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政务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从微信微博到移动客户端,再到炙手可热的短视频平台,都能看到政务新媒体活动的轨迹。从建立政务新媒体发布官方资讯,到搭建广开言路的领导留言板,再到聚合政府服务的“网上办”平台,政务新媒体正不断发展壮大,纵深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

提起政务新媒体,公众能想到亲民的“江宁公安在线”,也能想到活跃在微博的“成都发布”,也能想到积极发声的“共青团中央”,还有近期爆款频出的“浙江宣传”……但实际来看,这些都是政务新媒体的“幸存者”。在更大范围来看,部分政务新媒体仍存在自说自话、用户活跃度低、传播影响力弱等现实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深入观察不难发现,优秀政务新媒体往往处于经济发达区域。这些地方经济基础好,传媒人才虹吸效应明显,公众参与度高,加之地方政府善于在政务新媒体上投入谋划,自然能取得不错的传播效应。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部分地方不重视或者不善于通过新媒体去开展工作,忽略了目标受众的接收习惯,甚至还停留在单向传播的阶段。

建设政务新媒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问政于民、服务群众,彰显政府治理的温度。但在政务新媒体建设过程中,有的地方贪大求全,同时运营多个平台,耗费运营者诸多精力;有的不重视日常管理更新,与用户互动少,沦为“僵尸”“空壳”账号。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政务新媒体运营是靠基层干部“兼职”完成的,他们有的欠缺编辑能力,有的不懂传播规律,自然容易导致新媒体内容质量不高的情况;另一面,运营政务新媒体是一项系统工程,囊括选题策划、制作编辑、用户管理等重要环节,每一个节点都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细细思量打磨,而基层干部常常面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正”的局面,往往难以抽出足量时间来细细运营。

由此可见,做强做优新媒体还需要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当下,地方部门应从理念上认识到新媒体不是形式的空壳,而是内容的血肉。更层次来讲,新媒体工作归根结底是人力问题,如何吸引并用好新媒体人才才是地方部门的当务之急。地方部门要善于吸纳新媒体人才,积极搭建传媒舞台,实施团队作战,群策群力,将短期执行和长期谋划相结合。只有这样,政务新媒体建设才具可持续性。

推动政务新媒体提质增效,是摆在政府公共管理面前的重要课题。唯有用好人才力量、瞄准群众痛点、做优传播内容,才能用活用好政务新媒体,才能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注入能量。

(周传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