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稻田种养结合模式是指根据水稻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家鸭、河蟹、河虾、河鱼等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高效立体种养方式。该项技术能减少化肥农药投入,节约农本,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既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可提高水稻品质,大幅增加经济效益。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之“稻蟹共作”

螃蟹养殖技术主要事项_螃蟹养殖技术与管理_螃蟹事项养殖技术主要内容

一、技术概述

稻蟹共作技术是根据稻养蟹、蟹促稻、稻蟹共生的理论,把原有矛盾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人工新建的生态系统,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收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效益,使传统单一的平面种植向种养结合的立体化生产转化的一种高效模式。

螃蟹养殖技术主要事项_螃蟹事项养殖技术主要内容_螃蟹养殖技术与管理

二、典型简介

兴化市扣蟹+优质粳稻种养模式

一般每亩收获大规格螃蟹50公斤,青虾15公斤,鱼类25公斤,水稻300公斤。每亩产值7650元左右,每亩物化成本1200元,劳动力成本800元,固定资产折旧300元,纯收益5350元左右。

螃蟹养殖技术与管理_螃蟹养殖技术主要事项_螃蟹事项养殖技术主要内容

三、技术要点

1.生产环境建设

(1)田间工程。田间工程通常由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三部分组成。环沟可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也可离田埂距离1-2m,开挖成环形。一般沟宽2-3m、深0.8-1.2m,坡比1∶1.5,开挖的土壤主要用于加高加固田埂;田间沟又称畦沟,可视田块大小,在田中开挖数条横沟或十字沟、井字沟,沟宽、沟深均为0.5m,并与环沟相通;暂养池主要用来培育、暂养河蟹苗种和成品,通常在田块的一端开挖,池宽度4m以上、深度1.5m 左右,长度视田块大小而定,一般为10-15m。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将田头的蓄水沟、丰产沟、进排水渠利用起来,作为稻田养蟹的暂养池或环沟,以增大水产养殖的水域空间。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面积一般占稻田总面积的10%-30%。

(2)配套设施。稻田养蟹的田块要设置防逃墙。一般可采用钙塑板、塑料薄膜、水泥板、铝箔板等材料,防逃墙埋入土内10-20cm,高出地面50cm,用木桩或竹桩支撑固定,四角成圆弧形。同时,要按照水稻种植、螃蟹养殖调控水位和水质的要求,建好进排水系,确保灌得进、排得出,并在进排水口安装钢丝、聚乙烯双层密眼网,以防河蟹逃逸和敌害生物侵入。

2.螃蟹养殖技术

(1)蟹苗放养。放养前采用人工或机械捕捉方式清除田内野杂草、青蛙、老鼠等敌害生物。移植水花生、水葫芦、浮萍、细绿萍等浮水植物,移植面积占沟池水面的30%-40%,为河蟹提供食物,并为其脱壳提供附着物。蟹种放养前先在暂养池中强化7-10天,待水稻返青分蘖后再放入大田中饲养,以提高成活率。蟹种下塘前应用2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0-15分钟,或用3%-4%食盐水浸浴3-5 分钟进行消毒,具体时间视其忍受程度而定。消毒后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活跃、附肢齐全、无病无伤者放养,淘汰老龄蟹。每亩放养规格为20g左右的成苗河蟹600-800只。

(2)饵料投喂。坚持“荤素搭配,精青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稻田天然饵料的同时,多渠道开辟人工饵料来源,实行科学投饵,使蟹吃饱吃好,促进生长,增大商品规格。同时按河蟹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科学投饵。植物性饵料有豆饼、花生饼、玉米、小麦、南瓜、青菜及各种水草;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田螺、河蚌等;还有配合饵料。一般6 月中旬前动物、植物饵料比为60∶40;6 月下旬至8 月中旬为45∶55;8 月下旬至10 月为65∶35。日投喂量6-7月为蟹体重的5%-8%,8-10月为10%。每天投喂两次,并强调多点投喂,投均投匀,使之吃饱吃足。同时,根据其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加大傍晚投喂量,一般早上占30%,傍晚占70%。另外,脱壳前的饵料中应加入适量脱壳素,促其顺利完成脱壳过程。

(3)水质管理。

一是水质调控。①按照水质主要因子变化情况来管理水质。河蟹养殖要求水中溶氧保持在5 mg/L 以上,PH 7-8,透明度40 cm左右。要定期测定水质状况,并采用换水和泼洒生石灰水等措施及时调节;②按照天气变化、河蟹摄食活动情况来管理水质。通常晴天,河蟹摄食活动正常,则反映水质较好;而连续阴雨或水质过浓,河蟹摄食量突然减少,则需及时换水增氧。

二是水位调节。苗种放养初期,环沟水位保持0.8-1.0 m,田面以上水层深1-2 cm;初夏,秧苗有效分蘖基本结束时,将水位加深至15 cm以上,田面以上水层深4-5 cm;夏秋季高温季节,除在搁田时将水位降至田面露出外,其余应坚持10-15天换水1次,以防水质变化。换水时间应在上午10时左右内外水温基本相同时进行,避免换水前后水温变化过大,对河蟹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环沟还要投放浮萍等浮水植物来遮阳。

(4)病害防治。7-10月,每月用土霉素制成药饵投喂1-2次;高温季节每隔20天左右用生石灰10 kg/亩兑水溶化,随即沟面泼洒,或用二氧化氯等杀菌剂泼洒消毒,用以预防肠炎、黑鳃、水肿等细菌性蟹病。

(5)敌害防治。及时清除水老鼠、水蛇、青蛙、蟾蜍、水鸟、克氏螯虾等河蟹天然敌害,并做好巡田工作。

(6)捕捞。在稻田闭水后,此时稻田内的水全部集中到蟹沟,可利用河蟹的趋光性夜晚上岸习性,在稻田设置陷阱,用灯光诱捕或徒手捕捉,利用地笼网在蟹沟中进行捕捞,利用夜间缓慢排水诱使河蟹集中到蟹沟或出水口进行捕捞。

3.水稻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虫抗倒性强且耐深水、熟期与捕捞期相适应的优质水稻品种。

(2)早播早栽,稀行大棵。根据种植方式特点,适期早播早栽,一般在5月25日左右栽插。栽插规格30cm*15cm左右,每穴3-4苗,基本苗5-6万/亩。

(3)肥料施用。施足基肥,基肥以长效饼肥和畜禽粪肥等有机肥为主,可亩施饼肥200-300kg或畜禽有机肥1000-2000kg,全程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

(4)水分管理。移栽至够苗期建立浅水层,够苗后逐步提高水位,中后期塘口水位保持35-40cm,并持续至螃蟹捕捞基本结束。水稻成熟前7d 左右退水晒田,以便收脱。

(5)病虫草害控制技术。一是选用抗病虫品种;二是通过水位的调节控制草害和部分虫害,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三是通过蟹在田间的活动,取食杂草、螟虫、病菌菌核等;四是辅以频振式诱虫杀虫灯、生物农药、人工除草抹卵等措施控制病虫害;五是利用换茬轮作、冬翻冻土、春耕耙地、减少杂草种源等农业综合措施防治土壤害虫和病原生物。全程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和植物激素。

4.适宜区域

水源充足、污染少、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的地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