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国人的母亲河,古老的她“行走”至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萧县西北处,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旧时泥沙堆积,河床抬高,常决口泛滥。相传,黄口原是老黄河决口处。

陇海铁路,自东向西,横贯华夏。一百年前,此条线路与黄口“邂逅”,从此商贸云集,、繁荣煊赫、货畅其流,车站下遂成集市,民国时期,黄口镇初具规模,四方客商定居于此。

黄口距江苏徐州、河南商丘、山东菏泽、济宁和安徽淮北不过百公里,至连云港港口、郑州机场、合肥机场均不过三小时路程,境内有陇海铁路、310国道、301省道和黄赵、黄青两条县级公路通过,乡村公路纵横交错。这些要素经过合理规划建设,化为一张迅捷便利的交通网,让黄口的辐射力在平原之地呼啸延伸。

作为皖北重镇,如今黄口旧貌展新颜,全镇科学规划,发挥区域优势,工业园区千帆竞渡,现代农业百舸争流,文化教育独树一帜。

做手工挂面视频_致富手工挂面做法视频_致富经做手工挂面

承载着百年镇史的黄口站

火车站记录百年镇史

10月10日清晨6点,一趟由宝鸡发往连云港的1148次列车缓缓停靠黄口火车站,停车三分钟。刘女士提前一天买好车票,准备坐车前往连云港探亲,她早早来到候车室,检过票后,走进月台。

乘车的旅客不多,站台整洁有序,指示牌十分醒目,在陇海线上,黄口站归属上海铁路局,为四级一等站,站内三条铁轨东西排列,现有4趟列车停靠,每月发送旅客7000余人。

秋风微凉,火车到站后,刘女士便走进了车厢,伴着铁轨撞击声响,火车向东驶去。

火车站承载着很多当地人曾经的青春记忆。作为黄口镇居民,20岁出头的刘女士最难忘的是小时候全家经常一起坐火车旅行,候车时小朋友们在火车站内嬉闹玩耍,每次坐火车旅行变成了快乐的时光。刘女士听父辈说过,黄口镇的历史和这座百年车站密不可分,建成黄口火车站后,城镇才初具规模。

陇海铁路铺设之前,黄口原是一片盐碱荒地,1915年,陇海铁路铺设到此并建站,不久,祖籍山东的史忠明逃荒要饭至此,在距车站50米处搭一庵棚卖茶为生。一年后,周围各县商人纷纷在此落脚经商。

民国7年,萧县第十六任区长邵世恩把区公所从老黄口搬迁到火车站北200米处。随着车站运输量增加,商业兴隆,招徕了众多外地客商来此定居,促进了集市贸易发展,黄口遂成为萧县西北地区物资交流的集散地。

到民国27年(1938年),黄口已初具规模,商业兴隆,日军侵占黄口后,客商离散。抗战胜利后,商业恢复。1948年11月,黄口解放。

1949年初,黄口镇成立了人民政权,即黄口区公所,从此黄口镇一直是区公所、镇政府、人民公社驻地。1984年,黄口镇被批准为副县级建制镇。1994年,黄口镇又被列为全国500家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目前,黄口镇辖区面积92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约9.8万人,下辖13个行政村、5各社区。

致富经做手工挂面_致富手工挂面做法视频_做手工挂面视频

黄口镇商业中心街

商贸繁荣注入不竭动力

黄口,因火车站而存在,又因商业兴盛与繁荣。如果没有人告诉你它是一个乡镇,你肯定会以为它是一个县城,因为它拥有中学、银行、邮局、大型购物中心、汽车销售等。当地居民打趣地说道:“除了飞机买不到,其余你想买什么就有什么。”

黄口镇历来有经商的传统,镇区内半数以上的居民从事商贸服务业,是淮海地区商贸重镇之一,也是徐州以西商品物资的重要集散地,1998年被淮海经济区评为“淮海名镇”之称号。

站在高处,俯瞰乡镇街道,商铺紧紧相连,气势恢宏。如今,这条街每天都非常热闹,前来“赶集”的人络绎不绝。“一百年来都是这样,非常热闹!”在采访中,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以前,经常有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此地,经营买卖。巨大的人流量使黄口成为一个繁华的商品集散地,现在周边老百姓都选择到此购买日用品。

行走在街面上,可以看到黄口这座小镇上,商品依旧颇为丰富,三轮车、电动车,汽车大型购物广场商铺一个接一个。商品市场、日杂百货,应有尽有。而且街道宽阔,两边的建筑都是宽大明亮的楼房,形成一道美丽的街景。

早在民国时期,黄口镇已市场繁荣,当时有文明街、富贵街、中和街、顺河街等街道,全长2030米,并有两个小市场,即东南集、西南集,中有篱笆街相联。当时老字号的代卖行12家,小的代卖行200多家。

据统计,全镇现有商贸服务业4100户,从业人员18000多人,特别是每到春节、中秋、国庆等节日,丰县、沛县、砀山、永城等市县的经商人员涌入黄口,人流不息,商贸繁荣。

有时还要开辟临时经商市场,每天最高交易额在500万元以上。镇委镇政府历来重视黄口镇商业的发展,1986年,镇政府投资300多万元,建起黄口工业品市场,占地3500平方米,有常年个体商贩350多户,日成交额40万元以上。1995年镇政府又投资160多万元在工业品市场以东建农贸市场一个,占地4300平方米,场内固定经营户400多户,日成交额在50万元以上。

之后,镇政府又投资980万元,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新建商业门面房220多间,并整修市场内道路、排水沟,安装了照明路灯。镇区内还有建材、粮食、种子农药、文化、小商品批发等专业市场等,镇区还有各类超市30多家。

致富经做手工挂面_做手工挂面视频_致富手工挂面做法视频

皖王面粉集团挂面生产车间

致富手工挂面做法视频_做手工挂面视频_致富经做手工挂面

恒泰纺织厂生产车间

农产品深加工长出工业大树

金黄色的小麦经过数次脱皮筛选之后,便来到了巨大的碾压机里,它们需要经过不断的碾压、筛选,最后,洁白的面粉便在打包封装之后坐上了传送带被输送了出来……

走进面粉生产车间,小麦在机器的带动下不急不慢地转着。据工人介绍,从小麦加工成面粉要经过20个工艺流程。

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来到第二车间。这里放着筛理和混合用的机械。工作人员表示,清粉后要到这里进行混合拌面,也就是将粗粉和细粉进行混合,混合后才能装包。“装包24小时后还要进行质检,公司有自己的检验设备。检验合格后才能贴上合格证,然后进入最后一道程序,也就是把面粉分装到小包装袋里。”工作人员说,出厂前还要再检验封口,合格后才出厂。

面粉加工企业迅速升级生产线,扩大加工能力。皖王面粉厂开发生物营养挂面生产,市场拓展到全国各地。记者看到,在挂面生产车间,经过和面、熟化、压廷、切条成型、烘干等十多个程序,生产线上变出了色泽润白、口感香甜的挂面……

在黄口,农民收获小麦不愁卖,有皖王面粉作后盾,帮农民鼓起钱袋子。皖王面粉集团有限公司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所产“皖王”牌面粉、挂面为国家名牌产品。2013年皖王集团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中国驰名商标”。

据了解,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2亿元,工业增加值4.9亿元。全镇有中小企业34家,比上年增加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家。

致富手工挂面做法视频_做手工挂面视频_致富经做手工挂面

辣椒制种基地

农业生产园里“百花开”

位于黄口镇土楼行政村大柳树自然村的张杰家庭农场,是萧县首批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中的佼佼者。

2011年,农场负责人张杰通过多种方式与农户沟通协调,采取租赁方式流转土地,与100余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流转土地400多亩,总投资40余万元,种植桃树、葡萄、梨等,前期套种花生、山芋等作物,是远近闻名的果农大户。

记者一行走入该农场时,抬头望去,满目的果树藤枝,一排排一行行整齐有序。顺着小路向里沿深,记者发现很多果树竟都是在大棚里种植。

“在大棚里种植的桃树,结果期要比季节作物提前成熟2个月,可以让市民提前尝鲜,口感也更为香甜。”张杰带领大家边走边说道,以桃树为例,正常的成熟期应该在每年的7月份,而在大棚里种植5月份便可上市,行情顶峰时可卖到20余元一斤,浙江绍兴、砀山等地的商户纷纷上门采购。“到了7月份,前来自行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很多人都爱自己做黄桃罐头,到时果园里又是一番别样风景呢。”张杰乐呵呵的说到。

“鸭子一年能养7栏,每栏赢利1万六七,一年下来保守的说也有八九万元的收入,比打工可要强多了。”同村养殖户高山跟记者算了一笔账。

今年47岁返乡创业的高山,一直长年在外地打工,自从去年开始在自家3亩田地里盖了一口养殖棚,专业养殖樱桃谷品种肉鸭。“我这栏7000只鸭子等20多天就能出栏了,现在市场价4.09分一斤,正好赶上个好价钱。”高山美滋滋的说道。

到了每年的10月份,青辣椒已逐渐退出时令蔬菜的行列,而在萧县华峰家庭农场里,反季节辣椒正长得旺盛,才刚刚开始采摘。

“每年打过霜以后,辣椒便已下市,而反季节辣椒正好开始销售,一茬接着一茬采摘可持续到过年,开货价已达到1.8到2元钱一斤嘞。”萧县华峰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峰对记者说到,反季辣椒除了行情好之外,还有一项最大的收入就是辣椒制种,亩产辣椒种可达80公斤,每斤可卖160至200元,行情好时也有过每斤300元的价格。

“目前,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98个,在全镇农业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日益明显。”黄口镇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黄口镇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步攀升,特色种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棉花、油料、蔬菜、瓜果产量逐年增长,实现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的大好局面。

做手工挂面视频_致富经做手工挂面_致富手工挂面做法视频

本刊记者在采访农业联合体负责人

农业联合体“唱念”致富经

“我们不是流转土地,是托管土地,给社员提供一套从种到收的标准化种植服务体系,彻底解决农民种地难、卖粮难的实际问题。”记者一行来到黄口镇萧黄路东端的金穗现代农业联合体时,负责人包东风一语道破真经。

2012年3月,金穗现代农业联合体在黄口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与黄口镇10个行政村签订1380亩的土地托管协议,拉开了服务萧县大农业的序幕。

“我们通过良种、良肥、良法、良机相配套,再施以农机+农艺相结合,并提供从采土、化验、制定配方、生产配方肥、统一配送、种肥同播、现场指导等在内的一条龙专业化服务。”包东风说道。

经过三年多的反复试验与摸索,该合作社已初具规模,种植模式日趋成熟完善。合作社现有社员3190户,对入社社员及贫困户实行每季每亩10元的农资综合补贴,辐射全县20多个乡镇,托管土地15980亩,在230个村建立连片20亩以上的示范田,

“近年来,一些不懂种植、回乡创业或从事其他产业的人员,逐渐参与到承包土地的行列中,为了让他们更好的掌握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服务,必须进行专业化的系统培训。”包东风表示。

由此,2014年3月,“萧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在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已先后培训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致富带头人、社员等2300余人。

“等到今年11月份,农资电商平台‘农商1号’即将在此落户,将能够为农户提供线上线下的服务,并有专家在线进行全程跟踪种植。”包东风信念坚定的说,为了给农户提供更多的方便和实惠,他们将以物流配送的形式,在给社员提供生产物资技术服务的同时,也把农户生产的优质农产品推广出去,从而推向全国千家万户。

致富经做手工挂面_做手工挂面视频_致富手工挂面做法视频

本刊记者一行在镇敬老院与老人们交谈

敬老院里夕阳红

中午时分,当记者走进黄口镇敬老院,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映入眼帘——整洁的院落,数十名老年人在大院里晒着太阳聊天,老人们有的正在池塘捕鱼,有的正在地里挖红薯。

“敬老院就是我的家。”今年65岁的万从惠老人笑着告诉记者,在敬老院有吃、有穿、有住,生活好,住的也开心。

“没想到这岁数还有这样的福气。对于我们这些孤寡老人来说,敬老院就像家一样,我们的心比过去安定多了。”今年74岁的郭孝仁感慨地说。

郭孝仁是黄口镇五保老人。过去,他一直居住在破旧的土坯房中,房屋年久失修,后来塌了半边,透风漏雨。当时,老人身体还行,自己煮饭炒菜,还能种菜砍柴,可随着年岁渐长,耳朵开始听不清,视线也模糊了,一个人生活十分艰难。

“在政府关心下,我搬进了敬老院,在这里生活无忧无虑,可算是享了清福咯。”郭孝仁开心地说。

记者在敬老院转了一圈,这里环境优美,院内有休憩凉亭、观赏鱼池,菜园内有葱、花菜、辣椒、四季青,环绕着绿树鲜花,还设置各种健身休闲活动器材。在老人们的房间,记者看到,每一间房都配有独立卫生间,有线电视、电热水器等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公共食堂,每天为老人提供热菜热饭,营养合理搭配;护理人员,随时清理垃圾,为老人定时换洗被褥;老人生病了,有医生,乡镇卫生院医生会定时来坐诊。”黄口镇敬老院院长朱召民告诉记者,全院有70多位老人入住。

致富手工挂面做法视频_致富经做手工挂面_做手工挂面视频

俯瞰黄口镇新貌

做手工挂面视频_致富经做手工挂面_致富手工挂面做法视频

参加庆国庆文艺汇演

美好新农村 美好新生活

紧临黄口镇的杨阁行政村是远近闻名的“空心村”,当记者一行踏入村口时,抬眼望去,已然寻觅不见原来的模样。

现如今,村里五六米宽的水泥道路四通八达,一排排楼房整齐有序,铁红色的大门新颖别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小片绿化地点缀其中,农户三三两两坐在门前笑声连连,一片宁静悠然的乡村风貌,已成为宜居美丽的社区型新村。

今年60余岁的祁党军和陈玉华老两口,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祁大爷说,原来的杨阁行政村用“破烂不堪”都不足已形容。

“以前的房子都是低矮的破旧瓦房,有些都已不能居住,村里的路面高低不平,下雨天时,常常是进不去、出不来,生活用水也不通畅。”祁大爷说,自打新农村改建以后,生活环境、质量大为改观。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时刻的变迁,入住的那一天,祁大爷还特意在自家院子的水泥池子上,刻上了“2012年3月”的字样留作纪念,纪念这一全家、全村人的大事。

随后,当记者一行来到本村农民李东键家时,他正院里院外忙乎着,爱人带着儿子正在翻晒着粮食。谈到现如今新农村的变化时,李东键脸上挂满喜悦之情。

今年29岁的李东健,早先一直在外长期打工,自从看到村里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后,他便坚定信念回乡务农。“村里的变化太大了,我不打算再走了,一方面想和家人团聚,另一方面也想为家乡的建设尽一份力量。”李东健乐呵的说道。

“新农村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各村都完成了村庄规划审核报批工作,‘空心村’治理正有序实施。”黄口镇负责人对记者说道,目前全镇共投入1500万元修建村村通公路75公里,新建沼气池800多个,各村都建起了农家书屋、中心卫生室;通过“一事一议”国家财政补贴,全镇共投入100多万元对农村道路桥涵进行了整修。

文/记者 付子峰 刘晓琼 赵静 俞鑫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