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农经】(20160127)老家味道:无“酱”不欢

土猪呆鸭酱腊肠,乡土气息别样香,世代传承恒久远,老家味道诉衷肠。

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家乡的味道却始终令人难以忘怀,今天我们继续老家味道系列节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来说,越是乡土气息浓郁的老家味道,就越是令人久久不能忘怀。今天我们就去亲身感受一下那迷人的乡土气息。

三九过后,年味渐浓。浙江绍兴安昌古镇的游客日渐稀少,本地人却越来越忙碌。按照当地的习俗,又到家家户户做酱菜的时候了。

屋檐下空落的竹竿,一夜之间被酱菜挤满。

早上六点多钟,陈雪萍就赶到附近的市场采购食材。陈雪萍心里有几分着急,儿子打电话说今年回家过年,而且要给家里一个惊喜,特别叮嘱要吃她亲手制作的酱鸭。

江南多水禽,白条鸭大多是当地的品种,但是能被陈雪萍相中的却并不多。

陈雪萍:我们一般是选那个木头鸭,那个鸭瘦肉多一点。

木头鸭是当地人对平时行动迟缓、木呐呆滞的肉鸭的叫法,30元1只的价格,比普通麻鸭的价格要贵一半,但是陈雪萍坚信,只有木头鸭才能做出儿子最爱吃的酱菜。

跟陈雪萍一样,镇上做腊肠生意的胡国庆也需要赶个早市。

胡国庆:后半夜当天宰杀的,猪肉还冒着热气,很新鲜,尽快地买回去。

除了新鲜,还有对食材的挑剔,这是胡国庆做腊肠的秘诀。

胡国庆:颜色你看是暗红色的,就是我们当地的土猪肉,肥肉雪白油亮,瘦肉颜色暗红色,我一般是要两只后腿配一只前腿这样的比例给我。

现在市场竞争激烈,腊肠做得好不好,除了猪肉讲究之外,还要靠制作人的手上功夫。

记者:既然香肠里面的肉要求肥瘦相间,为什么不用一块五花肉,切碎了放进去,而是要像这样肥瘦分家,各自为营,这样岂不是太麻烦了吗?

看似有些多余,却藏着胡国庆的另一个秘密。

胡国庆:肥的多一分就太油了,要是瘦的多一分,那就口感太柴了,我们要求的是刚刚好。

将分切好的肉块严格按照20%的肥肉和80%的瘦肉比例拌在一起,计量的精准正是胡国庆做腊肠不柴不腻的法宝。

离胡国庆家500多米的街坊陈雪萍也开始了忙碌。

陈雪萍:成熟的小毛少一点。

任何一根细小的绒毛都会影响到肉质的风味,所以必须清理得十分干净,这种最费时间的细致活儿是陈雪萍的日常。

清洗干净的鸭子需要悬挂沥去水分,利在这个空当,陈雪萍就可以准备腌制酱鸭的作料了。

陈雪萍:花椒要买市场上那种最好的,最香最麻的那一种。

生姜、花椒都是辛辣植物,可以去腥提鲜,跟盐拌在一起,均匀地涂抹在鸭肉的表面,然后悬挂起来,等着作料入味,这需要悬挂近2个小时的时间。两个小时的功夫,对于陈雪萍的丈夫滕军康来说,就能完成一道制酱的工序。

江南的冬天潮湿多雨,滕军康最担心这样的天气,会影响酱油的生产。

滕军康是这个百年老店的13代传承人,安昌古镇的酱味名声在外,靠的就是他酿制的酱油。

记者:嘘,这些酱正在呼吸呢,看,它们一个一个咕嘟咕嘟地往外吐着泡,是在给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它们现在正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发酵,以后的酱油品质到底怎么样,香不香,就全看现在了,所以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酵母菌就看你的了。

为了不影响出酱油,滕军康搭起了这个阳光棚,即使是阴雨天气,也有适宜的发酵温度。大豆和面粉制作的酱醅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带着酱的芳香,在气泡爆破的瞬间,渗出褐色的酱汁。这批酱油的成色,滕军康已有八分把握。

滕军康:气泡要恰到好处,气泡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少,以后做出来的酱油风味特别好。

搅拌是为了帮助酱醅发酵,200口酱缸每天搅拌需要花费两小时的时间。

滕军康:天热的话,差不多天天要搅,搅到180天为止,12月份以后到春季,这段时间那是最忙的了。

记者:哎呀,等了180个日日夜夜,终于熟了,当然这说的不是我,而是我身边这些沉睡了半年之久的酱醅。

通过自然发酵的酱醅虽然受制于南方的潮湿天气,但是眼下已经成熟,安昌古镇的上空飘散着浓醇的酱香味道。

记者:啊,这个颜色已经变成了酱油的黑褐色,嗯,闻上去有一股咸香咸香的酱油的味道,真是太香了,那这个就是我们平常吃的酱油了吧?

滕军康:还不是,这个是看上去已经成熟的酱醅,酱醅成熟以后酱渣沉下去了,上面就是酱汁出来,你看看,这有好多酱汁,我们还要做最后的加工。

尽管酿制了上千次的酱油,滕军康总是先亲自尝一尝才算放心。

滕军康:我这个味道我感觉自己心里特别踏实,我从小就是这个味道,现在也是这个味道。

传统的方式滤去酱渣,才能保持酱油芳香纯朴的风味,这是滕军康家百年老店的魅力所在。

刚刚出锅的酱油色泽浓醇,味道鲜美,是腌制酱菜的最佳时机,此时胡国庆的腊肠制作也进入了关键环节。

胡国庆:主要是酱油,盐可以少放一点,再加上白酒就可以了。

记者:比例能告诉我吗?

胡国庆:因为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吃这个东西,家家户户都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