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耕耘乐,最喜是丰收!今年9月23日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锚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积极投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广大农民躬身稼穑,用勤劳的双手奏响最动人的欢歌。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广大农民庆祝丰收的盛大节日,在这个充盈的日子里,让我们来聆听农民的“丰收”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感受安顺农产品丰收新景象、农民幸福生活新图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助力加油。
李锦福:稻花飘香谷满仓
金秋九月,稻谷飘香。9月18日,在西秀区双堡镇花恰村,村民李锦福和妻子忙碌在稻田里,今天是他们家开镰收割水稻的第一天。
“轰隆隆,轰隆隆……”,李锦福用刃口铮亮的镰刀将稻田快速割出一个大缺口后,一台联合收割机下田了。只见金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一片片沉甸甸的稻穗被它快速地“吞”进了“嘴”里。约15分钟后,水稻收割完毕,稻田里只剩下一排排切碎的稻草和高矮一致的稻桩。
李锦福引导收割机开到机耕道边,妻子在那里已将袋子准备好。收割机放下卸粮筒,往袋子里吐出颗粒饱满、黄澄澄的稻谷。一个接,一个提,夫妻俩配合默契,稻谷很快装袋完成。“一亩半多的田,装了20多袋,估计差不多有2000斤,亩产有500多公斤,这个收成还不错!”李锦福细算一下收成,笑容满满道。
“今年,我家栽了8亩多水稻,照今天收的情况看,肯定能收一万多斤稻谷,我很满意!”李锦福说,近几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种水稻越来越简单,农户也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上,产量、品质上去了,稻谷也能卖更多的钱。他骄傲道:“在我们双堡镇,水稻很值得种。”
王松:种出乡村好“姜”来
镇宁小黄姜栽培历史悠久,且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是镇宁当地农户首选致富产业之一。
金秋时节,镇宁自治县的小黄姜也将迎来丰收季。在丁旗街道新丰村的小黄姜地,姜农王松一大早就忙活起来,看着地里长势良好的小黄姜,王松心里特别高兴。
王松是村里有名的生姜种植大户,有着多年生姜种植经验。“去年的小黄姜产量高,个头大,品质好,价格也不错,大家的种植积极性都很高。”王松说,去年他种了30多亩小黄姜,由于品质好,产量高,市场也很不错,挣了30万元左右。不仅是他,这些年,靠着种植小黄姜,很多姜农的腰包也渐渐鼓起来了,今年他种得更多了。
镇宁气温适宜,水分充足,十分适宜小黄姜生长,种出来的小黄姜具有嫩、脆、香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商快速发展,镇宁小黄姜也远销四川、重庆、浙江、湖南等地,成为小有名气的地方特色产业,2020年,“镇宁小黄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我们的小黄姜很受市场认可,很多收购商都直接来村里收购,我自己运到贵阳市场,价格会更高。”王松说:“现在新丰村种植小黄姜的人很多,已经成为我们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在带动我们老百姓增收上发挥了大作用。”
熊高美:种粮走上致富路
“我也没想到,真的能把700多亩粮食成功种出来。”9月18日,在西秀区双堡镇左官村篮球场上,面对记者的疑问,正在翻晒玉米的种粮大户熊高美笑着回答道。
熊高美回忆,自打她和丈夫决定走“种粮致富路”以来,她家的粮食种植面积从2019年的10多亩扩增到了现在的700多亩,其中,玉米200多亩,水稻500亩左右。五年的创业路上,她和丈夫也吃尽了苦头,“没有好土地,只能承包荒地种。没有资本,只能贷款。没有农机,只能到处租借。没有晒场,只能眼巴巴看着粮食受潮烂掉……”
“还好,我们撑过来了。边挣边投入,我们把规模扩大了,还买了5台微耕机、2台大型旋耕机、7台抽水机。”熊高美说,目前,他们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已经注册成立西秀区熊高美种植场,专注于粮食种植、加工、销售等,并在双堡镇三个村打造了3个粮食种植基地,以助力当地党委政府筑牢粮食安全基石、守好群众“粮袋子”,带动周边村民务工增收。
“今年,粮食收成还行!”看着遍地全程机械化种出的玉米,熊高美算了算“丰收账”:玉米单产预计在1200斤至1300斤之间,总产量约25万斤;水稻平均单产800多斤,总产量约40万斤。“总收入有80万元,除去土地租金10多万元、三百多个工人的工资30多万元等种、管、收成本,应该能挣二三十万元。”
马福龙:喜算烤烟丰收账
平坝区十字乡青山村烤烟种植大户马福龙正忙碌着从烤烟房内将刚烤好的烤烟取出来。看着一杆杆烤烟烘烤得金灿灿的,马福龙脸上泛起微笑。
“又是一年丰收,今年的烤烟品质比去年还要好。”马福龙告诉记者,他家种了80多亩烤烟,今年天气好,烤烟长势旺盛,加上改建的新能源生物质燃料烤烟房烘烤烤烟,实现了烟叶品质和效率的双提升。
在十字乡烟叶收购站,马福龙用车将自家烤好的烟拿来售卖,看着一捆捆烤烟上称,一堆堆摆放整齐的“金叶子”即将变成“钱票子”,马福龙露出满意的笑容。
“今年种的80多亩烤烟,全部都是订单烤烟,比去年还多种十几亩,去年有十几万元的利润,今年价格在12元至18元一斤,收益应该会比去年更高。”马福龙说,他家种植烤烟已有十多年,真正依靠种植烤烟走上了致富路。
据悉,2023年十字乡烤烟种植面积6190余亩,签定合同种植农户84户,预计烟叶收购116万斤。十字乡是全市唯一一个烤烟生产“万担乡”,依靠烤烟产业,可带动十字村、青山村、云盘村等村寨2000余人参加生产就业。
伍启胜:猕猴桃鼓起“钱袋子”
在西秀区宁谷镇干河村伍启胜家庭农场,一大早就热闹了起来。果园的山间,农户们正忙着采摘猕猴桃,有的打包、有的搬运,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76岁的伍启胜是干河村的水果种植户,今年他的300多亩水果迎来了大丰收。
“现在正在售卖猕猴桃,一天大概有两三千斤的出售量,主要销往安顺、贵阳、六盘水等省内市场,我们有专门的抖音团队负责销售,果子供不应求。”伍启胜笑着说,猕猴桃最高产量每亩可达4000至5000斤,每斤售价在10元左右,按照这个计算又是一个丰收年。
站在山坡上放眼眺望,满眼的水果,令人垂涎欲滴。谁曾想到,这漫山翠绿、丰收的果园,曾经是一片荒山。
“作为农民,看到土地荒着,心里不是滋味,我就想着把这些荒山利用起来。”回忆起种植水果的经历,伍启胜说,1992年,他开启水果种植之路,三十年如一日,经过不断的研究和精心管护,水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曾经的荒山变成了现在的“致富山”。
水果种植是伍启胜一辈子的心血,也成为了干河村的一大致富产业。如今,300多亩果园,不仅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园,还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从春天种植、管护到秋天采收果子,都需要大量的工人,每年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务工6000余人次,发放务工工资达五六十万元。
韦小孟:红芯红薯“红”日子
“今年的新鲜红芯红薯市场行情较好,平均每斤卖到5元,全部在线上销售,每天接单量不下200单。”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红芯红薯种植大户韦小孟开心地说道。
韦小孟告诉记者,她家住在白石岩乡湾坪村,前几年,她在乡级平台公司的红芯红薯种植基地作管理员,不仅掌握了红芯红薯种植技术,还学会了借助网络销售红芯红薯。
在今年,韦小孟自己在白石岩乡干水井村流转了100亩土地来种植红芯红薯。“我的红芯红薯移栽较早,8月下旬就开始挖收销售了,目前已挖收了6万斤。”韦小孟说,她种的红芯红薯亩产量1500斤,平均亩产值超过5500元。
“没想到第一年尝试种就成功了,明年我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领村民们一起种植红芯红薯致富。”韦小孟笑着说。
张细娥:蔬菜收获新希望
金秋时节,在平坝区鼓楼街道天马村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大户张细娥和工人们一大早就忙着将豇豆分拣、打包、装箱上车,这些新鲜的蔬菜下午将被送往贵阳各大菜市场,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菜肴。
“这片蔬菜基地共有300多亩,种了豇豆、四季豆、西葫芦、茄子、大葱、辣椒、黄瓜等时令蔬菜。”张细娥告诉记者说。
走进种植豇豆的菜园内,工人们娴熟地将挂满藤蔓的豇豆收入箩筐中,偶尔还有个别工人哼着带有地方民俗韵味的小调,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你听,工人们看到我的蔬菜丰收,她们也跟着开心。”张细娥脸上挂着微笑。
张细娥的笑容是她一整年忙碌的收获。以前蔬菜种植基地由她爱人湛卫经营,她对蔬菜种植一无所知,随着爱人的意外去世,张细娥原本打算解散公司,让蔬菜基地就此荒芜,但一想到蔬菜基地还有大批工人们在辛苦劳作,张细娥便下定决心“接棒”蔬菜基地。这一年多时间里,她虚心请教农技人员、工人,自发通过网络、书本学习,将蔬菜基地经营得井井有条。
“今年种的小瓜赚了钱,豇豆也不会亏,黄瓜价格低了一点,但整体下来不会亏损。”张细娥说,每年发放给工人们的务工费50多万元,能带动近5000人次就业,虽然辛苦,但是新的希望正在孕育,她相信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好。
曾德春:奏响乡村“椒”响曲
花椒在关岭自治县具有30多年种植历史,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其中以“板贵花椒”最为著名。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的家乡在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原板贵乡)坝山村,我们这里靠小小的花椒不仅绿了荒山,还让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了。”曾德春说。
花椒丰收的季节,在花江镇坝山村,一眼望去,成片的花椒树郁郁葱葱,颗粒饱满的花椒挂满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花椒的麻香味,眼前成片的花椒林便是椒农曾德春增收的“宝贝”。
曾德春种植了120亩花椒,他说:“我们这处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多年来,一直在石头之间见缝插针地播种着玉米,饥一顿饱一顿的过着日子,是花椒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在曾德春的回忆中,1997年起,为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关岭自治县开始实施“坡改梯”工程,引导板贵群众在石缝中种植2万余亩耐旱花椒,创造了“战天斗地”的板贵精神,曾德春家也是最早种植花椒的农户之一。
后来,在种植花椒的发展过程中,曾德春还跟随600多名椒农到重庆江津考察学习,引进新的花椒种植和采摘技术。
“我将改良技术运用到自家花椒地后,花椒的产量从每亩300斤涨到了每亩1000斤,2017年,我赚了18万元。2019年,我将自家的花椒扩大到了110亩,赚净利润30万元,后来,我还建起了自己的烘干加工厂,还带动乡亲们一起种植,我感到很开心。”曾德春说。
杨猛:葡萄甜蜜村民笑
眼下正值葡萄采摘季节,在平坝区乐平镇岩上村,果农们的葡萄赶鲜上市,吸引了不少远近游客前来采摘。
在种植大户杨猛的葡萄园,夫妻俩正向过往的游客销售新摘的葡萄,微信里不时传出滴滴的收款声。
2017年前,杨猛和妻子一直在浙江打工,因为家里老人需要照顾,选择返乡创业,经过研究和考察,决定发展葡萄种植。
“我们村土地资源丰富,但部分是闲置的,我就想着流转土地发展葡萄种植。经过几年的发展,葡萄园都进入了丰产期,每亩的产量能达到3000多斤,每斤10元,收入比打工强多了。”杨猛说,他是村里第一家种植葡萄的,村民见种葡萄的收益好,也陆续跟着种植,他除了每年提供葡萄苗外,还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
如今,在杨猛的带动下,附近发展种植葡萄的农户已达到10余家,一串串小葡萄不仅成为了村民增收的“致富果”,还带火了乡村游,真正实现了助民增收。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 詹艳 李伟 陈婷婷 郭黎潇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