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小的冬枣,让他痴迷了三十九年。
三十九年,他从看到第一棵冬枣树开始,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冬枣上面。即使被不理解的农民骂作“三害”,即使万亩冬枣树一夜冻死,即使倾尽家财几乎靠借钱度日,他都从未退缩。
三十九年,他把沾化冬枣从粗放的露地栽培成功转向了精细化管理的大棚种植、设施栽培,使得冬枣从时令性的鲜果变成了几乎可以全年食用的果品,形成沾化全区种植规模达30万亩、年产值超50亿元的产业。
三十九年,他把沾化冬枣从只是一个县区的地方特产变成了全国19个省(市)种植面积已超200万亩的品种,还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等地,实现了从“一颗枣”到“一片枣”“单一卖枣”到“全身变宝”的转变。
三十九年,他和合作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沾冬2号”成为国内知名的冬枣品种,并把自己研究成果著成《沾化冬枣》一书。
三十九年,他获得“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山东省农村科技大王”“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乡村之星”“山东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特聘实用技术专家”等荣誉称号。
他,就是农民科学家、冬枣产业带头人、滨州市沾化区冬枣研究所所长于洪长。
沾化区冬枣研究所所长于洪长在管理冬枣树(受访者供图)。
发现——找到适合生存的土壤
时至年关,寒意渐深。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冬枣研究所内,已经70岁的于洪长每天仍一如既往地和枣农查看大棚内冬枣树况、土壤水分、病虫害和设施运行状态,不时还要向来参观园区的游客介绍在此密集种植的“沾冬2号”冬枣品种的基本情况。
“习惯了,要弄好冬枣就得多费点心。”他说。
“我的想法,是把沾化冬枣打造成百年产业。”于洪长态度非常坚定。
在沾化,冬枣并不是一个年轻的品种。
有据可查。翻开1935年版的《沾化县志》,在“物产”部分可以看到“枣,为本县特产,有无核枣、金丝小枣、银丝小枣、铃枣、冬枣、帑枣、泼枣等名,与乐陵枣匹(媲)美,出口”的字样。沾化,坐落在渤海湾南岸,是滨州市出海口之一,地处鲁北黄河冲积平原之上。该地土壤以黄河沉积泥沙为主要成土母质,多呈现河滩高地、海滩地、滩涂等地貌,这里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性气候,盐碱地居多,虽然不利于粮食生长,但对碱性土质适应强的植物生长非常有利。
于是,冬枣应运而生。
什么是冬枣?
一种通俗的说法是该枣在秦岭黄河以北地区特别是山东,成熟往往要到10月下旬,那时天气慢慢转冷,临近冬天,故得名之。冬枣偏爱沾化,具有皮薄、肉质细嫩特脆、甘甜清香、多汁的特性,是晚熟鲜食的优良品种,含有钾、硒、钙、锌、铁等多种矿物元素和维生素A、B、C、E等脂溶性和水溶性类别,其中维生素C含量达352mg/100g,是苹果的70多倍,梨的100多倍,被誉为“活维生素丸”。它含有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总含量达1.6mg/100mg,也是中药的一种常用药剂。
从研究所往东走5分钟,就是于洪长迄今为止一直生活的地方——下洼镇于家村。
1973年,于洪长是村子里仅有的4个高中毕业生之一。改革开放后,当时他还在县城当工人,看到国家陆续出台的好政策,就辞了职回到村里,根据区位条件琢磨如何才能发家致富。
1982年,于洪长参加了济南市科协举办的食用菌培训班,学会了用棉籽壳养蘑菇。第二年,他就成了该县第一批“万元户”。
头脑灵活的于洪长富裕后并没有忘记全村人,1984-1988年,全村800户村民中有600户跟着种上了平菇、金针菇、木耳等,走上了摆脱贫困的道路。“全村人都从我这儿学种植技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来找我,我记得当时春节前平菇每斤卖1元多,销量特别好。”于洪长说。
1984年,全国林业普查发现沾化县(2014年撤县改区)有56棵冬枣树,而下洼镇就有30多棵。房前屋后种枣树是下洼镇的习惯,因为每家每户过年都要做年糕,但种冬枣却不多见。这年10月,在给于家村村民于全义指导食用菌栽培技术时,于洪长偶然发现了一棵挂果的冬枣树。他记得,其他树早早地没了叶子,就这棵树叶子还很绿,枣大部分泛青色,仅有点发红,但非常好吃,又甜又脆。随后,他便将树枝嫁接到自家院落里的4棵枣树上,等到一个月以后,于洪长惊喜地发现嫁接的冬枣树吐出了新芽。
沾化是盐碱地,地下是咸水,其他的树都长不起来,而枣树根系浅、水平延伸。只有它能在这儿成活。于洪长就很感兴趣,有时他会打着手电蹲守一夜观察枣的生长情况,要不就是两三个人换班盯着。2亩多地,每人拿着放大镜看,带着湿度表、温度表观察。那时候他们精神头足啊,压根没觉得累。
冬枣科研项目中的于洪长(左)(受访者供图)。
除了沾化,哪里还有冬枣?带着这个疑问,之后几年于洪长跟随沾化县科委先后到北京、辽宁、山西、云南等地的全国农业博览会考察,每次他都会询问参展方关于冬枣的新技术、新品种,但一直没有得到肯定答复,这也坚定了他“冬枣只有沾化有”的信念。到了1989年,惠民地区科委给予1万元科研经费,在下洼镇于家、东平、平家及前下洼等十几个村,对县内56棵冬枣树进行资源保护,高接换头了896棵冬枣树。1990年山东省科委给予3万元科研经费,并立项“沾化冬枣苗木繁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还邀请沾化县林业局果树站站长孙殿奎承担技术方面的工作,在研究所院内建起了中国第一个成规模的冬枣园,经过3年试验,大田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冬枣获得成功。
1992年,项目验收时,满怀期待的于洪长被泼了冷水。
他记得很清楚。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郭裕新研究员提出,冬枣与金丝小枣不同,冬枣的保鲜能力较差,含糖、含水量太高,想要让冬枣大面积种植,就必须解决运输、销售过程中的保鲜问题,否则就是“犯罪”。
专家的语气很坚决,于洪长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这么严重?之后三四天,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门不出,苦苦思索。开拓市场和冷藏保鲜产生了冲突,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彼时,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在沾化挂职科技副县长的刘炳谦正帮扶脱贫,了解此事后便主动牵线。于洪长和沾化县科委副主任吕学成随后带着冬枣赶到北京,求教他的同事,果品保鲜专家张广学教授。
张广学了解事情后尝了尝冬枣,他说这么好吃的枣不能保鲜太可惜了。还把新研发的“果保3号”保鲜剂交给于洪长,叮嘱他做好保鲜工作。由于聊的时间太长,来不及订宾馆,于洪长和吕学成就在北大的澡堂子睡了一晚。回来后他那里连冰箱都没有,就找了个阴凉的地方把冬枣和保鲜剂放到一起。经过测试,常温能保鲜一个月,冬枣科研就这样慢慢地探索起来。
有了技术,也有了名气,怎样让沾化冬枣形成规模?山东其他地市有人向于洪长询价冬枣树苗,要以15元每棵的价位收购他种的3000多棵树,于洪长最终还是没舍得卖。“我当时考虑,冬枣树是沾化的稀缺品种,让它们离开沾化太可惜,只有让当地群众致富才能达到搞科研的初心。而要想让民众接受,仅靠个人力量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得到政策的支持。”
冬枣树,三分栽,七分管。于洪长专门找到时任下洼镇党委书记王永祥、镇长刘星泰汇报冬枣的科研进度并请求给予协助。1993年春,沾化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全县大面积推广冬枣,实行产业化发展。下洼镇出台了以保护冬枣树为主的制度,在中小学校积极推广普及保护树苗的观念,人为损坏一棵树木罚款200元;牲畜必须远离,毁坏苗木对所有者罚款2000元……
1992年下洼镇一共种下3000多亩冬枣;1994年成立了沾化冬枣研究所;从1995年开始,下洼镇政府以每斤5元的价格收购冬枣,1996年收购价格提至每斤8元,1997年价格为每斤12元,1998年提升为每斤16元,1999年涨到了每斤20元……这都是于洪长亲眼所见,政府给种植户吃了“定心丸”。那时候的沾化冬枣真是供不应求,有的采购商拿钱都买不到,还得去找镇领导批准才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系列有力措施保护了枣农的生产积极性,1992年、1995年和2000年分别在下洼镇、沾化县和滨州市形成了产业规模。1995年,沾化荣获“中国冬枣之乡”称号;2001年,沾化冬枣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05年,沾化冬枣发展到30多万亩的目标如期实现;2006年,沾化冬枣被原农业部评选为 “中国名牌农产品”;2011年,沾化冬枣被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23年,下洼镇冬枣总产量达2.8亿斤,产值突破12亿元,枣农年人均纯收入突破2.6万元。
转变——从粗放经营到产业管理
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也是一种商品综合品质的体现和代表。从2021年起,沾化冬枣也有了自己的品牌——“一枣一世界”。
沾化冬枣品牌“一枣一世界”。
在研究所以绿色为主色调的展厅内,记载并摆放着很多冬枣发展的历史以及衍生的产品,于洪长拿起一个白色的大盒子,封面上印有一颗红黄相间的饱满冬枣,细细观之,扁圆的冬枣就像一个缩小版的地球,红色好似地球上的陆地板块,黄色好似海洋板块。枣上刻画了一幅完整的世界地图,还漫布着晶莹剔透、栩栩如生的露珠,蕴意丰富。
“‘一枣’寓意了我们生活的地球;‘一世界’既寄托了枣农为之付出的整个生涯,也代表我国冬枣的最优品种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外,希望消费者在品尝到沾化冬枣的甜脆时,能够收获更多对世界、对人生的感悟。”沾化区委副书记陈玉娟说。
放眼全国,200万亩冬枣现已遍布山东、山西、陕西、河北等19个省(市),除了沾化外,河北黄骅、陕西大荔、山西临猗都是冬枣的主要产区。2003年,下洼镇枣农发现了冬枣的变异品种并进行试种,研究所经过诱变中试,选出了优良品种“沾冬2号”并栽种至今。
“这个品种可不简单。”于洪长说,相比于露地栽培,设施栽培出身的“沾冬2号”平均果重21.9g,含糖量高,可溶性固形物为32%-38%,品质极佳,就连价格也是原生态冬枣的8-10倍,从露地栽培转向设施栽培着实花费了于洪长许多心血,然而,“沾冬2号”生长过程中怕病虫害、怕湿冷、怕雪天的缺点曾经也让老百姓吃过苦头。
现实中,冬枣树具有耐盐碱、质地坚硬、木纹细密、不易变形、不易蛀虫的特性,可以用来制作印刷书籍的雕版和生活中的各类器具。但是,冬枣树又很“娇气”,它无法与松树、柏树等其他树木共存,毕竟枣农闻之色变的“枣疯病”病原就是通过各种嫁接和叶蝉类媒介昆虫传播,也被称为“枣树癌症”,短期内冬枣产量缓慢下降,长期发展成不结果,小树1-2年,大树3-4年就逐渐枯萎死亡,露地栽培尤为明显。
2015年冬天给于洪长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年沾化遇到了历史最低温度-21.3℃,下洼镇种的1万多亩“沾冬2号”冬枣树因为露地栽培加上低温,很快就被冻死了。“沾化不像东北,这种超低温天气不常见,除了一些种在河岸边上的树苗不受影响外,其余的基本都冻死了。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村民也纷纷找我诉苦求助,我竭尽所能想办法补救,但心里叫一个难受啊,看着老百姓无辜损失了几千万元。”说起过往,于洪长感慨万千。
冬去春来,那这些冬枣树后来都怎么处理了,是砍掉重新种吗?
“没有。”于洪长说,“开春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它们又发芽了,不过又长回了普通品种,结的果实不是‘沾冬2号’了。想做大产业就得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决定往设施栽培的路子上走,一定要提高科技含量。”
此外,沾化冬枣从1999年开始规模化种植后,因其良好的口感多年供不应求。每到冬枣成熟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齐聚沾化,还出现了冬枣还没成熟就“采青”、只要是冬枣就一拥而上抢购的乱象。村民受市场刺激急于扩大规模、粗放管理,盲目使用生长激素、化肥,虽然数量增加了,但膨大的果实缺乏甜度、口感下降、销路变窄,冬枣产业忽视质量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由于沾化冬枣成熟期晚且上市周期短,多集中在10月末,蝴蝶效应频发,受影响最深的还是一线的枣农。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枣首席专家刘孟军是于洪长长期的合作伙伴。从2012年起,他带领团队和于洪长开展科研合作。他们发现,沾化冬枣品质很好,但是丰产性较差。在培育“沾冬2号”时,形成了它二倍体和四倍体的混合。性状不稳定,容易出现变异。“目前我们在做的,既有冬枣本身提纯,把混倍体纯化,从中选取一些新的芽变的优异品种,同时把冬枣和团队培育的四倍体进行杂交,得到了综合性状、品质更好的三倍体,现在早熟、中熟、晚熟品种都有,成熟期更多样化。”刘孟军说。
于洪长(左)和刘孟军(中)在查看冬枣树苗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考虑到目前农村年轻劳动力不足、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稀缺的现状,刘孟军的科研团队提出了“省力化栽培”的办法。“原来冬枣树种植行距是3m×2m,但发现行距太窄,于是改成了4m×2m,每亩地栽种111棵树苗,便于机械化作业。用管道泵打药,一个大棚仅需8分多钟就可结束,两三个人就能负责一个大棚,省事儿多了。”于洪长说。
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冬枣研究所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冬暖式大棚、棉被延熟棚、钢架春棚、普通防雨棚、智能阳光温室等多种类型60余亩,冷库、恒温库一应俱全。户外凉风阵阵,室内温度恒定。这里的技术人员介绍,大棚创新使用“1+3+7+N”冬枣高效栽培模式,即部署1套智慧冬枣一体化管控平台、制定3种农资管理方式、采集7种环境指标、研究冬枣生长N个指标组合。通过部署在大棚内的物联感知设备,可实时感知大棚内环境指标变化,自动控制风机、水帘、水肥一体化等农机设备,实现自动化、智慧化大棚环境调控,可通过手机、pad等移动端实现冬枣种植过程中的环境自动感知、设备远程控制、农资精细化管理、精准农事指导,实现冬枣种植节本增效。
智能阳光温室里的“沾冬2号”冬枣树。
在研究所工作了30年的果农郭庆爱负责这里的9亩大棚,每年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今年她收入近40万元。在她看来,管理“沾冬2号”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大棚内冬枣不能串品种,否则果实不纯;要给每棵果树准备粘虫板、驱虫灯,保证透风透光和充足的水肥供给,否则会导致缩果。同时,不同地域对冬枣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冬枣表面呈淡黄色多受南方客户喜欢,清甜而不失水润;表面呈大部分红色时更受北方客户青睐,成熟且甜度较高。“冬枣对精细化程度要求很高,生长期内隔二十多天打一次杀菌的药,物理防治和药物防治并重,减少虫害。但不能打激素,否则口感上不去。今年‘沾冬2号’每亩产量大概有1500多斤,每斤可以卖到30-50元,照看冬枣没点儿工匠精神真坚持不下来。”
果农的话,映衬了于洪长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于洪长却认为,自己的努力是有限的,关键是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沾化区委书记袁志勇介绍,从2021年开始,沾化区加快推动沾化冬枣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大财力物力人力的全方位支持,大力组织实施冬枣产业“双增双提”(以增加“沾冬2号”面积、增加设施栽培面积为重点,以提高枣农收入、提高产业效益为目标)工程,依托沾化冬枣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帮助解决“土壤板结防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大棚温湿度调控周期”等“卡脖子”问题。
为了冬枣,下洼镇今年组成联合专家组巡回讲解推广“开心型”树形50余场次,辐射枣农3000余人。升级“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持续推广“订单农业”,可实现提前两个月上市,有效破解鲜食冬枣亚周年供应难题。此外,加大投资力度,这里建成总投资1亿元、占地2000亩的全国首家冬枣全链条基地——沾化冬枣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电商运营培训中心、1200吨综合性冷库和全链条冬枣智能分选包装车间。引进龙头企业2家、培育直播带货团队3支、签约电商70余家,电商培训20余场次,培育优质网络带货主播124人,实现年内线上冬枣销售占比超过60%,带动产业产值增加8000万元,人均增收2500元。同时,投资500万元,搭建了物联网一体化管理平台,成功上线沾化冬枣全产业链产销贯通平台,客户通过扫码即可实现冬枣全程追溯,促进冬枣销售。
“目前,‘双增双提’项目撬动资金六七亿元,计划到2025年发展15万亩设施大棚。”沾化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景龙告诉记者。
破题——拓展可以预知的前景
在研究所内,有一棵8米多高、枝干茂密的枣树静静地矗立着,每天,于洪长都要过来看一看它。
“这棵枣树是冬枣嫡祖,已经是600岁高龄了,别看这么老,每年还在结果,如今的枣树都是它的后代。”于洪长指着它说。
位于沾化区冬枣研究所内的冬枣嫡祖树。
枣树前立有一块大理石碑,上面记载:邑人一向视沾化冬枣为家珍,非老人儿童不得食用,非婚嫁不准外传……幸值改革开放,开发冬枣,形成产业,民富县兴,珍果生异。
沾化区区长赵东告诉记者,时过境迁,沾化冬枣不仅在全国多地生根发芽,实现了从“一颗枣”到“一片枣”“单一卖枣”到“全身变宝”的转变。除了按果售卖,还开发衍生出冬枣花蜜、冬枣原浆酒、冬枣芽茶、冬枣糕、枣木雕刻、枣木盆景等10余种创新产品。搭建起集旅游采摘、儿童娱乐、网红直播、休闲垂钓和美食餐饮“五位一体”的全域旅游格局。同时,依托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承办了包括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内的重大节会系列活动,拉动沾化一二三产提质增效。
回想起三十多年推广冬枣的艰辛历程,于洪长很是感慨。
“听说您有个绰号,叫‘下洼镇三害’?”
“对。刚种冬枣那几年群众不理解,它不像种粮很快就有收益,管护还要花很多时间精力,树苗稍有不慎就死掉了,还得重新补种。镇长刘星泰(1995年起任镇党委书记)、时任镇派出所所长张茂才和我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3个人,镇里面出文件政策、派出所落实政策、我负责推广,谁违反政策派出所就处罚谁,说啥都不灵,当时也得罪了很多老百姓。被人编排了个顺口溜——‘洪长茂才刘星泰,下洼镇三大害’,不知道是怎么传开的,只要一出门就被指指点点,绰号从1992年背到了1997年,后来冬枣种出名堂了,谁见都说好,谁提都佩服,这个骂名才没人提了,如今我们‘三害’都转成老百姓口中的‘三宝’呢。”于洪长笑着说。
冬枣已然闻名,但相比枣类“霸主”——红枣,潜力还有待发掘。截至目前全国红枣种植面积达到2300万亩,按照盛果期亩产1500公斤计算,总产量可达345亿公斤,占世界枣树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8%以上。而冬枣的几个主产区——陕西大荔县冬枣种植面积达42万亩,总产量50万吨,年产值突破65亿元;山西临猗县冬枣种植面积达18万亩,年产各类鲜枣30多万吨,总产值突破21亿元,在全国冬枣市场占有率达25%;河北黄骅市冬枣种植面积达11万亩,产量超过16万吨,年产值突破10亿元。国内现有国际园艺学会枣属植物工作组、枣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中国经济林协会枣分会等全国性学会、协会联盟和地方枣学会组织若干。与之相比,冬枣现只有今年6月由几个主产区组建的中国优质冬枣产地联盟,在协会体量、研究规模和种植区域、面积上都存在差距。
对此,刘孟军分析,可以在枣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中发展一些冬枣的分支机构,设立专门的由科研人员、地方企业组织的联盟,针对冬枣进行研究和产权合作。毕竟冬枣是我国最大的一个生鲜品种,也可以将冬枣研究与其他枣类联合并互相借助。“像枣这样原产于中国的品种在国际上很少,把冬枣继续做大做强到国际范围,可以加快我国农产品出口,扩大市场增加效益。”
于洪长也深有同感。
“冬枣发展不容易啊,大荔、临猗两个主产区当初我都去看过,在技术上也提供了些支持,但地理条件不一样,发展也就各有千秋。多一些全国性的冬枣组织太有必要了,同行之间相互促进,分享经验,从质量入手,最终把眼光放到占领国际市场上,这样才没有辜负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弹指过往,时光荏苒。一路走来,家庭给予了于洪长莫大支持,谈起来他的语气里满是自豪。“妻子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两个女儿在省内工作,儿子留学回来后在京已做到企业高管,生活都很稳定。一直以来都很支持我搞冬枣科研,理解我花的心思。也劝过我早点退休,好好歇歇。”他顿了一顿,“我还是不放心冬枣,想到这里就闲不下来。”
“对未来还有什么计划吗?”
“想过不少呢,产品上要继续开发无核冬枣,根据土壤性质培育富硒冬枣,做出更多的功能型产品;开拓国外市场,比如进入欧盟,还有想在澳大利亚建设一个科研基地,目前在准备各项手续;要立足产业实际,搞好相关的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传授新的适合的智能化、数字化、省力化管理模式。”
风吹涟漪,夕阳渐晚,冬枣是于洪长心中解不开的结,为梦想而努力,没有倦意,没有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