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教育部在1月29号发出了“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各地学校和老师纷纷克服困难启动线上开课计划,在非常时期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但是,由于大量师生突然涌向在线教育平台,教师当主播、家长忙打卡、网课平台翻车、教学视频卡顿,在线教学出现了不少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

面对出现的争议,教育部在2月4日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2月12日,教育部和工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自2月17日起整合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陆续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免费供各地中小学校自主选择使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在线教育负重而来。该如何看待非常时期的在线教育?除了技术条件的问题,还涉及许多教育理念的考虑。本文想从五个方面提出探讨和建议。

切勿把在线空间 复制成应试教育的又一战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不是应对考试。在2019年3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全国两会期间就提醒过要警示中小学生的“线下减负,线上增负”现象。在此次“停课不停学”期间,不少地方教育部门提前启动在线教学的“误操作”,或者无意间把在线平台变成了强化应试的新场所。同时,大量在线课外辅导机构瞬间入场启动免费的教育平台和资源,其中不乏部分打着公益旗号推广市场、强化应试的课外辅导机构。更有甚者,一些机构把“停课不停学”当成了应试教育在线市场爆发的风口,明推公益活动、暗渡应试陈仓,这显然有悖于健康的教育理念。

遥想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合大学在烽火泣血的艰苦环境中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72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名师巨匠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栋梁之才。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是国家不幸的大考验,但同时也是锻炼学生意志、培养正确“三观”的非常之期。相对于只用于学科应考的短视,应充分用好在线空间和有益的网络资源,上出更多有意义的好“课”。比如: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课,感受全国亿万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爱国精神;上好生命教育课,教会孩子们敬畏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上好社会责任感教育课,向英勇逆行的医护人员学习奉献精神,向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各行各业勇士们学习担当精神;上好心理教育课,引导学生积极正确面对疫情,消除心理不适,减轻心理压力;上好信息素养课,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筛选网络信息、开展数字化学习的能力。

直播教学,并不是在线教学的唯一打开方式

“我明明是个老师,却变成了主播”“播了一节课,收了几万个赞”。

在“停课不停学”通知发出之初,许多学校把老师们组织起来准备直播课,安装工具、调试平台、动员学生网上听课。由于网络带宽不足、缺乏直播经验、学生不够自律等,钉钉、腾讯课堂、微信群纷纷“卡壳”,课堂派、雨课堂、学习通也遭遇服务器崩溃,直播课程引来了不少负面效应,不少师生和家长叫苦连天。在后续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特别强调,不提倡、不鼓励、不希望、不建议各高校在疫情期间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制作直播课。教育部也陆续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不提倡每位老师都要直播录课。

直播教学具备直观明了的优点,但它并不是在线教学的唯一打开方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把“教学”简单固化为“讲课”,把“在线教学”片面窄化为“直播讲课”。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活动多种多样、并无定法。除了最为常见的“我讲你听”,还有练习、讨论、游戏、探究、测评、头脑风暴……在线教学的活动方式除了直播讲课外,同样还有更多灵活多变的方式。例如资料检索、小组研讨、网络探究,等等。另一方面,在线教学的组织方式除了同步直播外,还可以是线上异步教学、混合式教学等。除了直播互动,教师与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电子通讯工具等进行不在同一个时间点的异步互动;或者根据教学的动态需要,在不同环节融合采用同步或异步的方式,综合应用各种资源、平台和工具开展混合教学。

直播教学不是错。但是,一方面搞好直播教学不容易,需要精心设计;另一方面也不能用直播来完全替代在线教学。我们对在线教学的理解也切勿两极化,把“停课不停学”变成了要么什么都直播,要么什么都不直播;要么人人都直播,要么人人都不直播。我们要因材施教,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设计在线教学,融合应用,好过单一方式。

教师的在线教学应用能力储备,还需要不断提升

非常时期的停课不停学,对全国1600万名教师提出了一个火线上的“战时”命题:如何快速将工作主阵地从课堂切换到网络,适应在线教学的新形态?

应该说,绝大多数老师在此次挑战面前表现出的响应速度和敬业精神是可圈可点的。但是,由于全国各地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工作负担繁重,特定情况下突如其来的在线教学要求,也给相当数量的老师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冲击,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例如,有一些老师因为技术基础差,面对网络平台工具难以上手、无所适从,成了独自在家用不了网络的数字难民;还有一些老师开展了线上教学,因为没有在线教法学法的经验,虽然在形式上做到了在线,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在线教育,并不是把课堂简单搬个家,它需要教师具备与面授教学所不同的能力结构,特别是面向技术应用的在线教学实操能力。事实上,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一直都非常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培训。2018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也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应用落地,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诚然,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压力下,老师们的积极尝试已经难能可贵,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线教师在在线教学能力方面的短板。特别是在在线技术与教学融合方面,面向互联网的教学教研应用能力还存在着相对的空白,有许多工作值得我们去做。例如,如何设计好直播课的时长、选用工具、用对方式?如何适应在线教学的需要实现模式创新,开展“先学后教”的翻转教学?如何切合实际,做好特殊时期的在线教学应急方案、质量监控?如何发挥互联网力量,给教师们提供实用的教研指引?等等。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我们组织了学院教育技术专业专家开展了《学会在线学习》公益直播课,我也在其中讲了如何面向疫情开展翻转教学设计;此外,我们团队还在“信息化教学创新”微信学术公众号,设计推送了“网络教研助力不停学”的公益资源,这些都在教师群体中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时代在发展,“互联网+教学”是一场范式转变,教师需要持续推进专业发展,掌握深度融合的本领才能实施有效的在线教学。我们要通过深化应用来驱动在线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创新,在技术和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磨合调整和创新变革中,才能使技术的有效应用成为现实。教师这个角色不会被取代,但会使用网络技术的教师会逐渐取代那些不会使用网络技术的教师;会根据教学融合适变使用网络技术的教师,则比那些只会简单使用网络技术功能的老师更胜一筹。

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有待养成

停课不停学,重点在学不在教。学习不到位,形式上再好的在线不停教,也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不停学。在这次在线教学时,不少学生分心涣散、自制力差,或忙于点赞,或茫然无措。因为据传如果App评分低于1分,可能会在应用商店下架,引来不少熊孩子一顿操作猛如虎,竟然把钉钉的评分从原来的4.9分直接打跌至1.3分。我们不禁要问,数字土著一代真的已经准备好了数字化学习吗?

什么样的时代,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环境的变化无不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国外有一本书叫做《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它提出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生存于21世纪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了学习与创新技能、数字素养技能、职业和生活技能。在我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也明确指出了要培养我们的孩子具有数字化生存的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2001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马克·普连斯基教授,提出了“数字土著”的说法。转眼间已经过去近二十年,当年呱呱落地的婴儿都已经长大了。这些数字土著从小生长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世界里。手机、电脑、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用品,数字化就是他们从小接受的生存方式。按理说,这些数字土著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兴趣习惯与之前的学生有了很大甚至是根本性的差异。可是为什么当他们线上进行学习时,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呢?

从学生角度来看在线学习的学习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不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限。网上有个笑话说:在课堂上,老师以5G的速度讲,“学神”以WIFI的速度听着,“学霸”以3G的速度记着,“学痞”以2G速度干瞪着,“学民”经常掉线,“学渣”是搜不到也连不上,最后自动关机了。面授课堂尚且不能保证学生都自学自律,师生分离的在线学习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还缺乏良好的数字化学习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我们认为,不止是高中生,其实各学段的学生都应该重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养成,例如如何检索网络资源,如何开展网络探究,如何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合作分享、创新实践,等等。只有具备了自制能力、掌握了数字化学习技能的学生,才能得到终身学习的原动力,停课不停学,发展不停步。

大力建设好数字化 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体系

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领域中的社会主要矛盾集中反映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质量的需要,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这个矛盾中,优质资源的稀缺,是关键性难点。互联网为破解教育主要矛盾、优化资源配置,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撑。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曾经说过:“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在线教育资源看似数量丰富,但从此次停课不停学的实际应用来看,仍然有很多老师缺乏应用优质资源的意识,或者找不到自己心仪适用的教学资源。

特别值得称赞的是,由国家建设的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在此次抗疫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难以替代的巨大作用。在高校,教育部免费开放了2万多门在线课程和2000余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资源。在中小学,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获奖课程资源为基础,开设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免费供各地自主选择使用。

非常时期,更显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不可替代性。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需要由国家来强力主导建设和提供服务:一是国家建设的教育资源,以公益性为导向。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公益性优质资源的建设直接影响到教育公平问题。二是国家主建的教育资源,在质量上有保障。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为例,这些获奖的优质资源经过了层层筛选和质量把关,不会像许多以盈利为导向的社会教育资源那样一轰而上,避免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三是国家建设的公共教育资源,能够发挥教育战略预备的作用。就如同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防疫系统需要做好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同样的道理,国家主建的教育资源不以盈利为目的,在平时建设时确实需要投入不少经费和人力物力,但是在关键时刻这些资源储备就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前建好优质教育资源,非常时期宁愿让资源等人,也不能让人等资源。

当然,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体系仍然要夯实基础、不断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完备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地域广泛,老少边穷和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制约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二是要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适用于不同教学场景、多样化、易用实用的优质资源,以及适应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覆盖和使用的资源。三是要培育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意识,让老师们形成把优质资源引入课堂、引入学科、引入育人全过程的常态化应用习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战场。在这场突发的抗疫大战中,各级教育部门和老师克服各种困难,付出了巨大努力。特殊时期,我们不能强求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效果一模一样,也不能指望在线教学永远代替线下教学。初心永擎,使命在肩。坚信发挥技术和人的力量,及时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我们的教育会做得越来越好。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导、教授胡小勇)

报道链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