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因前世

君子垌原名云垌村,又称怀北二里,其村名最早见于清朝光绪癸已年(公元1893年)出版的《贵县志》卷之一《纪地·乡村》,在怀北二里的十三个村子中就有君子垌的文字记载了。南宋末至元初,中原大地“元兵扰乱”。为避战乱,不少祖居江西、福建的客家人开始背井离乡,迁往广东等地,“奔流粤东”。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叫黎肇基的客家人,他带着妻小由福建宁化石壁迁至广东嘉州(今梅州市)雁蓬辣坑村;随后,他的后代捷宽、捷敏于乾隆四十年间,迁移至贵县(现贵港)木格君子垌,开创君子垌黎氏一脉,并在这里筑城为家。黎氏迁至君子垌后,那些为数不多的好田地、好山场已被当地土著居民占有。但是,“只要有一捧土、一勺水,就饿不死人”,这是客家人的一句俗话,黎氏初迁至此,“男女俱勤农事,不惮辛劳”,披荆斩棘,拓土垦荒,凭借着从中原和广东带来的良好的耕作技术、灌溉方法并引进优良的稻作品种,迅速改变了“芭芒茅草遍地,灌木丛生,虎狼出没”的落后状态,使君子垌初现“百尺之木,堆岭塞野”的丰饶之貌,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状态。随黎氏前后迁至君子垌的,还有邓、殷、叶、黄、李、陈、许、祝、钟、杜、曾、何、陆、范、魏、刘、丘、韦、邹、林、梁、谢、卢、蔡等25个姓氏的客家人。大家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终于使荒原变成了米粮仓,并被誉为贵港市的“乌克兰”,同时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君子垌。目前,居住在君子垌的客家人已经发展到26世了。

君子垌

据民国二十年记载,君子垌的围城建筑始于咸丰年间,最早是里人黎诗文等人建筑的“云龙围”以及里人邓逢元建筑的“段心围”,之后黎氏、邓氏、叶氏等客家人的十七座围屋城相继在君子垌建成。

黎氏主要有:黎诗文故居云龙围、黎杰材故居同记城、黎太康故居畅记城(在长城、也叫桅杆城内)、双城、显记城、双城、显记城等;邓氏主要有邓启端故居隆记围城、邓建勋故居新城、邓逢元故居同心围、昌城、犁头城、紫金城、茂隆城、老屋城等;叶氏主要有谷坡城等。历史上黎氏相对而言尚文的多一些,围城建筑最早、独具特色,数量极多;而邓氏历史上比较富足,因此他们的围城也相当讲究、数量彼多。相传,近代有个已定居香港的君子垌籍人邓某某,就曾富甲一方,他的传奇故事远近闻名,流传至今;叶氏人口最多,城座也很不错,但数量最少。[1]

特点

君子垌客家建筑最主要的外部特征,体现在一个“围”字。“围”的功能就是防御,主要靠月牙池塘、大城墙、炮楼、枪眼、狗洞、外城门、拖笼门等来实施。明清时期,粤、桂地区社会动荡,山民聚众为“匪”者不少,他们把迁徙来的客家人当成生财之地,打家劫舍,严重威胁到客家人的安全。在这极不稳定的社会背景下,人生地不熟的客家人只能以本姓氏为单位聚居,团结群体力量,共渡难关。他们设计建造起具有防御功能、能聚居团结本族人的围状屋、楼、城,并迅速在各地客家人中推广开来。这样,围屋成了客家人独特的普遍民居形式,移迁到君子垌的客家人也不例外地采取了这种独特的民居方式。

木格围屋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