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场镇箐口村算得上是大方位置最偏远、环境最恶、贫困程度最深的“三最”之村,而且“赫赫有名”,就连隔壁村的人教育孩子时也这样说:如果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箐口去。
箐口生“病”了,且“病”情还有点严重,发展的脚步越来越沉。今年3月,猫场镇党委政府为了彻底铲除箐口的“病”根,将在贵阳开公司的大学毕业生张
凌“空降”箐口,担任村委会主任,拉开了绝地突围的帷幕。
短短几个月,箐口村“脏乱差”的现象不见了,村民从原来的“等靠要”变为“撸起袖子加油干”,曾经荒芜的山头如今已全部种上经果林。箐口,因此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浴火重生。今年“七·一”期间,箐口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全县先进党组织”称号。
秘密一:
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
“箐口生得毒,吃水当吃肉。男人不在家,女人坐起哭。”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箐口村的真实写照。水是箐口村脱贫致富的瓶颈:一盆水,家里人轮着用来洗漱;饮用水,要去几里之外的长沙村去挑;种庄稼,纯粹是看天收获。全村没有一间瓦房,全是茅草房。
“箐口村之前因受硫磺厂的影响,加上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的制约,村民大多数缺乏集体观念,思想比较落后,‘等靠要’思想还不同程度存在。今天能够有如此变化,全靠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猫场镇党委书记王炳发说。
32岁的张凌,是箐口村走出去的第一名大学生,2010年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上闯荡了几年,最后选择回到贵阳,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今年3月,在猫场镇党委政府的再三动员下,张凌报名参加了村委会主任竞选,并高票当选为箐口村村委会主任。
“亲戚朋友听我回来当村干部,都问我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是的,回来每个月要损失20多万元的收入。”张凌说,他能够成今天这个样子,离不开10年前箐口村百姓捐款给他上大学的壮举,所以他回来虽然损失了一点经济收入,但只要能够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就问心无愧。
据了解,箐口村辖8个村民组,有480户2013人,其中贫困户206户685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地和外出务工,再也没有其它可赚钱的门路。上任之初,面对既无致富门路,又无集体经济现状,张凌和村支书商量,决定从做群众思想工作入手,把众多游手好闲的村民发动起来。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通过开办“脱贫攻坚讲习所”、“举办农民夜校”等方式,有效激发了村民发展致富的信心。针对部分不为所动的“钉子户”,经村“两委”班子商讨,决定由“两委”班子和党员,采取“1+N”模式对“钉子户”进行“包保”,帮助灌输勤劳致富的思想。
如今,箐口村成功完成了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的华丽转身。村务公示栏上,党员干部的具体职责等事项和要求一目了然。村党支部书记李兴国说:“党支部给每个党员分配了任务,知道了干什么;遇到困难了,党支部集体研究解决,知道了该怎么干。”
秘密二:从“一群人”到“一方水土”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箐口几代人的“病灶”,没有一样是不指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
提起回乡参选村委会主任时的坚定,张凌记忆犹新:“虽然我在创业方面干得还算起色,但要叫我靠个人把箐口村干出个什么花样来,心里面真的是丈二和尚。从我开公司的经验来看,我认为箐口村要发展起来,首先得有一群能征善战的好帮手。”
能征善战的帮手在哪里?张凌小时候家里很贫穷,2006年考上了大学时,父母想尽所有办法也没有凑够报名费。当时除了亲戚朋友的帮助,村“两委”还发动党员群众捐钱帮忙解决入学费。现在张凌成功了,并毅然决然地选择回村里带领乡亲们致富,能想到的仍然是村里的党员和群众。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受原猫场硫磺厂的影响,箐口村一度成为不毛之地。全村除了盛产毛狗草外,再也没有其它东西了,更不要说发展什么经果林。今年4月,村“两委”班子去塘约学习回来后,决定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发展种养殖业来帮助群众摘掉穷帽子。
模式是好的,但是谁先来啃这块硬骨头、谁来承担风险?刚启动猕猴桃种植时,大伯张青松都不支持,认为把土地全部种成经果林了,全家人的生活怎么办?张凌说,看见试种的猕猴桃挂果了,今年他主动找到村“两委”,表示要把所有土地交由村“两委”统一规划使用。
“万事开头难,只要支部带好头,党员树立好标杆,群众就能够看到致富的希望。”据张凌介绍,目前全村已带动215户种植李子、猕猴桃等经果林4600余亩,初产期可实现总收入300.5万元,户均增收4800元。
此外,箐口村里还成立了劳务输出中心,由劳务输出中心对全村劳动力进行分类,根据分类情况成立相应的工作队,由村“两委”负责承接劳务。按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家带孙子;30到60岁之间的中年人,男的搞建筑工程,女的搞种植;20到30岁的年轻人搞工程建设。
“在张主任及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箐口村的民心凝聚了、人力资源整合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张习禄说:“在外面打工不仅赚不了钱,还经常被老板骂来骂去的,甚至吃饭都要看脸色。在家门口自己发展产业,放在往常做梦都不敢想。今天,想不到这个梦想真的实现了,工作起来虽然很辛苦,但是心里很踏实。”
秘密三:从“一阵子”到“一辈子”
箐口的“乱”,由来已久;箐口的“脏”,远近闻名。这些“殊荣”的背后,归根结底就是“位置”二字。
位于大方和纳雍两县的交会处的箐口村,基本上可以说是“两不管”地带。隔壁县临村的小混混时常前来闹事,三言两语不合就开骂开打。更让人心痛的是,连当地群众也感染上破罐子破摔的坏习惯,自己家的房屋周围也是乱七八糟、污水横流、粪土成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为了在群众心里树立个好形象,村‘两委’决定从村民的生活环境开始入手。”张凌说:“我们去塘约学习回来后,当天晚上就组织‘两委’班子和部分党员群众召开会议,在学习借鉴塘约‘红九条’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了箐口村的‘三建七改十不准’制度。”
“箐口村的好些点子,是在和群众聊天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张凌说,没有担任村委会主任之前,自认为公司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治理一个小村肯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真正身临其境才发现,治理村跟管企业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张凌如此感慨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三建七改十不准”的实施。当时,“三建七改十不准”在村民大会上宣布,迎来的不是热烈的掌声,而是村民一片讽刺:“他们说的带领我们脱贫致富,原来就是扫扫地、搞搞卫生”、“作秀、走过场,一阵风”、“肯定是上面有大领导来视察,做样的,视察过了肯定涛声依旧。”
面对群众的质疑,村“两委”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对村民集体评比,卫生搞不好的罚款20元,搞得好的奖励50元。结果两个多月的坚持,无意间让村民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每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打扫一遍。
箐口村还成立了农民夜校,每周定期开班授课,邀请党员干部、社会成功人士讲惠民政策、讲党的发展历史等,有效提升了党支部的吸引力。今年以来,已有18位村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李兴国说:“党支部的工作,不是做‘一阵子’,而是要干‘一辈子’,同时还要着眼长远,时刻为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后继有人。”
如今,箐口已成为大方县党建扶贫示范点,前来参观学习的团队络绎不绝。6月22日,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周建琨到大方县调研时,对箐口村的经验做法给予高度评价:“我到毕节以来,跑了很多地方,你们这个村是很有思路、想法的,讲得也是最清楚的。很不错,值得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