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前后,铁岭县大甸子镇二道沟村起伏的山坡上,一株株刺嫩芽就与青山融为一体,鲜嫩翠绿,长势喜人。因为这一颗颗“山珍”新贵、餐桌“新宠”,让村民们对于春天也有了更多的期盼。
春意融融,欣欣百草,又到了上山采野菜的季节。
山野菜“下山” 长叶子也得进票子
凌晨三点多,天还没一丝光亮,王志华和老伴来不及吃早饭,就急忙地把塑料袋、竹筐还有采摘用到的其他工具装上了电动车,准备向村子后面三公里远的山头进发。十几分钟后,王志华把车停在山脚下,两人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走。山上点点灯光忽明忽暗,那是同样早起的乡亲也在采摘刺嫩芽。
二道沟村党支部书记祁绍儒(右一)带领记者进山采访
从本溪来二道沟村收购刺嫩芽已经有5年的商贩告诉记者,“刺嫩芽不仅是纯绿色食品,作为山野菜口感又特别好,随着大家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刺嫩芽也变得受欢迎,一点都不愁卖。而二道沟村的刺嫩芽更是同等产地中的佳品,每年没等刺嫩芽长成就先打来电话预订。”今年受疫情影响,外地收货车辆迟迟进不了村,头茬刺嫩芽眼看着就没了,影响口感的同时也耽误了第二茬的生长,全村共种植3000亩刺嫩芽,每天产量就在3000—5000斤之间,刺嫩芽的上市没等来大批订单的来临,一时间“滞销”难题反而困扰了全村上上下下。
好在虚惊一场,从4月19日起,收货车辆在符合疫情防控标准就可进村,菜贩子们一听说二道沟的刺嫩芽能收了,一时间争抢着往过赶,收货车辆在村里都排起了长龙,也让刺嫩芽的价格随之水涨船高。“终于盼来收货的了,我们只能赶在早上天大亮之前来采摘,来收刺嫩芽的贩子天一亮就到了,送去晚了就不赶趟了。”王志华家种25亩刺嫩芽,头茬能产1000斤左右,看着一捆捆、一堆堆、一车车刚采摘下山的刺嫩芽被装上车陆续地发往沈阳、抚顺、本溪各地,他数着菜贩递过来还带有余温的钞票,心总算踏实了下来,“还好没错过今年的销售旺季,和去年差不多,也卖上了价。”到4月23日,短短5天,全村头茬刺嫩芽就被抢购一空。
本溪客商(右一)进村收购刺嫩芽
借助资源优势 “青山”与“金山”共享
二道沟村山地面积比重大,过去因为人多耕地少,为了生活,常常在荒山上开垦,导致山地水土流失加剧,为了加强生态建设,2009年,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要求,积极鼓励村民承包荒山实施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而二道沟村种植刺嫩芽的历史也正是从那时开始。
村党支部书记祁绍儒是个脑子特别“活”的人,自从提出退耕还林号召以来,他就一心琢磨带领全村发展点靠谱产业,考虑到地处长白山余脉,又是凡河水源头,山区昼夜温差大等自然特点,他上网查询了解到这对于野菜生长都是非常有利的条件,“刺嫩芽和其它山野菜比起来好伺候,还非常适合在林地种植。而且当时不少城里人总爱来我们这边山上挖刺嫩芽,我就想这野菜要是卖钱,前景也能不错。”讲起十几年前发展刺嫩芽的初衷,祁绍儒眼里有了光亮。与村党支部沟通协商后,他联合村里6户人家成立了山野菜专业合作社,并于当年就种植200亩刺嫩芽。
“村民们都喜欢摸着石头过河,得让他们看到效益之后,我才有底气和信心让他们跟着我一起干。” 刺嫩芽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祁绍儒深有感触,其中的艰辛也不言而喻。“从山上采摘回刺嫩芽籽后,经过一冬天贮藏,第二年开春再育苗,等苗长到一尺多高就能移栽到山上。这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刚开始不懂种植技术,也没少碰壁。”为此,他一边栽植幼苗,一边通过上网查询和翻阅科普书了解学习刺嫩芽的种植经验和管理方式。“镇里也请专门的技术人员,对种植和管理上需要注意的问题现场指导过。”祁绍儒介绍,第一年春季移栽后,由于刺嫩芽还没有长成,要特别注意幼苗会受杂草侵害,主要为刺嫩芽进行除草。而刺嫩芽作为草本植物,需要2至3年的成长期才能见效益。近三年的等待期内,也让祁绍儒和合作社社员倍感煎熬。终于,在2012年初春,刺嫩芽迎来了第一批收益,一亩地产量就在200斤左右,并且之后就进入了丰产期。
炕头直播热卖刺嫩芽
一时间,村民对种植刺嫩芽投资少、见效快,一次栽植、连年收益的利好形势都十分认可,目前全村220多户村民,已经有80%村民陆续加入合作社,走上种植刺嫩芽之路。小小刺嫩芽也不负众望,去年为全村带来80多万的收入,二道沟村探索出了一条通过规模种植山野菜促进农民增收的“野路子”,也终于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在“青山”里找到了“摇钱树”。
铁岭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梦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