锡林浩特市将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2013年先行先试,向全市嘎查分场选派了“第一书记”,率先在全国掀起了“第一书记”包联帮扶、助力脱贫攻坚的热潮。

扶贫与扶志、扶智同向发力。教育局副局长斯琴德力格尔作为朝克乌拉苏木乌优特嘎查的“第一书记”,凭借长期在教育系统工作的阅历,定期带着党组织的问候,到嘎查访民情、解民忧,与贫困户一同谈心交流、学习经验、传授技能,鼓励贫困户参与生产、勤劳致富,久而久之贫困户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转变了长期“慵懒散、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去年通过争取,嘎查投入19.2万元,在牧民和贫困户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5个帮扶项目的建设,为基层发展牧业创造了条件。

乌优特嘎查牧民在斯琴德力格尔的引领下,脑子活了、思路宽了,他们与牛羊肉生产加工企业签订供销订单,并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带动牛肉干、奶食品等民族产品的线上销量,去年嘎查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万元以上,牧民和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了,日子火起来了。

2018年5月17日,负责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萨琪日勒图被选派到巴彦宝拉格苏木巴彦哈日阿图嘎查担任第一书记,由于该嘎查是他之前指导过的农业扶持项目区,所以很快就进入了工作角色。在去年农忙时节,萨琪日勒图考虑到牧民及贫困户对养殖、疫病防治技术的实际需求,组织嘎查“两委”成员、党员牧民、贫困户等30余人参加了4天的农技培训班,并带牧户到周边旗县养殖种植示范基地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受到了牧民朋友的一致认可。

围绕“扶贫抓创收、抓好创收促脱贫”路子,萨琪日勒图在充分调研论证后,与嘎查“两委”成员商量,决定把嘎查饲料基地纳入集体经济,利用优势的种植条件,带领嘎查牧民搞起了饲草料种植产业,先后投入集体资金211万元,建设了4000亩饲草料基地,经过去年大家的辛勤劳作,基地的玉米、燕麦产量迎来第一次大丰收。经过萨琪日勒图提议,嘎查决定优先将玉米以每吨低于市场50元的价格卖给牧民,贫困户可依据生产需求免费获得生产资料,这样牧民不仅能够减少生产开支,还能促进饲料销售,实现一举多得的扶贫效果。

如今,活跃在锡林浩特市的“第一书记”队伍已经壮大到了36人,成为了决战决胜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

念好“牛马羊”产业脱贫致富经

当步入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全新的标准化现代厂房,因地制宜构建的特色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近年来,锡林浩特市依托自然优势,抓住产业扶贫“牛鼻子”,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利益联结”促脱贫的产业格局,伊利乳业、大庄园肉业、中蕴马业3家大型示范企业先后落户园区,调动起了牧民和贫困户养殖的积极性。在“牛马羊”产业脱贫致富经的指引下,如今约4000户养殖户在产业发展中获益。

随着国家推进奶业振兴的战略机遇期的到来,去年,锡林浩特伊利乳品有限责任公司抢抓时机,通过积极争取,在原有牛奶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新建了4条安慕希常温酸奶产生产线,牛奶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0万吨,直接有效提升了牧民和贫困户原奶供应的附加值,产业辐射全市及周边地区近千户养牛户。

来到中蕴马产业园,展台上摆放的马奶饮料、马奶啤酒等马产品琳琅满目,让人惊叹不已。中蕴马产业集团看上了锡林浩特发展马产业的资源和人文优势,借助“中国马都”盛名,在现代马产业上下足功夫、做大文章,推动牧民和贫困户通过养马育马致富创收,让马产业“快马加鞭”。据估算,经过工业标准采集后,牧民的每只马匹比之前可年增收益2万元左右,党支部书记、副总裁冯敏欣慰的说。

在发展马产业的同时,企业主动肩负扶贫责任,24名党员职工组成“扶贫工作组”,建立“支部+示范引领+脱贫致富”模式,向包联帮扶的17户贫困户发放了养马收益金16.6万元,对口帮扶锡林浩特以及周边等地区的66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

2016年,锡盟大庄园公司建成运行以来,积极响应党的扶贫号召,对牧民生态散养肉羊在市场价格低迷时段以保护价格进行收购,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联结共同体,有效减少了经济损失,保障了牧户利益。同时,采取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冬羔早春羔出栏羊补贴、入股分红等方式,大大提高了牧民和贫困户养殖积极性,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脱贫实效。目前,该企业正在谋划羊业差异化发展思路,通过战略调整,真正让牧民和贫困户的草原优质羊卖上市场优质价。(赵瑞超)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