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谐音“毕齐”或“备齐”。民俗,一般都和吃有关。在北京,除夕买了“荸荠”表示年货已备齐。除夕的黄昏时分,能够听到乒乒乓乓在案板上剁饺子馅的声音从各家传出来。就在这时候,胡同里会传来一声声“卖荸荠喽!卖荸荠喽”的叫喊。这时候,各家的大人一般都会自己走出家门,来到胡同里,招呼卖荸荠的:“买点儿荸荠!”卖荸荠的会问:“买荸荠哟?”大人们会答:“对,荸荠!”卖荸荠的再问:“年货都备齐了?”大人们会答:“备齐啦!备齐啦!”然后彼此笑笑,点头称喏,算是提前拜了年。荸荠,就是取这个“备齐”之意。那时候,卖荸荠的,就是专门来赚这份钱的;买荸荠的,就是图这个荸荠的谐音,图这个吉利。如今,这一民俗早就失传了,只是存活在老人的记忆里。

沙湖沔阳洲湖乡,河流沟渠纵横成网,湖汊河塘比比皆是。地处江汉平原湖区,自古以来就是古云梦泽的一部分,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荸荠在低湖田里生长,能充分发挥低湖田的生产潜力。荸荠产量高,旧时每逢荒岁,人多也采以充粮。

荸荠是一年水生草本植物,荸荠是它的学名,而在家乡人的口中,则把它叫做“皮雀(音)”。荸荠俗称马蹄,又称地栗,因它形如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作为水果,又算作是蔬菜,是人们喜爱的时令之品。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凫茨(荸荠最早叫法)生浅水田中,其苗三四月出土,一茎直上,无枝叶,状如龙须”。荸荠的种植一年一季,选择个大、芽充实、无破损的荸荠作种,开春育苗。立夏后移栽到大田,保持浅水灌溉。不几天,种苗长出丛生细长的茎,呈管状,中空有节,且无叶。孩子们有时会采几根葱管似的荸荠茎,用手拉开,放在眉毛间,当作“眉毛”。

荸荠的生长期有8个月左右。深秋气温下降,花穗聚于茎端,地下球茎即为荸荠。每年的11月份是荸荠收获时节,经霜打后荸荠的味道会更甜。

荸荠,在我的家乡,是寻常物事,没甚稀罕。忆起童年的湖事,少不了冬季下荒湖去抠(音殴、手挖的意思)荸荠。那时,低湖田多野生荸荠,人们往往作为稻田杂草除掉,当然也有野茨菇等。要想抠到荸荠,则要到荒湖。野荸荠叶子很细,也很高,笔直笔直的。 野荸荠相比家荸荠而言要小得多,只有指甲那么大,呈圆锥形,深栗色。

物质贫乏的年代,野荸荠是农村孩子们难得的美味。来到荒湖,顺着野荸荠那枯黄的茎,一双小手扒开野荸荠周围的淤泥,将野荸荠抠出来洗净,扯起袖管擦一下,就往嘴里去。那时候荸荠都是生吃,野荸荠虽小,但吃起来肉质松脆爽口,味道甘甜,满口留香。

上世纪70年代,生产队利用低产田也种过荸荠,家乡湖田土壤肥沃,既不用施肥也不打虫,产的荸荠不仅口感好,而且个大、皮薄,鲜脆无渣,品相也十分诱人。往日家乡的农贸集市、大街小巷都有挑担卖荸荠的农人,他们将削皮的荸荠浸泡在水盆中,又嫩又甜。大人、小孩手里拿着买来的一串串荸荠,边走边吃,很是惬意。

生产队挖荸荠时,先将田里的水放干,再晒上几天,等稀泥巴变得半硬才开始动工。收荸荠是一项纯手工活,和挖茨菇有点类似,先穿上长靴用铁锹将泥土挖松,然后用手将泥里的荸荠抠出来,再放进筐里。挖荸荠多是妇女们的农活。春节前后,市场上对荸荠的需求比较大,刚挖出的荸荠,表皮上的泥不要立刻去掉,这样荸荠存放的时间会长。再就是用湿沙捂着,荸荠也不会变烂,到时可以卖得一个上好价钱。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荸荠菜”是家乡宴席上一道湖菜。拉丝荸荠待客为讲礼性,荸荠削皮,切成小片过油炸制,用白糖炒制成熟,出丝,淡黄色,甜口,糖脆丝长。荸荠营养丰富,汁多味甜,也可以用来做甜汤。老沔阳罐头厂也生产有马蹄罐头。荸荠不但可作美食,而且还作药用,荸荠是寒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的良好功效。

荸荠,生长在泥里,它甘于清贫,淡定从容,历经寒霜,奉献甘甜。它多像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在家乡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他们善良而敦厚的精神品质,永远地值得我们去点赞。

现今,家乡诸多水域已变成旱地,水生植物正逐渐减少,荸荠常见常吃也成为人们奢望。但愿家乡的农业特产硕果累累,荸荠的甘甜不再是回味的童年。(文/思乡远梦)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