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谁邀请的我,不过我也正在做地方猪种的商业开发工作,正好这个问题也是我的专业领域内。我不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地方猪逐渐消失的问题。

地方猪品种逐渐消失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同样也发生在国外。地方猪品种的逐渐消失,主要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消费者一旦不买单,那么养殖者自然就会用脚去投票。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市场猪肉消费趋势来看,猪肉消费的趋势逐渐成为一种蛋白质的来源而不是脂肪,市场对生猪的要求是在具有合格肉质的基础上,还要其成本较低。这一点不难理解,猪肉作为商品,生产企业毕竟需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

既然市场提出的要求是价格和质量,那么养殖企业自然会饲养最适合的猪种。从养猪企业的角度来看,影响成本的最大因素是产量、饲料成本和周转率,对应在猪上的指标是:产仔数、料肉比和生长速度。目前能符合这三个基本条件的品种,且最常用的也就只有杜洛克、皮特兰、长白、大白等有限的几个外国品种。除了一些特殊猪肉制品对品种有特殊需求之外(火腿、香肠、腊肉等),绝大多数国内的地方品种都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在国外也是同样的趋势,例如在国外曾经存在过的一些猪种,例如太姆华斯猪、诏纳大草原猪、英国大黑猪等,目前都已经很少得到使用,数量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样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很多地方猪品种的性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举我比较熟悉的内江猪的例子,这也是目前有一定商业开发的地方猪品种,该品种2006年统计,内江猪纯种有55807头。2011年统计内江猪存栏种猪10403头。

养猪致富案例_内江养猪场_致富经养猪内江

(图片来源见水印)

从体型上来看内江猪的腹部低垂,普通消费者可能不是很了解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屠宰后腹部价值低的部位较多。除此之外,据内江地区种猪场资料,215头经产母猪平均每窝产仔10.6头,仔猪初生个体重0.8公斤,60日龄断奶头数8.9头,断奶个体重12.4公斤。在较好饲养条件下,7月龄体重可达90.4公斤,平均日增重559克,料肉比3.3。

请注意我加粗的部分,国外品种的相对应的指标分别为:窝产仔14头以上、仔猪初生个体重1.3公斤、21日龄断奶数12头以上、断奶个体重6.3公斤以上、5月龄可达100KG以上、平均日增重750克以上,料肉比2.5以下。可以说外种猪在各项指标上全面碾压内江猪。

为什么国内的地方品种有着很多的优势,例如高产(太湖猪等)、耐寒(东北民猪)、肉质鲜美(内江猪、八眉猪、撒坝猪、滇南小耳猪等),尤其是肉质好的猪肉应该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才对,那为什么养殖的数量也依旧上不去?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养殖成本与销售价格的矛盾。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按照肉质标准进行定价的体系,地方品种猪肉的饲养成本很高,那如何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对地方猪的开发就涉及到品牌化和资本运作的问题。也就是说,让消费者认可优质优价的价格体系,同时要对相应的产品进行品牌运作以及保护。一些品牌肉商业化运作良好的地方品种,例如东北民猪、陆川猪、藏猪,品种都得到一定的保护;而蓝塘猪、五指山猪等小型、耐近交的品种,由于具有可作为医学模型动物的潜力,也引起了学界和企业的关注,也得到一定的保护。但如果商业化无效的地方品种,逐渐消失也就成为了必然,因为没有企业愿意饲养。

对于地方品种的保护,当然非常有必要,国内的地方猪种在抗病能力、适应极端气候、耐粗饲等方面都有极大的科研价值。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也发现,地方猪在抗病力、母性、肉质、加工性能上要优于外种猪。但是如果开发不出市场认可的产品,那么地方猪仅仅靠国家的资金投入来进行保护根本不够,何况有些地区的所谓保种场到最后都保没了。

结论就是,如果能够开发出优质、市场消费者认可的猪肉产品或制品,以及特殊的科研用途,地方猪会和小明和小红一样有光明的前途,如果暂时无法或没有能力开发,冷冻组织保存后留到未来克隆复群,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文章中的几位专家我也比较熟悉,呼吁的观点也非常及时和有必要。不过脱离商业开发,仅仅依赖政府、科研机构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