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发布会上,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主任周连华表示,将举全省之力将起步区打造成为“镶嵌在黄河流域的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并就起步区建设的意义、与原来先行区的区别以及政策红利等进行了详细解读。
目前,起步区累计开工基础设施类项目87个,总投资1229.4亿元。“三桥一隧”中,齐鲁黄河大桥年内建成通车。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锋 摄
举全省之力打造“镶嵌在黄河流域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
周连华表示,《实施方案》的批复,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山东、对济南情深似海、厚望如山。支持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更好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为山东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从黄河国家战略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这是赋予山东及济南的重大责任。推动起步区建设,将在推动沿黄地区生态保护、黄河长久安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从区域协调发展看,起步区承接南北,向北连接京津冀,向南对接长三角。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将“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作为“东部率先”的重要举措单独提出。推进起步区加快建设,打造成为镶嵌在黄河流域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有利于带动北方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南北区域战略衔接、均衡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从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看,加快起步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新机制,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引领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力引擎,助力“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目标的实现。从“强省会”战略看,去年10月,山东省委十一届十二次会议作出了实施“强省会”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起步区建设,是落实“强省会”战略、将济南建设成为“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载体。省委省政府将对起步区在要素资源、项目建设、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未来起步区将会是我省发展动力最充沛、要素最活跃、资源最富集的区域。
周连华说,山东将加强对起步区建设组织领导,健全推进机制,制定配套政策,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起点建设,举全省之力将起步区打造成为“镶嵌在黄河流域的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
起步区定位更高、功能更强、政策更优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继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起步区,是济南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和动力引擎,对济南未来建设发展意义重大。
从“先行区”到“起步区”,这其中既有“不变”,也有“变”。“不变”的是,山东始终牢记总书记重要嘱托,聚焦聚力“新旧动能转换”这个主题,推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现高质量发展。
“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定位更高、功能更强、政策更优。
定位更高,之前的“先行区”主要使命是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做试验”“蹚路子”,更多的是针对山东自身新旧动能转换而言;而“起步区”则是国家从黄河战略的高度来谋划和布局,要求起步区要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和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
功能更强,“先行区”侧重于产业功能区,重点是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现代产业集群。而“起步区”不仅要考虑产业发展,更要统筹考虑生态、生活等综合功能,突出产城融合,目标是打造一座黄河流域最具现代化特征的未来之城、希望之城。
政策更优,国家支持起步区全面复制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经验政策,并在土地、产业、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了起步区含金量很高的一揽子政策大礼包,这将更有力地赋能起步区加快建设发展。
“复制国家级新区经验政策”是最大政策红利
《实施方案》开篇提出支持起步区“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经验政策”,这是起步区建设的最大政策红利。
比如,起步区范围内的孙耿、崔寨、大桥等区域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但可享受自贸试验区的政策,起步区内企业可享受更加宽松的商务环境、更加便利的贸易通道,也意味着允许起步区开展制度创新,让起步区内企业可享受更多制度创新红利。
起步区可享受国家级新区待遇,将在税收、土地和重大项目审批等方面获得国家政策更多的支持。起步区依国务院批复设立,将拥有市级管理权限并承接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起步区可享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的政策,同时起步区也能够在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在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进创新驱动等方面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国家允许起步区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一道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先行先试,破除阻碍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这也将为起步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市民中心、城市展厅即将启用
在国家批复起步区《实施方案》前,济南已着手开展起步区规划体系研究工作,组织赴雄安新区学习规划编制经验,借鉴雄安新区的先进规划理念和方法,坚持“未来眼光、国际标准、黄河特色、高点定位”原则,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结合起步区实际,确定构建“1+ 4+16+N”规划体系。
“1”,指国家批复的《实施方案》这一纲领性文件;“4”,就是起步区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4个综合性规划;“16”即16个专项规划,包含节水型城市、蓝绿空间、产业发展、市政设施、城乡融合等起步区发展涉及的各关键领域;“N”即根据发展时序和形势需要,适时启动编制园林绿化、夜景照明、城市家具、特色街区、未来社区、重点园区等相关专业规划。
目前,4个综合性规划均已形成初步成果,综合交通、蓝绿空间、市政基础设施、防洪排涝、节水型城市5个重要支撑性专项规划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其余11个专项规划将于上半年全部形成。
近年来,济南一直把提升黄河北基础设施水平作为重要工作,大力实施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目前,起步区累计开工基础设施类项目87个,总投资1229.4亿元。“三桥一隧”中,济乐高速南延工程已建成通车,济泺路穿黄隧道、凤凰黄河大桥、齐鲁黄河大桥年内建成通车。“三隧一桥”(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济泺路隧道北延和济南黄河大桥复桥)新一批跨河通道实现开工。累计开工市政道路128公里,44.5公里具备通车条件。系统布局水电气热及污水处理配套,市民中心、城市展厅即将启用。
下一步,济南将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统筹起步区交通、市政、公共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改扩建、小清河济南港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同步实施国道104、220、308、309线改扩建,年内再开工市政道路36公里,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同时,规划推进组团式市政综合体建设,今年将完工大桥燃气热源厂,开工大桥水厂等5处市政场站,完成管线迁改30公里;加快导入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资源,重点抓好省级公共实训基地、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山大二院北院区、黄河体育中心、公共文化馆群等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前瞻布局5G基站、大数据中心、新能源充电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和未来智能新城。
值班主任: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