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早春蚕丰收的季节,在地处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的中心村,坡地上绿油油的桑叶映入眼帘,蚕房里,一只只胖乎乎的蚕宝宝贪婪地啃食着桑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小小的蚕茧也逐渐成为群众致富的大产业。
“今天大家辛苦点,蚕已经老了,咱们加紧时间上架,这一茬的蚕就等着丰收了!”走进中心村的蚕桑养殖基地,丰硕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国明正在和工人们交代着当天的工作。
在一楼的蚕室内,工人分工合作,一部分人正忙碌的给蚕投喂新鲜桑叶,蚕匾中已经进入“五龄期”的蚕正“疯狂”的吃着桑叶,沙沙作响。一部分工人正在挑拣“长熟了”的蚕,将他们分放在蚕架上。
“传统的养蚕上架是用稻草制成的毛链子,需要慢慢挑。现在方便得很,只要把太密集的蚕分散在其他空闲的地方,再用养蚕专用的塑料折簇一覆盖,到时候蚕会自己上架吐丝,省了很多时间。”徐女士双手不停挑选老蚕,一边对记者说着。
来到二楼,室内已经放置着一架架已经结茧的蚕,工人们还在将其他成茧的折架往上挂。再过两天,就要把这些雪白的茧摘下来,进行售卖。
汉滨区丰硕农民种植合作社位于汉滨区瀛湖镇中心村,成立于2017年,是该村一家蚕桑种养殖经营主体,也是该村特色主导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已经建成高效密植桑园280余亩,已建成标准化蚕室1000平方,配套小蚕共育室、储桑室等,年可养蚕200余张。
“按照瀛湖镇党委、政府‘南抓茶、北抓桑、枇杷鲜果抓中央’的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合作社依托蚕桑产业优质的自然资源条件,以产业融合发展为思路,市场为导向,形成了桑园反包、小蚕共育、蚕茧回收、技术指导、产业加工等一条龙服务。”丰硕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国明说:“接下来,计划扩建桑园500亩,新建灌溉蓄水池、蚕丝被加工车间,实现年养蚕500张。同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保护生态的同时,将蚕桑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连接成完整的产业链,达到生态循环的产业综合开发与产业融合经营,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据了解,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合作社在帮扶帮困、产业带动方面效果突出,多次受到瀛湖镇党委、政府的表彰,在2021年被评为市级示范合作社。
近年来,该村以“支部+合作社+农户”为载体,形成以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农户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劳务用工、蚕桑产业技能培训、订单收购等多形式带动了建档立卡脱贫户及三类户60余户,吸纳贫困及农村闲置劳动力40余户,切实解决了村剩余劳动力及受疫情影响返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把党支部引领的重心放在合作社的实质运营方面,引导合作社更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带贫益贫效益,实现我村产业振兴新目标。”中心村党支部副书记郭华说。
华商报记者 程斌 编辑 郭仲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