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给鳜鱼产业带来的不应该仅仅是滞销和亏损,更应该是警醒和改革。
文/图水产前沿李静
2020年,受疫情影响,鳜鱼产业正在经历最为艰难的一年。本就病害高发、养殖风险大、成本高的鳜鱼遇上疫情之后,连续数月价格低迷,整个产业链尤其是养殖户亏损严重。这场疫情也应该让人更加看清鳜鱼产业的弊端和症结所在,痛定思痛,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助推鳜鱼产业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病害问题严重威胁鳜鱼养殖,如何有效降低养殖风险和养殖成本?如何选苗,如何提高鳜鱼的市场竞争力?日前,水产前沿采访了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淡水鲈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鳜鲈基因组学与选择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珠江水产研究所叶星教授。
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淡水鲈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鳜鲈基因组学与选择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珠江水产研究所叶星教授
产地苗种检疫将极大降低养殖风险
水产前沿:日前,农业农村部发文提出,到2020年底,力争实现全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申报检疫率100%、检疫合格电子出证率100%的工作目标,这个目标对鳜鱼产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将对鳜鱼产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叶星:病害问题确实给鳜鱼养殖造成很大威胁。感染鳜鱼的病原包括寄生虫、细菌和病毒,其中以病毒感染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据生产反馈,购买鱼苗如果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一般来说养殖过程较为顺利。农业农村部所提出的这双“100%”工作目标的实现,对于鳜鱼产业来说是构筑了第一道安全防护线。
通过产地苗种检疫,可以避免投放携带病原的鳜鱼苗,降低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的风险,不用药或少用药,尽早摘除扣在鳜鱼头上的“三鱼二药”的帽子,也是鳜鱼养殖业绿色养殖发展关键的第一步,对于鳜鱼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当然对于苗种生产企业来说,苗种产地检测是加多了一道”工序”,加大了工作量。现在苗种产地检测的实施机构还未明确,广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林琳主任表示”鼓励并指导企业自建实验室开展自检”。但这需要企业配备相关的检测仪器设备、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并对人员进行相关的检测操作技术培训。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病毒检测结果阴性并不等于不携带病毒,不排除由于鱼苗体内病毒拷贝数较少而没检测出来的可能性。另方面,鳜鱼养殖的顺利与否与养殖过程的水质、底质调控以及投喂策略等管理措施密切相关。同一批苗到不同养殖户手里,甚至在同场不同塘的养殖结果也可能不同。有了好的苗种,就看养殖过程的管理了。有些富有养殖管理技术的“老手”甚至认为鳜鱼很好养。因此建议养殖者多学习掌握养殖基本原理与技术。
鳜“广清1号”生长快、存活率和均匀度高,买苗时需认准出场证明
水产前沿:您和团队在选育的“广清1号”现在进展如何?您如何看待“广清1号”的发展前景
叶星:我们团队开展鳜良种选育已进入第6个年头,现已完成连续5代的选育。培育的鳜“广清1号”新品种在广东、江苏、湖北和安徽等地的试养效果很好,受到养殖户的肯定。“广清1号”是以三个不同的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作为选育基础群体构建家系,通过生长表型与分子系谱鉴定,每年从100多个家系中进行选择而培育出来的,具有生长快、存活率高以及均匀度高的优点,同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优质苗种是实现健康养殖的第一要素,我们国家每年30多万吨的鳜鱼产量,对优质苗种的需求量很大,“广清1号”可部分地解决这方面的需求,将对我国鳜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水产前沿:我们有留意到近期市场上有好几家企业或个人在推广“广清1号”,养殖户在选购“广清1号”鱼苗时应该注意什么?
叶星:我们团队鳜“广清1号”选育的合作单位是清远市清新区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目前“广清1号”苗种的生产与供应由宇顺公司负责,珠江所与宇顺公司并未授权其它企业或个人生产或销售“广清1号”苗种。未来确实需要考虑拓展规模化生产与销售模式,以便使优质苗种能更好地服务鳜鱼养殖业。
养殖户在选购“广清1号”鱼苗时请直接联系宇顺公司,以确保购买到真正的”广清1号”苗。宇顺公司在销售”广清1号”苗种时会同时为客户提供苗种出场证明,填写苗种出场时间、规格与数量,并有公司负责人刘灿洪经理的签名和加盖公司公章。
广清1号出场证明
饲料养殖鳜鱼是大势所趋,培育对配合饲料利用率高同时又快长的鳜优良品种是接下来的选育重点
水产前沿:“广清1号”目前市场推广情况如何,是否有申报新品种认定,目前的选育重点在哪些方面?
叶星:在每年“广清1号”的家系构建与选育过程,都安排部分苗种用于生产性试养。不论是宇顺公司基地的小试,还是广东、江苏、湖北与安徽等地的中试,“广清1号”生长速度、存活率以及个体均匀度都有不俗表现。养殖上分别有池塘高、中、低不同密度的放养模式,以及网箱养殖,都有很好的养殖效果与效益。我们目前正在准备相关材料,争取申报水产新品种审定。“广清1号”主要是从生长性状与存活率进行选育,在每代选择过程同时也做综合性的选择淘汰,因此除生长速度显著提高外,存活率与个体均匀度也明显提高,生长性状与遗传性能稳定。
鳜鱼具摄食活饵习性,一直以来鳜鱼苗和成鱼多是投喂活饵料鱼,但活饵可能携带病原体,加大养殖过程的病害风险;传统上用动物粪便肥水培育饵料鱼以节约成本,可能存在重金属或抗生素超标问题,危及产品质量与水环境安全;再者不同生长阶段的鳜鱼对活饵规格要求不同,活饵按规格需求供给上有一定难度,同时活饵培育需占用大量水面。因此采用配合饲料养殖鳜鱼是鳜养殖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有些饲料厂与养殖户进行鳜配合饲料的研发与驯食尝试,总体上驯食率低、个体生长分化大等问题仍待解决。我们接下来会关注鳜鱼配合饲料利用这一性状的改良,希望结合全基因组选育技术以提高选育的效率与准确性,培育对配合饲料利用率高同时又快长的鳜优良品种,在保持鳜鱼鲜美肉质与风味的同时,可以降低鳜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同时推动鳜养殖业的绿色发展。目前我们与佛山市三水区顺华源公司合作开展饲料鳜的选育,该公司近年在鳜配合饲料驯食方面有了不少的经验积累,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多种原因导致鳜鱼病毒感染率居高不下,养殖期间短时间大量死亡,需注意有效规避
水产前沿:据悉,鳜鱼种苗阶段虹彩病毒感染率高达60%,每年因病毒对鳜鱼产业造成的损失巨大,那么导致这么高的病毒感染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养殖户在购苗时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
叶星:鳜鱼携带病毒的情况确实是比较严重。对鳜鱼危害最大的是鳜二种虹彩病毒,一种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另一种为鳜蛙病毒。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体系病毒岗位科学家翁少萍老师团队开展鳜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广东、浙江、江苏与安徽等鳜鱼携带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的情况较为严重。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感染可导致养殖期间短时间内鳜鱼超80%以上的死亡率,而鳜蛙病毒的感染可导致苗种极低的存活率。
造成鳜鱼虹彩病毒高感染率的原因很多,包括亲鱼和苗种未进行严格检测,携带病毒的亲本或苗种在当地或外地继续传播;虹彩病毒可能通过水体和饵料鱼传播;养殖管理不当、环境恶化等使鱼的免疫力下降,导致病原入侵并增殖等等。
缓解这个问题建议应关注如下几方面:1)进行产地苗种检疫,不销售、放养携带病毒的苗种;
2)使用前池塘彻底干塘与消毒处理;培苗与养殖过程中对水源、设施、饵料鱼等进行严格消毒;
3)培苗与养成过程注重对水质和底质的生态调控以及合理投饵等;
4)提倡合理的放养密度,为鳜鱼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其免疫力;
5)使用疫苗进行免疫。翁老师团队研发的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灭活疫苗应该很快可以拿到新兽药证书。我们与翁老师团队正在合作开展亲鱼与鱼苗的免疫试验。
建议养殖户在购苗时应注意:1)请苗场提供产地苗种检疫证明;2)优质苗种除不携带病原外,应具有优良种质,避免购买近亲繁殖的苗种;3)关注苗场的资质、管理与经营口碑。
降低鳜鱼养殖成本、提高品质,才能提高鳜鱼市场竞争力
水产前沿:2020年,受疫情影响,鳜鱼产业空前地艰难,养殖户亏本、流通商亏本,成鱼卖不动,鱼苗难销。您认为鳜鱼产业大发展的症结在哪儿?如何才能推动鳜鱼产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叶星:2020年受疫情影响,鳜鱼的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甚至已低于成本价,鳜鱼产业链各环节都承受着极大压力,特别是养殖户。除疫情的影响外,个人认为近年淡水鲈发展很快,淡水鲈年养殖产量已近50万吨,很可能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因此鳜鱼产业的发展首先应该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来考虑,以增强鳜鱼的市场竞争力。在鳜鱼养殖成本中,饵料约占总成本的80%。通过对配合饲料的配方与营养成分以及制作工艺的不断优化,特别是通过鳜品种的遗传改良,可望降低鳜养殖成本。其次应更注意养殖管理的精细化,不要片面追求高密度与高产,而是合理计划上市时间;同时建议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养殖模式,包括鳜虾(蟹)混养或轮养技术等,通过生态养殖技术来提高养殖效益与产品质量;再者是通过鳜鱼加工进一步拓展市场并提升产品附加值,比如“臭鳜鱼”就是很有潜力的鳜鱼加工产品,还可采用“半成品”、条冻(整条鱼去内脏速冻)等加工形式,既方便烹调食用,又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的需求。相信随着疫情的解除与复工复产,百姓生活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鳜鱼产业也将走出困境,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字】:鳜鱼产业市场行情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