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狸(又有竹鼠等多个别称)是我国南方省区分布较广的珍贵野生动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竹狸肉质细腻精瘦,属于低脂肪高蛋白肉类,是具有保健美容功能的高级食品。我国考古学家在汉代马王堆古墓中出土了许多罐封狸肉干,说明在当时狸肉已成为帝王阶层喜爱的珍肴。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作为宫廷佳肴的竹狸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由于人工捕捉过多,野生竹狸资源急剧枯竭。为了开发利用竹狸这一宝贵资源,陈梦林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与实践,攻克了野生竹狸的驯养、人工繁殖和一些高产技术难题,在广西南宁建成了当时我国最大的竹狸养殖技术培训中心和科普示范基地。如今发展壮大成为广西良种竹狸培育推广中心。

与其他养殖业比较,养殖竹狸有六大优点。一是绿色、环保、低碳、高效、风险小的新兴养殖业。二是不与人争粮,也不与牛、羊争料。三是竹狸营造洞穴生活,可在室内、地下室营造窝室实行工厂化、立体化饲养。四是容易饲养,1个劳动力可饲养300~500对。五是尿少粪干,栏舍没有一般野生动物的腥膻味,比养殖其他畜禽干净、卫生。六是抗病力强、繁殖快、效益高。饲养1对种竹狸 1年产值1000元,超过目前农村饲养2头肉猪的纯收入。

当前,许多地方驯养野生经济动物成功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家养的野生经济动物肉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肉味没有野生的那么鲜美了;一些药用动物家养后药用功能降低了,这是生态环境和食物结构被人为改变后产生的结果。

笔者从事野生经济动物研究、驯养20余年,归纳出12个字,即"模拟生态,优于生态,还原生态"。

"模拟生态"就是仿照野生经济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尽量在窝室建筑和饲养管理上创造接近它原来的生活条件,这样驯养就会获得成功,但是不能获得高产。因为现在大气污染、自然环境恶化,野生动物能采食到的天然食物已没有原来那么多、那么丰富,很难发挥其潜在的生长优势,所以生长缓慢,繁殖低下。必须在模拟生态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进一步优化生态条件,为驯养的野生经济动物提供比自然界更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微量元素,这样才能使家养的野生经济动物生长快、产仔多且成活率高,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但是,一些植食性动物在自然界中所需的蛋白质,是靠采食各类植物的根、茎、果实而获得的。家养后,改喂含有较多鱼粉的人工配合饲料,违背了它们原来的生态条件,改变了它们的食物结构,所以会出现肉质变差、药用功能降低的现象。随着生长速度的加快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一现象又更加突显出来,使家养的野生动物市场价格大大降低。所以,还要对已获得高产的家养野生动物进行生态还原,让它们重新回归大自然。这样,才能达到既高产又优质。可以说,"模拟生态、优于生态、还原生态"是驯养野生经济动物的一条重要法则。人工养竹狸也必须遵守这一法则。

陈梦林在《特种养殖活体饵料高产技术》(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0年出版)中,首次提出"模拟生态,优于生态"的理论,后来经过8年多的实践,发现"模拟生态,优于生态"的理论只适合当时的小规模生产,不适合正在发展的产业化大生产。是现代工业产业化大生产的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彻底改变了模拟生态的养殖方式,结果表明,生产规模越大,肉质变性越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展了对不同特养品种人工生物链技术全面研究,确定既要质量又要产量,既要速度又要效益的目标,补充提出"还原生态"的理论。

要想驯养的野生经济动物竹狸获得高产又保持原有野生特色,必须认真研究其自然生态,从研究其食物结构及其人工生物链入手,然后进行仿生、优生再还原为野生。仿生--环境是重点,优生--营养是重点,还原--品质是重点。通过仿生驯养的野生经济动物成功后,就用优生迅速提高产量,然后再用一段时间来回归自然--在创造生态环境和人工生产新鲜饲料上下功夫,将其还原为野生状态,使其肉质和药用功能还原到野生水平,从而大幅度提高饲养竹狸的经济效益。当前,生态养竹狸产业化条件已经成熟。大力发展生态竹狸业,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竹狸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充分利用废物,化害为利,推动环保养竹狸产业发展;并以最低的生产成本,建立人工养殖竹狸生态良性循环,较好地实施竹狸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书是我们从事竹狸驯养繁殖研究多年的成果。它详细介绍了竹狸的生活习性、生长繁殖过程、驯养方法、饲料配方以及常见病防治,并对低投入、高产出办好竹狸养殖场、养殖基地以及竹狸产业化大生产的组织、经营管理作了全面阐述。本书文字通俗,可读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可供农村、城镇养殖专业户、养殖投资商、农业院校师生和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参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一些同类著作及网络媒体报道,并引用其中文字、图片,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表示感谢。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加上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编者

于广西良种竹狸培育推广中心

2014年5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