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标准代替 DB 23/ T 048—2001《A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与DB 23/ T 048 —2001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并替换乐果等农药

——替换了落后的农事操作技术;

——增加了质量追溯体系。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雪源、张相英、夏丽梅、刘胜利、王艳民、王勇男、刘培源。

本标准于 2001 年 1 月首次颁布。

绿色食品 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玉米生产的产地环境、种子及其处理、选地、选茬和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包装、贮藏和运输及质量追溯体系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玉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3产地环境

产地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

4种子及其处理

4.1品种选择

根据生态条件,选用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的非转基因、高产、优质、适应性及抗病虫性强、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的优良品种。

4.2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 的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含水量不高于16%,另外,发芽率90%以上。

4.3种子处理

4.3.1种子精选

播种前要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种子,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碎粒和杂质。

4.3.2晒种

播前15d,选择晴朗微风天气,将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地面或席上晾晒2d~3d,并经常翻动,白天晾晒、晚上收起。

4.3.3发芽率测定

播前10d ~ 15d,进行1次~2次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

4.3.4药剂处理

选择符合NY/T 393要求农药进行药剂处理。

00001——地下害虫较重的地块,可选用含有毒死蜱成份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00002——丝黑穗病较重的地块,可用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或可湿性粉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

00003——地下害虫重、玉米丝黑穗病也重的地块,可采用戊唑醇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播种时再用辛硫磷颗粒剂随种肥下地。

5选地、选茬和整地

5.1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

5.2选茬

应进行合理轮作,选择前茬为绿色种植的大豆、小麦、马铃薯或玉米等茬口。

5.3整地

实施以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多功能联合整地机械为载体,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压相结合的少(免)耕土壤耕作制。有深松或深翻基础的地块,秋整地可采取耙茬或浅翻、深松整地技术。深松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深松深度一般30cm~35cm,耙茬或浅翻、深松、夹肥、按要求垄距起垄连续作业,起垄后及时镇压。无深松和深翻地块,三年伏翻或秋翻一次,耕翻深度25cm~28cm,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耙耢,按种植要求垄距及时起垄或夹肥起垄镇压。春整地地块,可采取灭茬旋耕整地。灭茬7cm~8cm,旋耕10cm~15cm。灭茬旋耕、夹肥起垄、镇压连续作业,达到播种状态。

6施肥

施肥应符合NY/T 394的要求。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以及气候、栽培等因素,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应用水肥一体化、侧深施肥等技术,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 无机氮素用量不得高于当季作物需求量的一半。

00004——有机肥:每hm2施用农家肥20t~ 30t。

00005——化肥:每hm2施五氧化二磷70kg~100kg、氧化钾50kg~60kg,结合整地做底肥或种肥施入;每hm2施纯氮100kg~120kg,其中30%~40%做底肥或种肥,另60%~70%做追肥施入。

7播种

7.1播期

5cm~10cm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 ~ 8℃ 时,可抢墒播种。第一积温带4月20日~30日播种;第二积温带、第三积温带4月25日~5月5日播种。

7.2播种方法和质量

按种植方式,采用大机械精量点播。要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直播的地块播种后及时镇压,坐水种的地块播后隔天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镇压后覆土深度3cm~4cm。

7.3种植方式和密度

65cm ~ 70cm标准垄种植,保苗6.0万株/hm2~7.5万株/hm2;130cm ~ 140cm大垄通透密植,保苗7.0万株/hm2~8.5万株/hm2。具体实施因品种特性、栽培水平、种植区域等因素,密度适当增减。

7.4播种量

按种子百粒重、发芽率、种植密度要求等确定播种量。

8田间管理

8.1中耕

出苗后要进行深松或铲前趟一犁;头遍铲趟后,每隔10d~12d铲趟一次。做到三铲三趟。7叶~9叶期前,结合追肥,完成铲蹚,封垄作业。8月上、中旬,放秋垄拿大草1次~2次。

8.2追肥

玉米7~9叶期或拔节前进行,追施总氮肥量的60%~70%/ hm2,追肥部位离植株10cm~15cm,深度8cm~10cm。

8.3病虫草害防治

8.3.1防治总则

以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建立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和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抗病品种、种子种苗检疫、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耕翻晒垡、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尽量利用物理和生物措施,如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释放害虫天敌,机械或人工除草等。必要时,合理使用低风险农药。

8.3.2防治用药

农药的选择、使用和残留都应符合NY/T 393的要求。农药使用和施药作业应符合GB 4285、GB/T 8321的要求。

8.3.3化学除草

8.3.3.1苗前除草

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区宜选用苗前化学除草。选择药剂有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噻吩磺隆。

8.3.3.2苗后除草

玉米苗后3~ 5叶期,禾本科杂草3~ 5叶期,阔叶杂草2 ~ 4叶期施药。选用药剂有噻吩磺隆、硝磺草酮。

8.3.4 病虫害防治

8.3.4.1玉米螟

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对达到防治指标的地块,适时采取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当百株活虫达到40头以上,田间百株卵量超过30块时,应当及时采取以下措施分别对成虫、卵、幼虫进行防治。

00006——诱杀成虫。当地玉米螟成虫羽化初始期,设置杀虫灯或性诱剂加挂在投射式杀虫灯上进行成虫诱杀。每日21时到次日4时开灯。小雨仍可开灯,中雨以上关灯。

00007——抑制卵量。依据当地田间调查及预测预报,在玉米螟卵期进行三次放蜂。玉米螟化蛹率达到20%时,后推10d为第一次放蜂日,间隔5d后第二次放蜂,间隔10d后第三次放蜂。每亩地总放蜂量为15000头,每次每亩放5000头,每亩每次放两个点,每点放1块蜂卡。

00008——防治幼虫。在田间玉米螟卵孵化率达到30%时(一般在玉米心叶末期),利用自走式高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喷洒50000IU/mg的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25g防治幼虫,防效在70%以上。如在玉米抽丝期加装吊杆式喷头,对雌穗定向喷雾,再次用药,防效可达90%以上。

8.3.4.2黏虫

玉米百株有幼虫50头,大部分虫龄达到3龄时,要及时采取化学药剂进行防控,可用氯氰菊酯、联苯菊酯进行喷雾施药。

8.3.4.3玉米蚜虫

在玉米蚜虫虫量较大的地块,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氯氰菊酯、联苯菊酯药剂,用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进行田间作业施药防治。

8.3.4.3玉米大斑病

在雨水较多的年份,发病初期利用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可选用、氟环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多菌灵、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防治。

9收获

9.1收获时间

玉米完熟后期收获。

9.2收获方法

采取机械收获或人工穗收。不可地面堆放,防止与普通玉米混杂。

9.3晾晒脱粒

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晾晒。籽粒含水量达到20%以下时脱粒,高于20%以上冻后脱粒。脱粒后的籽粒要进行清选。

10包装、贮藏和运输

10.1包装

应符合NY/T 658的要求。

10.2贮藏

贮藏设施、周围环境、卫生要求、出入库、堆放等应符合NY/T 1056的要求。

10.3运输

运输工具和运输管理等应符合NY/T 1056的要求。

11质量追溯体系

生产全过程,要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健全生产记录档案,包括:地块档案和整地、播种、铲趟、灌溉情况、施肥情况、病虫草害防治、收获、销售记录等。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2 年。

weixin.qq.com/r/GT9EXHfEnyrgrTM-92oL (二维码自动识别)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