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护河镇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农人选择返乡创业,他们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为农业农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乡村振兴赋予了新的能量。

张盛男:现代化种田能人

春夏之交,走进护河镇兴禾村张盛男的西瓜种植大棚,迎面而来的是滚滚热浪。“眼下最早的一批‘8424’马上就能上市了,现在得赶紧将劣果歪果剔除,整理好藤枝,让养分得到更好吸收,提升西瓜品质。”由于管理精细,他家的西瓜获得大丰收。张盛男预计20亩西瓜的产量将达到12万斤以上,按照目前西瓜行情,仅西瓜这一项总收入将超过20万元。

今年刚满30岁的张盛男,出生在护河镇兴禾村庙前自然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对农村有着不一般的情感。中专毕业后,跟着朋友外出务工学了几年的技术,2014年他选择回到农村,将人生梦想寄托于大地,在田间地头发挥聪明才智、抛洒辛劳汗水。张盛男肯吃苦、勤学习,农忙时,常常跟着父母从天蒙蒙亮干到晚上八九点才收工,有时候半夜还要去“赶水”、放水。

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和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并对流转土地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出台相关惠民政策。乘着政策东风,在兴禾村“两委”的帮助下,张盛男通过流转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7亩土地建立西瓜大棚。通过多年的辛苦与付出,截至目前,他已经流转了5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西瓜、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他和父亲在2019年共同成立的当涂县明盛水稻种植家庭农场被评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作为一名年轻的新型农民,张盛男觉得,相比于父辈,他的优势是可以更好地操作各种机械,更快地接受新技术,更全地掌握行情动态。他先后投入40多万陆续购买了植保无人机、插秧机、大型拖拉机、旋耕机等设备,在镇村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张盛男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钻研,顺利考取了操作证书,成为了农业机械操作的行家里手。

李梦恒:早熟苗养殖推手

俗话说“春投一篓苗,秋收万斤蟹”。近日,在护河镇清潭村李家自然村,90后大学生创业者李梦恒家24亩大闸蟹养殖塘口完成了种苗投放,也为他投下了致富新希望。

“这些蟹苗白籽苗种系由我们与专业苗种公司合作自主选育研发的新品种早熟蟹‘官圩1号’,这一批蟹苗白籽预计可培育产出1.4万斤优质、无病害早熟蟹扣苗。”李梦恒说道。“这种新蟹苗长得快,比一般蟹苗成熟早,现在投放的幼苗,又叫河蟹大眼幼体,经过8到10个月精细化培育管理,历经11—12期蜕变,于年底至次年春生长为扣蟹苗,扣蟹苗再经过成蟹养殖户生态养殖后,母蟹在8月份就能‘黄满膏肥’,公蟹9月份成熟度可达90%,而且口感上佳,消费前景可观,真正实现早成熟、早上市、早收益,预计能为河蟹养殖户增收100余万元。”有着6年养殖经验的他信心满满。

据悉,这24亩早上市品种大闸蟹扣蟹养殖示范点,分为4个标准化苗池,周边防逃每个池塘6亩地,通过引进新品种河蟹蚤体种苗,进行本地繁育扩展养殖,探索早上市河蟹河沟生态养殖模式试验,提升本社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下一步,李梦恒还将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新型农村产业模式,寻求合作企业,邀请专家提供技术支撑,示范推广标准化养殖,通过自身做大做强,打响“当涂螃蟹”品牌。

青春赛道勇争先,广阔舞台敢逐梦。在秀美的护河大地,在“全力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争当乡村振兴领跑者”目标的引领下,像张盛男、李梦恒这样的新农人日渐增多,他们把振兴家乡的责任扛在肩头,走出不一样的新时代青年人生之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