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80621183113

QQ截图20180621183137

区新闻中心《乡村行》采访组第7站走进老围下村。

从省道S357的水泥路转进老围下村道,驱车沿村道行驶大约2公里,便能看到一幢很不起眼的民房依山傍水。走进场内,养殖场上种了许多绿植,绿植里面却别有洞天,藤蔓从木架上垂吊至池中,一个个整齐划一的水泥池子就隐藏在一片绿藤下面,水池里铺着厚厚的细沙,时不时可以看到池子里的龟鳖探头上来。这里藏着一个“龟鳖王国”,日前,区新闻中心《乡村行》采访组第七站在永湖镇老围下村采访了解到,曾广浩、曾广深、陈勇明三名年轻人的一品居龟石金钱龟养殖场是目前惠阳区最大的石金钱龟养殖场。

养龟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倍加照料

80后的曾广浩、曾广深兄弟性格开朗,十分健谈,兄弟俩选择自主创业,在惠阳区创办首个“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生意越做越大,在全国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曾氏兄弟看中了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与老围下村陈勇明合作成立一品居龟旅游生态有限公司开始从事石金钱龟养殖,历经8年的不懈奋斗,如今,曾氏兄弟的养殖场已经拥有金钱龟、石金钱龟、草龟等各种龟鳖共7000多只,目前是惠阳区最大的石金钱龟养殖场。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生态旅游方面带来的发展机遇,我们兄弟俩通过生态养殖方式带动旅游业,打造配备餐厅、龟鳖养殖观赏、养殖培训等,客人不仅可以进行龟鳖交易,还可以参观学习。”曾广浩说,在亲戚介绍下,认识了老围下村从事养龟多年的陈勇明,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从事石金钱龟养殖,并成立一品居龟旅游生态有限公司。

2005年,对养殖产生浓厚兴趣的陈勇明,了解到养龟致富的消息,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决定静下心来养龟,闯出一条路子。陈勇明说,自己刚开始家里开始养殖时,由于缺乏养殖经验,200只龟苗死了一半,后来因成本太高,放弃了继续养殖。2010年,结识了曾广浩、曾广深兄弟后,自己又重操旧业。

“石金钱龟养殖和培育龟苗,市场前景好,但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养龟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要倍加照料,目前养殖基地投入达500万元。”曾广浩说,养殖场刚开始启动时,他们专门到博罗县陈侨养殖场进行考察,走访了一些大型养殖场,龟苗放进池塘饲养,一个月后,乌龟们不仅流鼻涕,还伸长脖子在水中打转,龟壳溃烂等现象,那时就意识到龟出问题,池里不断出现龟死亡现象。”

急得团团地曾广浩、曾广深和陈勇明致电大型养殖场寻求解决方法,有时还带着龟连夜开车前往大型养殖场“会诊”,刚开始虽然亏了钱,不过,他们却不后悔,但学到很多经验,把它当作“交学费”,并通过试验各种治疗方案,找到了对付乌龟常见疾病的治疗办法。

“养龟需要很细心的照顾,每天都要到池里巡视多次,观察他们状态,眼神和吃量。”陈勇明指着正在治疗的龟说,例如感冒、肺炎、肠胃炎都是乌龟常见疾病,龟浮水不动,说明得了肺炎、肠胃炎,龟壳出现溃烂感染了真菌,这些都要及时治疗,不然会传染其他龟群。

惠阳最大石金钱龟养殖场年销售达百万

曾广浩、曾广深、陈勇明三人带采访组参观了养龟场,养殖场的布局完全是模拟野外生态环境来设计,龟池、沙滩、草地等一应俱全。陈勇明一边指着各个养殖池一边向采访组介绍,这里有石金钱龟、草龟以及鳄鱼龟,分区养殖,每个池里有一百多只龟。养殖池看似简单但却匠心独运。养殖池将活动区和喂食区分开,在池中沙滩是石金钱龟产蛋之地,更令记者感叹的是,养殖池边种了许多绿植,藤蔓从木架上垂吊至池中,屋顶专门设置了采光窗,另外还开了窗通风采光,几百只龟生活在这里,但人却感觉不到腥臭。龟鳖生活其中怡然自得,一些龟在慵懒得晒着阳光,一些龟在绿植底下的阴凉处自由嬉戏,这里俨然是龟鳖的乐园。陈勇明告诉采访组,新鲜鱼、虾以及饲料的配合均衡营养,再加上老围下村生态的环境保证了石金钱龟的好品质。

据陈勇明介绍,目前他们养殖的种龟达7000只,成熟种龟每只每年繁殖3—5只龟苗。陈勇明指着一个约4公斤重的大石金钱龟对采访组说,“这是2009年开始养殖老龟,有近10年龟龄,龟岭越长繁殖率就高。”一品居龟养殖场2005年第一批购进野生石金钱龟,这批龟陪伴了他们10多年,也奠定养殖场的基础。

在一品居龟的养殖场中,石金钱龟静静地卧在塘底或池底的淤泥中等待冬眠。陈勇明正站在塘边沙滩上的捡拾龟蛋。作为一名养殖多年,陈勇明经常挽起裤脚,一头扎进小池塘中“摸”龟。陈勇明说,每年4—5月是龟产蛋的季节,一只龟一次产3—6只蛋,我们养殖场建有专门孵化室,每年孵化率都很高。

据了解,石金钱龟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今年石金钱龟300元至400元左右一斤不等,石金钱龟的龟苗可以卖到200元钱一只,一只十几年石金钱龟的价钱将1000多元。

“前几年,龟价多次上扬,2014年一只龟苗卖到700元,近年来,龟价经历了几次波动开始下跌。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比如做成龟茶、龟胶、龟酒甚至耳熟能详的龟苓膏。”曾广浩说,目前,在惠阳从事石金钱龟养殖大约200家左右,我们是养殖规模最大的,一年销售额达百万元,从现在的销售市场来看,供不应求。

曾广浩说,把永湖老围下作为养龟基地,利用天然环境提高龟的繁殖速度,通过龟文化的挖掘,客户还能在基地里进行文化体验、休闲观光。下来,我们计划进一步完善养殖基地配套设施,整合资源,申请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同时也通过生态养殖方式带动旅游业,建设养殖培训基地,让养殖场成为养殖技术展示的基地,人们可以在这里了解龟、鳖习性,体验各种龟、鳖饮食的功效,逐步打造成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产业项目。

村庄名片

老围下村位于永湖镇西部,北与惠城区三栋镇紧靠,南与秋长街道办事处为邻,西与虎爪村毗邻,东与元岭村接壤。辖区面积1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80亩。户籍人口2415人,常住人口1830人,流动人口585人。下辖万屋、排巷、佳兴塘、沃下洋、赖屋、石岭下、下围仔、四栋屋、店背、畔塘、茶壶耳坑肚、简头、楼角、苏老屋、禾场下、围龙屋、老屋、新屋、新家村、陈坑、田屋、李屋、共23个村民小组。

全村主导为工业、农业、服务业。村一级集体经济收入9.7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为土地出租,村民2017年人均纯收10000元。村耕地面积1980亩,主要种植农作物稻谷蔬菜,经济作物和土特产主要有龙眼、荔枝等。近年来,老围下村大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引进“十里桃园”农业观光及“千宝野菜谷”的乡村休闲项目,积极挖掘宗教文化,保护有500年历史的潭公庙、观音庙,龙潭瀑布、起龙公祠围屋、茶壶耳等。

老围下村是革命老区,东江纵队人才辈出,有黄斗等革命烈士,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家黄少康、黄伯康、李永勇等人为家乡建设和老年人福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老围下村注重民生事业的建设,投入91万多元对村庄灯安装,改善村庄环境卫生的改造,配合交通部门落实村道化建设进村入户,先急后缓,逐步推进,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

老围下村古建筑介绍:起龙公祠围屋

QQ截图20180621183147

起龙公祠围屋位于永湖镇老围下村山週围村民小组。山週围的田氏开基祖为田起龙,他是广东田氏世系中的十一代世祖。明朝时,居住在福建宁化的田宗甫(字复兴,号梅坡),任梅州教谕,迁居到梅州长沙镇罗衣村,被尊为广东田氏一世祖。

田宗甫的后代陆续在广东开枝散叶。康熙二十一年(1682),田起龙的父亲、第十世祖田裕尧由永安(今紫金)蓝塘迁居归善县莲塘埔(今三栋霸山口)。康熙三十九年(1700),田起龙从莲塘埔迁至永湖山週围开基创业。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田起龙在山週围建造围屋。围屋座东南朝西北,由泮池、禾场、堂屋、横屋组成。田起龙是永湖山週围的田氏开基祖,后人就把祠堂称为“起龙公祠”。几百年来,由于风霜雨蚀,围屋墙残瓦破,摇摇欲坠。2001年,田氏族人筹集资金35万元,对起龙公祠围屋进行了修建。重修后的围屋保留了两边横屋,中间大门的门廊两侧立着两根红色檐柱。祠堂为上下两进,中间有天井相隔。祖祠的屋面盖着金黄色琉璃瓦,屋脊上方安放着栩栩如生的“双龙戏珠”彩陶。

围屋正面置有三个大门,中间大门上方立有“田氏祖祠”匾牌,两侧挂有“书楼继美;荆树流芳”的对联。“书楼”说的是唐朝中期平州(今河北卢龙)人田弘正的故事。他是前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侄儿,自幼爱读儒书,善于骑射,颇通兵法。元和七年(812),唐宪宗授田弘正为魏博节度使,封沂国公。田弘正为改变河朔旧风,在府中建起书楼,藏书万余卷。他常与宾佐讲论古今,以忠义为行事准则,有《沂公史例》十卷留世。“荆树”指汉代朝城县田真、田庆、田广三兄弟,在划分家产时,想将堂前一棵花繁叶茂的紫荆树,砍掉分成三份。次日,紫荆树却枝枯叶萎。田真说:“我们兄弟如同此树,枝叶连根而生。树尚不忍分析,何况我们兄弟?”于是兄弟同居合灶,那紫荆树无人整理,次日花枝叶再活,花更灿烂。

祠堂的上厅中间置有神龛,供奉着先祖的牌位。在大厅的柱子上,挂着两幅对联。一幅是:“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说的是兄弟之间要和睦,家业才兴旺;子孙后代读书明理,勤奋治学。另一幅是:“祖德宏开千载盛;宗枝奕叶万年青”。对联颂扬了先祖功德,子孙繁衍,家族兴旺。在墙壁两侧,还挂着一幅教导族人治家行事的对联:“承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二行正事,惟读惟耕”。

在起龙公祠围屋右侧,有一幢保留完好的、由一个天井两横屋组成的“瑞霭新居”。在大门旁挂有牌子,刻有“民国革命军统领田乔故居”(见下图)。原来,这是家族中的名人田乔于1915年修建的“光裕楼”。民国初期,政局多变。1917年12月,陈炯明在广州组建了“援闽护法粤军”。田乔于1918年加入闽护法粤军,担任革命军统领(相当于团长)职务。

老围下村自然风光——龙潭瀑布

龙潭瀑布位于老围下村陈坑村民小组的禾寨山西面半山腰,流水面宽4.8米,高39米。下面是一个深4米的水潭,水面有一百多平方米宽。瀑布三面都是笔直的峭壁,两边深坑相距50多米,山崖处生长有粗大的松树。相传瀑布位于“生龙口”,瀑布下面又是深水潭,所以取名“龙潭”。瀑布上方建有一座谭公爷庙和一座观音庙。

前2年,当地村民在该村黄少康、黄继雄、黄树雄等老板的带头捐资下,从老围下村公路边的道班站旁,沿山修筑了一条水泥山路,直到谭公爷庙。现在,人们站在庙门前面,可居高体验龙潭瀑布的风光。

附件: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