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农产品卖好,七分靠选品,三分靠营销。
产品好,销售网络搭起来就快,但,如何选好产品,是一门学问。
有位高手,靠着别人不要的地瓜,10余年时间打造出年产值超4亿元的产业,带动家乡十几个自然村、上千农户增收。
他怎么会看上地瓜呢?
大众化
海南省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村如其名,整个村都是沙壤土。这种海边的土壤保土保肥能力很差,但非常适合种植地瓜。
沙土村的王文克,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上磨砺了几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创业基金。2006年,偶然回村的王文克,尝到了一种村民从附近公司捡回来的小地瓜。
这种地瓜非同寻常的美味打动了他。
有人问了,地瓜再好吃也是地瓜,值得以此作为创业产品吗?
值得。
地瓜这样的农产品,有一个自身优势:大众化。
基本上,人人都吃过地瓜,也喜欢吃。市场再怎么风云变幻,人们也不会拒绝香甜的地瓜。
这样涉及吃喝用的产品,本身自带一定的市场份额和消费群体,也不乏增长空间,以此起步,走得稳一些。
品质
卖地瓜的人那么多,不是每一位都赚了大钱。
区别在哪儿?
品质。
消费者越来越青睐高品质的农产品。这意味着,品质不够好,前途多烦恼,只有高品质的产品才能走得远。
王文克看上的地瓜,是一家外资公司种植的独特品种,有着豆沙般的口感和甜栗般的味道,品质极佳,入口难忘。
这家公司专门在他的老家找了一片沙地来种这种地瓜,平时不让外人接近,而王文克动起了要和这家外资企业合作的主意。
差异
外资公司有稳定的经营模式和销售渠道,如何说服对方合作,提供种苗?
王文克靠的是差异化。
原来,王文克通过调查,发现这家外资公司的生产方式以加工为主,收来的地瓜要先削皮再加工,为此,他们最喜欢七八两重的大地瓜。至于三四两的小地瓜,加工起来不划算,有时就扔掉了。
而王文克打算卖鲜地瓜,三四两的小地瓜方便食用,最是受消费者欢迎。
于是,王文克提出,只要外资公司提供地瓜苗,他来组织农户种,公司只需回收半斤以上的成品果,小地瓜可以一个不收,这样外资公司也可以省一大笔经费。
你给我苗,我帮你种,适合加工的成品果你拿走,适合上市的商品果我来卖。这种合情合理又具有鲜明差异化、不产生市场竞争的交易条件打动了对方,他们很痛快地答应下来。
2008年,王文克和朋友带动村民种了200亩地瓜,一共收获60万斤,除了卖给外资公司30万斤以外,剩下的30万斤小地瓜,以每斤2.5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供不应求,当年就赚了20多万元。
梯次
“有些人获得初步成功后,容易走入误区,比如今后只卖好销的、便宜的产品,不卖新的、贵的产品,结果造成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档产品占比较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如何避开误区?”
随着市场逐步做大,2009年王文克注册了“桥沙地瓜”商标,走品牌发展之路。
他要让地瓜产品形成一定的梯次。
所谓形成梯次,就是高中低档产品都有,结构合理,并有明确定位。
低档产品用来抢占市场份额;中档产品往往是企业的核心产品,或者说是拳头产品,定位上应是上量就有利,属于规模效益型;高档产品应用于塑品牌、树形象,占领高端消费群。
王文克为了颠覆大众对地瓜是一种廉价农产品的刻板印象,与高档水果一样,对自己的地瓜进行了严格的分级。
每一颗地瓜从大小到表皮,都经过严格筛选,其中4两左右果型均匀的地瓜最贵,一斤要26元。他还推出了地瓜酒,延长产业链。
当然,最核心的还是通过育种保持优势,不断培育更好的品种。
现在,桥沙地瓜在各地经销商、各大生鲜电商平台那里都是抢手货。
王文克带动了周围1000多户村民共同致富,种植规模超过7万亩,打造年产值超4亿元的产业,他也被评为海南省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