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任瑞 本报记者 徐磊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国庆节前夕,记者走进澄城县东白龙村,一座座冬枣设施大棚排列整齐,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忙碌采摘冬枣的身影,刚采摘回来的冬枣在村内迅速包装,随即被前来收购的客商销往全国各地。
“今天卖了2600元,今年冬枣病虫害少、枣大,3亩冬枣预计能卖4万多元。”村民李东元卖完冬枣,一边从客商手里接过钱,一边高兴地向记者晒出他的“丰收账单”。
今年52岁的李东元是村里以冬枣迈向小康路的特殊农户。年轻时,李东元在砖厂打工,一次工作中的意外导致他左腿截肢;老父亲患有脑梗,老母亲患有乳腺癌,妻子患有小儿麻痹,生活沉重的负担一度让他看不见未来的希望。2016年,李东元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2017年,他种植了3亩冬枣。“当时村里已经有冬枣种植户,效益很好,我也想种植,但因为前期投资比较大就放弃了。村干部得知后上门鼓励我,还帮忙申请了无息贷款和1万元的建棚补助,我才建成了一座冬枣大棚。”李东元告诉记者,刚开始由于不懂冬枣管理技术,枣树苗成活率不高。后来,村里邀请专家进行一对一专业指导,手把手教他科学的管理方法,枣树长大后病虫害少,结出的冬枣个头大、颜色好、产量高。“多亏这几年种植冬枣,我还完了贷款,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今年我计划再种植4亩冬枣,挂果后预计一年就能收入10多万元。”谈及以后的生活,李东元难掩心中的喜悦。
“苦日子”变成了“甜生活”,李东元的小康路是东白龙村冬枣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2016年,东白龙村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产业兴旺,建设了澄城县龙兴现代农业园。园区以设施冬枣生产为主导,设施葡萄生产为补充,按照“合作社+园区+农户”的运作模式,户均种植冬枣5亩,带动周边1250户村民发展冬枣产业,使冬枣成为东白龙村名副其实的致富“金蛋蛋”。
“目前,全村有全钢架连栋拱棚1500亩,日光温室冬枣350亩、78座,冬枣面积达到3100多亩。这几年,全村冬枣总产量达8000余吨,实现产值6300余万元,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5600多元到现在的1.36万元。”东白龙村党委书记郭武军告诉记者,龙兴现代农业园先后被评为市级示范园、全国一村一品优质冬枣供应商,“东白龙冬枣”获得有机产品绿色认证。
冬枣,让村民致富的成色更足,东白龙村富裕富足的新图景正在展开。谈及东白龙村下一步的产业规划,郭武军说:“我们将在村‘两委’班子领导下,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严格按照绿色有机产品生产标准,加强园区规范化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做强主导产业,逐步扩大冬枣种植面积;完善园区功能,建立40余亩苗圃基地,及时补充坏死苗木,降低苗木购买成本,促进园区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