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半夏为我国常用中药材之一。栽培半夏时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栽培半夏前的选地整地,半夏的繁殖方法、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半夏;栽培;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 S56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34-03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又名麻芋头、麻芋子、天落星和野芋头等,为天南星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球形,叶基生。以块茎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脾、胃、肺经,列为下品,后历代大多本草均有记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镇咳、催吐和镇吐、抗癌、调节胃肠功能及利胆等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2]。半夏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省。
1 特征特性
1.1 特征 半夏植株高15~30cm。地下有球形或扁球形块茎,直径1~2cm。外皮淡黄白色,内面白色下部表面多皱纹,上部生多数白色须根,被棕褐色纤维状的叶柄残基。叶基生,自球茎顶端抽出。叶柄长6~25cm,在下部内侧面生一白色珠芽,有的叶端也有一枚,卵形,可作繁殖材料。佛焰苞绿色,内面黑紫色,全长5~7cm,下部细管状,不开张,长约2.5cm,上部片状,呈椭圆形[3]。
1.2 特性 半夏为浅根性植物,喜肥,原多野生于潮湿而疏松肥沃的沙壤上或腐殖土上。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蔽环境,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环境中生长;土壤含水量20%~40%时生长较为适宜;干旱缺水易倒苗,一般随生长环境的变化,1a可倒苗2~3次。半夏的休眠期每年有3次,第一次4月出苗,5~6月枯苗;第二次6月出苗,7~8月枯苗;第三次9月出苗,10~11月枯苗。花期5~7月,果期8~10月[4]。
1.2.1 半夏生长习性 半夏15~26℃为最适生长温度,30℃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3℃而又缺水时开始出现倒苗现象,以地下块茎度过不良环境。当秋季凉爽时,苗又复出,继续生长,秋后低于10℃时开始枯叶。半夏的块茎、珠芽、种子均无生理休眠特性。种子寿命为1a。冬播或早春播的块茎,当地表l~5cm、地温达10~13℃时叶柄发出,此时如遇地表气温又持续数天低于以上地温,叶柄即在土中横生,同时长出一代珠芽。地、气温差持续时间越长,叶柄在土中横生时间越长,地下珠芽就长得越大,当气温升至13~15℃时,叶柄才直立长出土面[5]。
1.2.2 半夏在成都地区适应情况 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年最高气温为37.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9℃,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月平均气温为25.4℃和25.0℃,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为5.6℃。因此在成都地区种植半夏需要简易设施。夏秋季节温度过高、光照过强,可以通过双层75%的遮阳网对光照进行调节,一般多云天气打开一张网,晴天可在9∶00左右打开两张遮阳网,阴雨天气可收拢不需遮光,天干天热时早晚浇水达到降温补水的作用;冬春季温度过低时,可覆地膜进行保温,以防冰雪、霜直接掉落在植株上造成冻伤。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 半夏根较短,喜水、肥,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壤土或壤地种植,涝洼盐碱地不宜种植。在平原地区种植半夏,需选择能浇能排、地势较高的地块,种植前一定要挖好排水沟。选好地后,于10~11月,深翻土地20cm左右,除去石砾及杂草,使其风化熟化[6]。半夏生长期短,基肥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2 500~
4 000kg、过磷酸钙15~25kg,混合堆沤后做基肥,深翻20cm,耙细整平,做1.2m宽的高畦或平畦,畦沟宽40cm。长度最好不超过20m,以利灌溉。如栽种前土壤干旱,应浇水,待水渗透,地面干后播种。
2.2 繁殖方式 半夏人工栽培目前可用种子繁殖(有性繁殖)、株芽繁殖和块茎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周期较长,但种子数量较多[7]。无性繁殖周期较短,见效较快。半夏有性繁殖属于同株异花传粉类型,与无性繁殖相比,有性繁殖在种质繁衍上仅起着次要作用。子块茎、株芽和种子数量随着块茎质量而增加,繁殖系数随种茎质量增大而增大,在半夏栽培中,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上部分生长与地下部分生长相互制约。
2.2.1 块茎繁殖 挖当年生的小块茎用湿沙土混拌存放在阴凉处进行繁殖,可于每年的6、8、11月倒苗后挖取地下块茎。选横径粗0.5~1cm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小块茎作种。块茎用5%草木灰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或0.005%高锰酸钾液或食醋300倍液浸泡块茎2~4h,晾干后将块茎按大小分别栽植,以第二年春栽植为好[8]。
2.2.2 珠芽繁殖 半夏的珠芽遇士即可生根发芽,将附生在半夏叶柄上的珠芽特别是“倒苗”的珠芽收集起来,生产上可于5~6月采收成熟的珠芽,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10cm、株距3cm,条沟深10cm播种,覆土5cm,当年即可长出2~3片叶子,并可形成直径为1cm的块茎[9]。
2.2.3 种子繁殖 从初夏至秋冬,能陆续开花结果。当佛焰苞萎黄下垂时,采收种子,进行湿砂贮藏,第二年3~4月播种于苗床上,15d左右即出苗。此种方法出苗率较低,生产上一般不采用。
2.2.4 其它繁殖 有一种很粗放的繁殖方法,半夏繁殖力很强,种过的地上每年连绵不断地有半夏生长,所以不必另播种,加以管理,即可收获,但产量低。
2.3 田间管理
2.3.1 温度管理 半夏于8~10℃萌动生长,15℃开始萌芽出苗,15~26℃为最适生长温度,30℃以上生长缓慢,33℃以上气温则发生倒苗,应日灌夜排抗旱保苗。
2.3.2 中耕除草 在苗已大半出土后,可浅中耕一次,但不可过深,以免损伤幼根。株间杂草宜用手拔除。此后,每次枯苗后重新出苗时,可再浅中耕。平时植株生长繁茂,只能用手拔除杂草,无法中耕。在生长期中切忌草荒,杂草多易传播病害,使半夏生长不良[10]。
2.3.3 水肥管理 半夏喜湿润,怕干旱,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若雨水过多,造成土壤中氧分缺乏,应及时排水,防止半夏块茎腐烂。要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以减少枯苗,延长生长期,才能提高产量。
结合冬季翻耕,每667m2施农家肥1.5~2t、过磷酸钙20~25kg作为基肥生长期。每次出苗进行中耕时,都进行追肥,一般4次[11]。没有腐熟的、过浓的人畜粪尿,均不宜施用,以免伤苗。基肥肥效快的,出苗后可以不追肥,第一批珠芽多数成长时,要重施追肥。
2.3.4 摘花蕾 半夏生长期中抽出的花苞应摘去。由于花期不一,可分次进行,这样可以减少营养消耗,促进根茎肥大。
2.3.5 倒苗管理 半夏为浅根性作物,易倒苗。每年有2~3次出苗与倒苗现象。半夏倒苗既是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也是一种有效的无性繁殖方式[12]。较低温度下的强光照,半夏不发生倒苗或严重倒苗,较弱光照下的高温却能造成半夏倒苗,说明半夏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适应较强的光照。
半夏倒苗并不是生长中必然的生理现象,而是抵御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但缩短了半夏的生长期,严重影响了和制约了半夏的产量。干旱会促进半夏的倒苗,并加重倒苗的程度。较荫蔽的条件有助于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减轻半夏的倒苗程度。为防止半夏倒苗,在栽培措施上,夏季用遮阳网和浇水来降低温度,从而减少倒苗。
2.4 病虫害防治
2.4.1 根腐病 此病在高温季节,田间积水时易发生。发病后,地下块茎腐烂,地上部随即倒苗枯死。防治方法主要注意排水,甲基托布津、多菌灵、5%石灰水等3种药剂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发病后,拔除病株并用5%石灰水处理病穴或浇灌根部,如在播种时用0.5%~2%石灰水浸种12~30h会更好[13]。
2.4.2 病毒病 此病多发生在春夏季,为全株性病害。发病时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的斑,使叶变为花叶状,叶片皱缩,卷曲,直至死亡,且地下块茎畸形瘦小,质地变劣。防治方法:选无病植株留种,并进行轮作。施足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抗病力。发病后应将病株拔除烧毁,并用石灰消毒。
2.4.3 叶斑病 此病初夏发生,发病时叶片有紫褐色病斑,然后植株渐渐枯萎,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防治可选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或托布津1 000倍液喷施每7~10d喷1次,连续喷2~5次[14]。
2.4.4 红天蛾、蚜虫 7、8月份幼虫把叶子咬成缺刻。防治方法: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喷洒40%乐果乳剂1 500倍液,也可人工捕捉。
2.4.5 蓟马 主要危害幼嫩的新叶和叶背,危害后叶片和花上出现褐色条纹。防治药剂:灭多威、吡虫啉。
3 采收
9月下旬,叶片枯黄时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晚难以去皮和晒干。收获后需加工的鲜半夏要及时去皮,堆放过久不易去皮[15]。方法是将鲜半夏装入筐内放在流水处除去外皮,半夏洁白时停止冲洗,洗净晒干,即为生半夏。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粉足者为佳。作种用的半夏可采用沙藏的办法越冬贮放。
4 讨论
(1)栽培要素控制:对半夏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肥水施用等方面,缺乏准确的测试和依据。要想掌握科学的管理依据,就必须进行基础测试和研究,如对土壤、水质进行测试,并加以改良,对半夏种球的主要药用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什么样的水肥管理有效成分更高。
(2)病虫害防治:半夏的病害远比虫害严重,一旦发生病害,治愈就非常困难。要预防病害的发生,就必须做到精心管理。为不影响半夏的药效成分,建议尽量不打农药,可定期检测观察,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吕兰薰.白话全译本草纲目[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1998.1 672.
[2]李玉先,刘晓东,朱照静.半夏药理作用的研究述要[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6):459-460.
[3]郭巧生.半夏研究进展[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2(10): 15-46.
[4]张瑾,谈献和.半夏资源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5):104-106. (下转73页)
(上接35页)
[5]范令刚,闫龙民,段正湘.野生林下栽培半夏技术[J].特产研究,1997(2):56-60.
[6]余启高.半夏栽培技术研究[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4):76-78.
[7]曾小群,彭正松. 野生半夏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生长与繁殖[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8):878-883.
[8]顾德兴,李云香,徐炳声.半夏的繁殖生物学研究[J].中草药,2003,34(12):1133-1135.
[9]曾建红,彭正松.不同采收期半夏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4):109-112.
[10]唐建宁,吴建宏,许强.半夏人工驯化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科学研究,2005,9:70-74..
[11]袁崇文.半夏栽培试验[J].贵州科学,1994,12(2):51-52.
[12]张明,钟国跃,马开森等.半夏倒苗原因的实验观察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3):273-274.
[13]景相林,史习宽.野生半夏的引种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18(2):57-58.
[14]李泽善,廖中元.阆中发现半夏害虫新的为害种类[J].四川农业科技,2004(2):33.
[15]陈宏.半夏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