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因明代设李俊堡而得名。
李俊是一个有着历史沉淀和厚重文化底蕴的地方,其境内瓦房沟有宋代九羊寨遗址,有开凿于北魏时期的金佛沟石窟。
1944年,李俊乡划归海原县管辖。从此,这个位于海原西南部、距离县城79公里、被称为“海原离县城最远的乡”坐上“海原号”大船,向着新目标扬帆启航。
岁月轮回,季节更迭。新时代,李俊又有怎样的新景象?
四月的风吹醒吹绿了李俊的沟沟峁峁,田间地头忙活的人们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的土地。
今年53岁的邓如成是李俊乡蔡祥村村民。4月26日下午5点,邓如成三兄弟开着覆膜机劳作归来,老四邓如意顾不上喝口水,就去修理覆膜机了。
邓如成说,他们兄弟五人,他是老二,原是一名大车司机,跑运输多年,家里日子也不错。3年前,他把“方向盘”交给了儿子,回归责任田,一心扑在种草养牛上,靠育肥小牛犊,一年能挣个10多万元。
“这两年,很多人问我,为啥不跑车,回家种田养牛?”邓如成解释——一是上了年纪跑不动了;二是党和国家惠农政策多、脱贫政策好,养牛不比跑车差。
邓如成的老伴马德芳带记者走进牛圈,看着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毫不谦虚地说:“昨天刚卖出去6头,卖了12万6千元。圈里还有12头……”
“看我牛养得不错,几个在外跑车打工的兄弟‘眼红’,都把‘外面的事’交给年轻人,回来养牛了。”邓如成说:“现在老大马宝林养着7头牛、老三邓如宝养着4头牛、老四邓如意养着10头牛、老五邓如财养着10头牛。一年下来,兄弟们收入都不错!”
在李俊乡,还有很多“50后”(年龄过50岁的人)靠养牛养羊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蔡祥村村民杨万全也是其中之一。今年54岁的杨万全年轻时常年在周边市县建筑工地打工,4年前回家开始养牛养羊。如今,他养着7头牛14只羊,每年收入5万多元。杨万全说,现在养牛养羊很有“钱”途,他们乡越来越多和他一样的“50后”转行干起养殖业,并且脱贫致富了。
李俊乡辖6个村,总人口2146户8167人,人均耕地3.73亩。若论区域面积、人口、耕地面积等,李俊乡都比不过周边兄弟乡(镇),但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李俊乡不但没掉队,而且步子很稳健,干部群众信心十足。
李俊乡乡长田应鹏告诉记者,全乡像邓如成五兄弟这样小规模搞养殖的农户比比皆是,形成了一个养殖大群体、大产业,而且70%以上的人都是“50后”。之前,他们很多人不是跑运输就是在外打工,如今上了年纪,打工不好找活,跑车身体吃不消,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党和国家惠农政策多、扶贫政策好,便纷纷回归乡土,利用自家的责任田甚至承包他人土地种草养畜、脱贫致富。与之相反,大多数年轻人不愿守着几亩田地,很多人不是接过父辈手中的“方向盘”,就是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外出打拼。
田应鹏说:“客观地讲,我们乡里这些‘50后’老有所为、不负韶华,靠奋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他们为我乡的脱贫攻坚是出了力、流了汗的。”
其实,草蓄产业一直是李俊乡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几年,随着脱贫攻坚的资金支持、项目带动,李俊乡草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更成为“50后”群众的脱贫致富经。目前,全乡牛羊饲养量分别为7700头和16730只,户均3.5头牛、7.7只羊。2019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66元。
据李俊乡党委书记冯帆介绍,下一步,他们准备根据各村集体经济实际和群众意愿,成立养殖合作社,发挥草蓄产业高标准规模化养殖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做大做强草畜产业。同时,借助李俊乡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牛羊肉消费,创新草畜产业经营模式,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50后”回家种田,年轻人外出挣钱。这种“李俊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广大贫困农村地区的一种普遍现状。(记者马进军张秀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